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好?當然好。甭管幾個族老和謝寶柱他們臉色怎麼鐵青難看,都有族人扯着嗓子說好。
大家又不是傻子,都知道他們是在明晃晃的算計謝德昌的産業。
不過因為族爺家的老二是村上的裡正,謝寶柱和謝天佑家裡人丁旺頗有些田産,在村上算是兩家大戶。
為了一家子婦孺去跟他們唱反調,怎麼算都是吃虧的,大家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不知道罷了。
之前謝寶柱倒是放出過話風來,說是他們絕不霸占謝德昌的家業,代管雲客來賺的銀子都是要交到族裡去,等到族中有大事的時候才能拿出來用。
話說得好聽,可這三年族中除了他們又有誰見過那些銀子了。
以前給謝德昌做佃戶,要是碰上年成不好是可以緩着交租的。這三年那幾戶人家,甭管好不好家裡是不是有事,一分錢的租子都不能少。
可他轉過頭去謝家,又以年成不好、雜稅徭役往上漲了為由左右克扣。這些錢還不是都進了他們幾家人的口袋,至于其他人又何曾見過一個銅闆。
現在謝九九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要給村裡弄個私塾,連他們家在村上的房子都願意騰出來給孩子上學用,這才是落到實處的好處。
鹿鳴村,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早些年也是出過讀書人的。不過是近些年村上沒出過什麼讀書人,供孩子讀書又實在太費銀子,才沒人提這事了。
謝九九願意花錢把先生請回來,别管是老童生還是秀才公,給村裡的孩子啟蒙怎麼也夠了。
不求真讀出個狀元郎,就是能多認識幾個字,以後大了去縣城府城謀生,甭管是當學徒還是做長工,都比旁人要強些就行了。
至于族爺他們,這事要是擱在三年前,他們不松口不管是謝家還是族裡其他人都毫無辦法。
但今年年底就該換裡正了,按着規矩裡正八年一換。族爺家的二兒子當了八年的裡正,不說做得天怒人怨也沒籠絡下多少人心。
事到臨頭想起來抱佛腳了,族爺家還想要推自家的老幺上去,他家老二帶着弟弟把村上家家戶戶都走遍了。
好話說了一籮筐,人家都拍着胸脯說到時候肯定選他,但到時候的事還算數不算數,誰也說不準。
而另一戶想要裡正之位的是謝寶柱和謝天佑。
八年前他們家雖然人丁旺兄弟多,但家裡沒錢啊,屬于在村上窮橫窮橫的人家。
這幾年從雲客來榨了不少銀子,但他們不懂經營,眼看着雲客來生意越來越差,他們也知道這事許是長久不了。
最好還是自家也能當一任裡正,當上了就是八年,到時候想要什麼沒有。
裡正聽命于地方官吏差遣負責催征錢糧和管理治I安,隻看族爺把家安在鎮上,據說在縣裡也置辦了宅子,就知道他們家靠着這八年撈着的油水肯定不少。
這兩家在謀算謝家财産的時候固然是一條心,但事關誰家做裡正的時候,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誰都想自家上去,私底下聯系拉攏村上各家,誰還沒說過對方的不是?
現在他們兩家家在村上一個個的都是一副熱心腸老好人的模樣,村上的族人也不怕得罪了他們,與其讓他們把謝德昌的家産裝進自家口袋,還不如站在謝九九這邊。
私塾是對村上人人都有益的事,謝家的田就在村上也跑不了,再不濟謝德昌的墳還在祖墳山上,真要是以後謝九九不肯給私塾的銀子了,到時候也有個倚仗,不怕他家賴了。
人心從衆,沒那麼好也沒那麼惡,隻要沒有人帶頭,雲客來和謝家剩下的田産族裡大部分人并不非要觊觎。
有人領頭覺得謝九九的安排好,好些人也高一聲低一聲的附和,甚至還有人直接嚷一嗓子,讓族爺發話把雲客來還給謝家。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不光是謝家自家族人等着要一個結果,祥雲樓裡還有旁人呢。族爺和幾個族老才後悔,怎麼就為了貪一頓飯就把這種事在祥雲樓裡攤開來說。
可不管他們怎麼為難後悔,眼下不表态是肯定不行的。
不說族人們眼巴巴的等着,就是謝九九身後那倆五大三粗的漢子,又悄無聲息的挪了挪位置,把族爺起身的路都給堵死了。
老頭兒鐵青着一張臉,擡頭去看謝寶柱,卻見謝寶柱此刻正跟一旁的幺叔爺說話。
幺叔爺說九九這個安排好,辦私塾是替子孫後代着想,謝家一族都跟着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