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造謠的言論,讓蘇亦曉徹底“火了”,不明真相的網友開始源不斷地性别對立、行業侮辱、□□羞辱...惡意如洪水猛獸般将她吞噬。
有些人的恨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平庸、沒有天分、碌碌無為,于是你的優秀、你的天賦、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有時候惡意的來源,也許僅僅就是因為,她想玩一玩。
這些惡意蘇亦曉的生活帶了巨大的影響,但面對這一切,她沒有退縮,依舊很堅強,她開始收集證據,走上維權之路。
當然也有善良之人一直給亦曉鼓勵留言,媒體開始關注此事,甚至有律師找到她願意無償提供幫助。
開始的時候亦曉一直在強調:“我不會倒下,更不會自殺,我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其實刻意的強調,可能就是一個内心惶恐不安的女孩的自我安慰。
亦曉天真的以為一紙訴狀就可以把所有侮辱教師行業、音樂生、中東師範大學、她爺爺、和她的人,都可以制裁。
也許是這一紙訴狀的确讓一部人害怕,有的平台開始對蘇亦曉進行道歉,并祈求原諒,對于這些人的道歉,亦曉以德報怨,不繼續追責。
但是謾罵并沒有就此停止,亦曉的反抗讓墨涵更加興奮,墨涵想法設法将謾罵聲蔓延至各個平台。
網上的惡評鋪天蓋地而來:
“看照片的确像陪酒的,這算什麼網暴,陳述事實罷了。”
“一看就不是正經女人,網友罵的沒錯,蒼蠅不叮無縫蛋。”
“有人生,沒人養的。”
“哪怕你拿着證據,我都要去你以後工作的學校曝光你。”
惡意不僅僅來自墨涵,而是四面八方,她的學習筆記下,都有人在侮辱她的努力。他們義憤填膺,自诩為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