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澈受傷龜居幕後,聶小裳走上驕人巷舞台,出面處理九尺潭醫館一應事務,不出幾日,驕人巷所有人都聽聞了聶小裳聰明伶俐的一面。
聶小裳站在九尺潭大廳,逢人一臉甜笑,手中一把算盤打得劈啪作響,迎來送往駕輕就熟,無數雙腿在九尺潭門檻跨來跨去,人人抱拳叫一聲“聶老闆”,醫館人氣與日俱增。
聶小裳站在幾人中間,爽朗笑道:“我哪裡希望你們來啦?我希望你們不要來才好。醫館有什麼好來的,你們最好每一位,都無病無災,長命百歲!”
一名中年婦人開玩笑道:“那你們九尺潭豈不是要倒閉了?”
聶小裳道:“倒閉了才好嘛,說明你們身體好得很呐!隻要你們養我,我巴不得早點倒閉。”衆人齊聲大笑。
對聶小裳而言,經營一家醫館與經營一車點心的道理是一樣的,互惠互利,真心相待,加上貨品質量過關,哪有不火的道理。
每日來九尺潭醫館的人群中,總有一小簇看上去滑裡滑頭的年輕公子。他們不是來看病,而是看一名美女。
聽聞九尺潭不僅換了老闆,還來了一名驚為天人的美女,每日抱着一隻魚缸跟在聶小裳身後,寸步不離。
一名公子道:“據說是小甜餅的表妹。”
落櫻面色陰沉,獨自坐在桌邊,桌上魚缸裡的小魚比前幾日果然活躍了些,上下沉浮。她對身後幾名男子的竊竊私語充耳不聞,視線追随着聶小裳,看她俨然一副老闆娘的模樣與人談笑風生。
幾名公子看她拒人于千裡之外的模樣,都不敢上前搭讪。
聶小裳送完一撥客人,招呼東來:“快把桌子擦擦,茶水換了,二熊,開了多少當歸出去啦?快沒了吧,趕緊點貨。”
路過落櫻身邊,一面滿臉笑容地與進門的女客打招呼,一面低聲對落櫻道:“今天來看你的公子一共十八位,上午十位,下午八位,晚上不曉得還有多少,你很受歡迎啊,表妹。”
落櫻用冷酷的眼神制止了她的調侃。
為了能放心抽身,每日關門後,聶小裳便拖着董澈到後廳藥房熟記各種藥材和藥房,學經典醫學著作,每日能答出五個經典名方,才肯放他睡覺,董澈苦不堪言。
落櫻總是抱着劍站在一邊,面色嘲諷。
督促董澈學習的任務原是下給曹先生的,不過曹先生看上去并不樂意,借口九尺潭人氣暴漲,白天過于勞累,關門後便早早溜回家。
他如今在驕人巷名氣更甚,不少人奔他而來,其中不乏金州官宦,是以心中得意,行事做派越來越驕縱。
每日回到農莊,聶小裳還要繼續做點心,第二天推到街上。一天下來,隻有兩個時辰睡覺,眼下烏黑漸濃。
她已規劃好這一次的出門路線,等九尺潭走上正軌,董澈能放心接手的時候,再一次亡命天涯。
天邊已現一片魚肚白,聶小裳終于将所有點心做好裝車,這才解下圍裙坐了下來,拖着腮,凝視着魚缸中遊動的小金魚,歎口氣:“對不起啊,如果我說希望你好得慢一點,再慢一點,你會不會傷心?”
這一日,九尺潭一開門,便擠進一大幫人。
夏天暑熱嚴重,許多人夜不能寐,精神不濟,醫館的生意一日甚過一日。
原本還算寬敞的前廳沒過多久便擠了上百人,坐的坐站的站,排着隊等大夫把脈開藥。
站着的幾撥人中,西北角那一群閑談的聲音很大,遠遠的都能聽見。
一人道:“九尺潭不得了了,原以為是落難的鳳凰,沒想到鳳凰又飛上枝頭,成了我們驕人巷的香馍馍了。”
另一人道:“世事無常。人家好歹也是有底子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山再起的故事多着呢!”
