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聲線清冷,因此不論說什麼,大多時候聽起來,都透着一股疏離見外的冷冰冰。
隻是長久以來,姜瀾對李岩這個人都夾雜着一種難以言說的情緒,乍然再見這個人的時候,心裡難得泛起微波,脫口喊出對方的名字,便似呢喃低語。
而這音色到了李岩耳中,竟如同賦了一層秋掃而過的微醺。
有些讓人吃醉。
他有些不自在地避開姜瀾的視線,不由自主往裡讓了讓:“真巧。”
但姜瀾沒順勢擠過去,而是直接握住了李岩旁邊的抓環,目光牢牢鎖在對方的身上。
黎江路口距離他們學校一共七站,大概還有十分鐘下車。
她心知車上人多雜亂,不是問這些的時候。但李岩這人可能是屬泥鳅的,姜瀾不免擔心一旦下了車,各走各路,下次再見不知道又是什麼時候了。
“這麼長時間不見,你到底去了哪裡?”
于是她再三挑揀,選了個看似寒暄的話題開了頭。
少年眸色一黯,搖了搖頭。
再次見面,李岩變得拘謹了很多,額前的頭發略長有些遮眼,神色間透出隐隐的冷峻。
姜瀾見狀,識趣地不再多問,悄然往一邊慢慢挪去。
李岩瞥了她一眼,陡然留意到對方眼底一閃而過的失落。
他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你在......”
正好下一站剛到站點,前門的人又蜂擁而至。
後車門的人争先擠着要出去,姜瀾被一位乘客沖撞到,險些沒握住抓環。
“你剛剛說什麼?”
李岩見她站穩才松了口氣,擠過來說道:“我問,你現在,在高一哪個班?”
“一班。”
李岩挑了挑眉:“成績可以啊。”
衆所周知,華附的學生都是按入學那年的中考成績排班的,每班四十号人。并且每到學期末,還會開啟淘汰輪換制。
所以,姜瀾所在的一班,即是該屆最強的前四十名。
而每個年級的一班,作為本年級當之無愧的尖子班,相比普通班能享有更優渥的師資力量。
據往屆的師兄師姐說,尖子班的教學管理也會相應地更加嚴苛。雖然這種的分班制度也被一些師生诟病過,但這制度目前算是學校的一大傳統,也沒什麼人能拿它有辦法。
姜瀾:“那你呢?”
李岩沒想到她會反問,興緻缺缺地比了個“6”。
他當初因為聽說重點班的班主任規矩太多,就控分讓自己掉到在一個中檔排名,最後去了六班。
如他所願,六班班主任簡直不要太好糊弄,對方一直認為,李岩是中考發揮失常才來了這個班,怪惋惜的。
姜瀾有些失笑,随手将臉側的碎發往耳後一撥,眉眼間的清冷似乎也散去了些。
動作間,少女身上似有若無的茶花淡香就在一呼一吸裡鑽進他鼻中。
李岩微微偏過頭,臉上突然有些發熱。
很多年後,再次見到姜瀾時,他總會想起那一抹格外淺淡的茶花香。
他們似乎總在一句“好久不見”裡,來回穿梭。
“謝謝你。”
姜瀾突然沖他說道。
“什麼?”李岩垂下眼皮看她,“你說的是,關于你弟弟的事吧?”
姜瀾輕輕應了一聲,莞爾笑道:“其實不止。”
不止關于姜辭,她其實早該同對方鄭重道一聲謝。
兩人相視一笑。
突然,姜瀾感覺心裡那股郁氣,似乎消弭了大半。
*
在校隻用心無旁骛地學習,其他一概不管,時間就過得飛快。
很快,又是周五放學。
姜瀾匆匆收拾一下桌面,就背着包離開了學校。
她沒忘記答應買給姜辭的冰棍,但這玩意兒化的快,隻能回去那邊再買。
一想馬上回到家,能看見小孩兒熱烈跑來迎她的樣子,姜瀾不由加快腳步。
姜辭從小就很好哄。
但她沒想到的是,姜辭會不在家。
并且,張秀珠也不在。
一時間。
姜瀾心念電轉,突然想起來王隋那天問她的話。
還有,姜辭跟張秀珠和她說過的話。
那些三言兩語的對答平時不被放在心上,但在這一刻通通湧了上來,在她的腦子裡頻繁閃現。
她勉強穩住心神,将手頭上的另外兩根冰棍分給劉家雙胞胎,問道:“知道你媽去哪裡麼?”
兩小孩對視了一眼,齊齊搖頭。
“來小樂,能不能告訴姐姐,”
姜瀾握住那女孩兒的肩膀。
“姜辭怎麼沒跟你們在一塊?他去哪了?”
小劉樂并不怎麼配合:“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