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世書乃是洛朝上輩子的金手指之一,且得到它的過程也非常主角光環:從某個舊書攤淘來的。
它的品階不明,沒有什麼攻擊能力,甚至像什麼醫治、惑敵等等輔助戰鬥的功能也沒有。
它的唯一作用既簡單又強大:溯回過去。
滿足一定的前提條件後,溯世書可以定向重現一段曆史時光,使用者可以在溯世書營造的幻境中,親身體驗這段曆史或者回憶。
幻鏡真實度非常高,有如身臨其境。
本質上,溯世書是一種時間靈器,可以跨越時間長河,找尋過去的真相。
這種靈器,若運用得當,能帶來的優勢非常大,比如探索秘境時,若能溯回到秘境的建造曆史,那不就能對之了如指掌了嗎?
觸發溯世書的方法千奇百怪,比如,需要某個人的一滴血、一根頭發,需要一些關鍵物品,需要去往某個重要地點……
甚至,有些時候,會無意觸發溯世書,洛朝就經曆過:他有一次随手淘來一個古董花瓶,不想卻溯回出一段人妖相戀的往事。
但除了被動等待溯世書被觸發,也有很多主動使用它的方式,其中,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使用書箋。
每三百年,溯世書中就會孕養出一枚書箋,将它植入到任何一個人的元神中,就能以之溯回此人所有的記憶。
而且,這種溯回不是片面的,而是以這個人為節點,全面溯回與之有關的往事,即便是當事人不知道的事情,溯世書也能将之重現。
此時,溯世書中共有兩枚書箋,洛朝撚起其中一枚,看着依舊處于沉睡狀态的劍客,猶豫了一瞬:
為這個人花去一枚三百年一成的書箋,值得嗎?
但洛朝做事向來果斷,他很快就下定決心:
不管怎樣,這是全修真界唯一一個目前已知的、和自己一樣重生而來的人。
他的過去很值得探究,他即将經曆的未來也有被了解的價值。
花一枚書箋看破這樣一個人,不虧。
這麼想着,他便将樣式古樸的書箋印在了劍客額頭上。
書箋緩緩消散,融入了劍客的元神。
這種書箋無形無色,種入之後就會隐蔽在元神内,即便是聖人修為,也難以察覺。
不過,溯世書雖然強大,但也無法立刻回溯一人的全部記憶,而是随着時間流逝,慢慢呈現他完整的人生。
至于何時呈現哪一段記憶,那就與被植入書箋者的心境波動、所思所想有關了。
比如,若神魂中種入書箋的人此時心境悲涼,那就容易溯回較為悲傷的記憶。
若是此人看見了什麼舊物,心中念及了某件往事,溯世書也會呈現與此舊物相關的回憶。
眼下,劍客元神中被種入書箋,溯世書呈現出的東西多半會與他的夢境相關。
洛朝翻動書頁,将心念探入溯世書營造的幻境裡,笑着:“就讓我看看,你的夢是什麼……”
&&&
甫一踏入幻境,洛朝便劈頭迎來一陣大雨。
這雖是個幻境,但體驗卻非常真實,雨絲沁涼,凍得人直打哆嗦。
洛朝忙找了個屋檐躲雨,待身上回暖了,才有功夫打量周圍的景色:
入目便是一片白牆黑瓦、青石巷道、小橋流水,當先一片屋宇前,有水色清碧、僅供小舟行駛的窄小河道,但許是眼下雨太大了,河道上并沒有什麼船隻。
雨絲成行,将一切煙火人家都模糊在片片水迹中,小河道上更是泛起層層漣漪,時而有一尾魚兒躍出水面,也是歡騰得很。
洛朝擰着衣角的雨水,自語着:“倒是一副天然的江南景象。”
這個江南,是指雲水河之南。
如此,這便是仍在南陸了。
中域雖也有幾條大河,但雨水很少,雖不至于缺水,但也少了幾分水鄉才有的濕潤秀氣。
西江雖也多雨多水,但西江地勢險絕,盡是崇山峻嶺、懸崖絕壁,是萬萬不會有這等氣氛甯靜的江南小鎮的。
而南陸河流衆多且地勢平緩,因此,圍繞着雲水、天水、汐河這幾條主河,形成了人群聚居的三大流域,這等柔美秀氣的小鎮在南陸并不少見,就是不清楚具體是在哪個流域了。
正思索着,忽而雨勢小了些,接着,一陣清風拂來,那微風來處,竟次第傳來陣陣銀鈴敲擊的脆響——
“叮鈴鈴——”卻是清風已至身畔,搖動了洛朝眼下躲雨的屋檐上那一尾銀鈴。
洛朝擡頭看去:這是……避水鈴?看來,這是在汐河附近啊。
前世,洛朝為了尋找自己的身世真相,很是苦讀了一番博物志,後來又因天性不受拘束,到各域去遊山玩水,因此,他對五域各處的風俗人情都有一定的了解。
避水鈴是汐河流域下遊特有的風俗,下遊地勢低,而汐河水勢又大,因此,每逢雨季,下遊的人家總要遇上點或大或小的水災。
汐河畔家家戶戶在屋檐下挂上這種風鈴,是為了祈求水神不降澇災于家中,也是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其鈴身或金或銀,甚至,還有琉璃、貝殼制的,下墜的鈴穗則由各家女子以夢回草編織而成,多編制成瑞獸形狀、祈福字樣。
夢回草,則是汐河畔特生的一種靈草,生長周期隻三月,且随四季更疊變換顔色,春綠、夏金、秋紅、冬藍。
昔日,洛朝在汐河附近遊曆時,對這種鋪天蓋地長在河灘上的靈草印象很深,尤其是,靈草成熟的時節,各家各戶的孩子們提着籃子去河灘上摘靈草以制作避水鈴的場景——
有豆蔻年華的少女、有年輕氣盛的少年……也有頑劣好動的孩童們嬉笑打鬧着、在河灘那大片濃重的色彩裡奔跑玩鬧,把一件辛苦的家務事兒變成了孩子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