那人道:“照這個架勢,九尺潭的生意要超過永樂藥材行了,你們說是不是?這麼多人,隻有在永樂藥材行才見過,哪冒出來的都。”
有人反對:“跟永樂藥材行比還差點意思。永樂多大的鋪子,這才多大?沒聽人講嗎,永樂可不止是我們金州的永樂,連皇上都不遠萬裡派人來拿過藥。據說霍某人在京城認識不少大官,随便說出一個就能吓死人。比不得,比不得。”
衆人齊聲附和:“這話中肯。我們驕人巷,一半的名氣是靠永樂賺來的。沒了永樂,沒有霍某人,就憑這些不大不小的醫館,懸!”
此言極是。不少人自認與永樂相熟,即便是拐彎抹角攀附的關系也以此為榮,立刻誇誇其談,恨不得把所有關于霍某人的細節,包括某日霍某人幾時幾刻上了趟茅房,都一股腦說出來,證明自己也算個人物。
一片熱鬧中,忽然有人潑了盆冷水。
這小子長得黝黑清瘦,眼睛滴溜溜轉,穿着看起來是個跑堂的夥計,嬉笑道:“霍某人要大難臨頭了,你們居然不知道?”
聞言,衆人紛紛回頭。
聶小裳自然也聽見了,心中一凜,微微側頭。
小夥子道:“你們看我幹什麼,我說的是實話。”
一人沒好氣道:“怎地大難臨頭?”
小夥子不答,扶着腰歎口氣:“說來話長。我站累了,哪位給我讓讓?”
邊上一人站起,把方凳讓給他,又怕上當受騙,兇道:“你最好說出個所以然來!”
那名小夥道了謝,嘻嘻笑着坐下,果真開始滔滔不絕。
原來他是永樂藥材行對面一家鞋店的夥計,今日幫老闆出來開藥。這家鞋店雖然門面小,架不住永樂藥材行門面大,一個永樂藥材行,十六扇雙開門,正對面恰好十六家小店。這家鞋店大門雖小,永樂那邊的情況倒也看得清清楚楚。
小夥兒滋溜了一口茶,右手上下翻飛,将那日看見的場景說給衆人聽。
那日永樂藥材行十六扇大門齊開,人山人海,排隊排到了馬路上,不少外地慕名而來的病人拖家帶口、扛着大包小包。
當日霍某人難得也在行裡。
忽然一隊人馬簇擁着一頂豪華大轎停在永樂藥材行門口,馬上下來兩個官兵,大聲呼喝門口占道的人群,将人分成兩列,轎子直接擡進永樂藥材行的大門。
夥計急報:“大掌櫃,喬……喬知州來了。”
金州知州喬奉興這頂轎子,全金州隻此一頂,無人不識無人不曉!
頂上正中一隻黃燦燦的大元寶,喻義财源廣進,四個角上各有一隻前蹄高揚的銅馬,象征高官厚祿、馬上騰飛。轎子四面用金線紋了十幾顆金錢樹,樹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霍某人道:“慌什麼。”鎮定地迎了出去,禮畢,将喬奉興讓進内堂主座。
喬奉興坐在上面俨然一尊笑眯眯的彌勒佛,上下看了一遍,道:“兩年沒來,永樂藥材行又擴建了,嗯……豪華氣派,依我之見,比知州府衙闊氣多了。”
霍某人聽出他的弦外之音,忙道:“小人這裡陳陋,哪裡能比得過大人府上。永樂藥材行确實重新裝飾了一下,難得大人喜歡,如若大人不嫌棄,我請原班工匠将知州府重新設計打造,也算對金州的小小貢獻,請大人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