身在宮中的楚霏這天照常上課,直到中午離開勤政殿時,才從平安口中得知了羌族求娶她的事,不同于平安、如意的焦急擔憂,她本人倒是很平靜,隻挑了下眉以作回應。
等回到昭陽宮,皇後早已等着,一見她便寬慰道:“元元别擔心,羌族癡心妄想,不會成的!”
“皇舅母,我不擔心。”楚霏冷靜地回道。
可她這樣平靜,倒讓皇後更擔心了,目送她回房後,不禁跟身邊的人說道:“毓秀,你說她這是沒理解聯姻的意思呢,還是真的全然不擔心?”
“這……我也說不好呢!”毓秀望着那位郡主的背影,也有點看不太懂她。
而回了房的楚霏,午膳隻随意吃了幾口,便捧着翻出來的幾本書一目十行地翻閱。
宮中藏書豐富,自住到宮中後,她每日總會花上一個時辰看些旁的書,山川地理、風土人情之類的居多,先賢典籍這些反倒沒多少。
此時她看的幾本書裡面有些内容涉及羌族,她主要在看這些。
對比起她來,身在宮外的護國公府可就着急多了,得了消息的宋恒甚至快馬加鞭在午膳後不久就趕了回來。
包括宋文遠在内,宋家的大人們齊聚一堂、嚴陣以待,文瑾坐在主位一臉憂心,看到風塵仆仆的宋恒,神情就越加明顯了。
“殿下莫憂,一切尚有回旋的餘地。”宋恒先安慰了妻子,這才看向宋慎,“大哥,今日早朝情形如何?”
宋慎知他心急,便将已在其他人面前說過的早朝情形再次複述了一遍,末了道:“我觀陛下隐怒未發,應是不會同意求娶之事的。”
“這羌族果真野蠻不化,四姐兒才将将十歲,尚是個孩子呢!”姜氏皺眉鄙夷,差點沒說“羌族人變态”了。
“羌族茹毛飲血,凡女子普遍十一二歲婚嫁,在他們看來,十歲定親,等婚事籌備好出嫁也就差不多了。”宋慷在旁普及,他的眉頭也緊擰着,“估摸着他們一入關就在打聽消息,否則不會提出這般要求,皇家無适齡公主,其他宗女與陛下親緣都遠了,應該是聽聞陛下甚為寵愛四姐兒,這才打起了她的主意。”
文瑾聽此抿了抿唇,帝王寵愛素來是雙刃劍,好處很多,有時候壞處也不少,可她不能拒絕,親舅舅疼愛外甥女,到哪兒都是沒錯的,隻是她閨女的舅舅身份特殊了點。
“老三,你怎麼說?元姐兒是肯定不能去和親的,這事得想辦法推了。”宋文遠神情嚴肅,一改平日散漫的樣子,倒讓衆人頗為不适。
“既然陛下押後再論,那此事便有改變的餘地,我會想辦法的,父親、大哥、大嫂、四弟不必過于憂心。”宋恒聽完宋慎的描述,心裡其實已安了七成,即便最後仍要聯姻,但人選必定不會是他的女兒,作為父親,他或許沒有強硬拒絕的本事,可換個人選這點能耐還是有的。
說話間,他還暗自拍了拍文瑾,安撫她的情緒:“元元尚在宮中,晚間宴會大家都要出席,咱們先做準備吧,殿下給元元也準備着吧,想來她也會入宴。”
“嗯,我知道。”文瑾理智上也知道,自家皇弟真心疼愛她的女兒,應是不會同意讓她嫁去羌族,可心理上卻免不了憂心忡忡。
宋恒了解她,讓她準備女兒入宴的衣物用品是為了轉移注意力,實際上就算女兒要入宴,住在宮中的她,皇後也會安排妥當的。
宋家人彼此看看,事出突然,一時間他們也想不出什麼有效的對策,隻得各自去準備晚間入宴的事。
申時,仁和殿陸續有入宴的官員女眷進入,這是今日國宴的地點。
僅從舉辦宴會的地點,便能看出元熙帝對羌族來使的态度,官員們心領神會,自然有樣學樣,不會太在意他們。
舉凡能稱得上“國宴”的,地點無不在宮裡最大的宮殿---天元殿,可今日卻定在仁和殿,有些女眷初聽到時甚至以為是消息傳錯了。
後來又聽聞,是今日羌族使臣求親之後,陛下臨時将國宴地點從地始殿更換到了仁和殿,顯然是被氣壞了。
有些交好的官眷到了仁和殿後,見這裡早擺好了幾案和果品,連席位也安排好了,說明國宴地點确實在這,不免暗自交換神色,傳達些此時不好用語言表達的意思。
而有些人家則心有憂慮,總覺得今日的國宴不會太平靜。
酉時正,宴會正式開始,元熙帝神色淡淡坐在上方,皇後陪在旁邊,從他往下,殿中兩邊依次排開,皇室宗親、官員女眷盡皆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