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與卓越之間,或許隻是一念之差,一次選擇的概率分布。" ——納西姆·塔勒布
秋日的校園,金桂飄香。省際高校辯論聯賽的海報貼滿了校園各處,今年的辯題格外引人注目:"平凡生活更值得追求,還是卓越人生更應該向往?"
圖書館的自習室裡,黃胖胖推了推鼻梁上的圓框眼鏡,合上手中的《随機漫步的傻瓜》,伸了個懶腰。作為數學系的普通學生,他一直對概率論和不确定性理論抱有濃厚的興趣,卻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将這些理論應用在辯論賽場上。
"胖胖,報名了嗎?"身旁的室友李明敲了敲他的桌子,打斷了他的沉思。
"我?參加辯論賽?"黃胖胖不禁失笑,"你見過幾個數學系的學生去辯論的?我們更擅長計算概率而不是唇槍舌劍。"
"正因如此才有意義啊!"李明神秘地笑了笑,"我聽說辯題與你研究的領域有關,而且辯論隊缺一個數據分析型的辯手。"
黃胖胖好奇地問:"怎麼會與我的研究有關?"
"平凡與卓越,本質上不正是關于人生選擇與概率分布的問題嗎?"李明遞給他一張辯論賽的宣傳單,"想想看,每個選擇都會産生不同的概率路徑,而我們的人生正是在這無數概率的交彙中行進。"
黃胖胖接過宣傳單,陷入了思考。或許,這确實是一個将抽象理論與現實生活連接起來的好機會。
幾天後,他鼓起勇氣報名了辯論隊。出乎意料的是,辯論隊教練張教授看到他的個人資料後,眼前一亮:"正好我們需要一個對概率論和統計學有研究的辯手!你将擔任正方一辯,論證'平凡生活更值得追求'。"
黃胖胖瞪大了眼睛:"我?一辯?可是我從來沒有參加過辯論啊!"
張教授拍拍他的肩膀:"正是因為你是辯論的新手,你的思維方式才不會受到傳統辯論框架的限制。你的數學思維可能會帶來全新的視角。"
就這樣,黃胖胖意外地成為了學校辯論隊的一員,與文學院的林書岚、社會學院的王文旭和經濟學院的趙思雨組成了正方陣營,而反方則由心理學院的藍沁、法學院的楊啟明、哲學系的蘇哲和物理系的錢宇晨組成。
辯論賽前一天晚上,團隊進行了最後的準備會議。
"根據我收集的數據,"黃胖胖推了推眼鏡,"全球頂尖成功人士中,隻有不到0.1%的人真正實現了所謂的'卓越'成就,而99.9%的人過着相對平凡的生活。這是一個經典的長尾分布。"
"但反方肯定會說,正是因為卓越稀少,才更有價值,更值得追求。"林書岚提出了可能的反駁。
黃胖胖微微一笑:"這就是我要引入概率論的地方。追求卓越的期望值,不僅要考慮卓越本身的價值,還要乘以實現的概率。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期望值可能遠低于平凡生活的期望值。"
"有意思的觀點,"王文旭點點頭,"但我們也不能隻談冰冷的概率,還要讨論人們的主觀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