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終還是選擇多品類在市場拿貨,根據銷售情況不斷調整。更熟悉绫羅成衣,她選品市場淡季比較熱門款式同時,盡可能刻意偏好绫羅材質。同時在直播時候,也有刻意的普及绫羅的曆史和面料優勢,最開始市面上绫羅的成衣不多,大家也不了解,接受起來并不容易,但是她不遺餘力的推介,同時大開退換貨通道,她是相信好産品自己會說話的,銷路被一點點打開,客戶也一天天積累起來。
同時,她聯系了各大互聯網平台關注很久且精心篩選過的圈内紅人寄出了很多衣物作為人情,拜托她們如果覺得不錯可以打廣告,她也願意為此付費。
桑蠶絲制品的消費是不低的,輕薄的一件小衣物不足盈盈一握,卻基本都是上百的,更不用談稍微帶了剪裁的外衣。所以圈内的紅人基本都擁有不錯的消費實力和對桑蠶絲也有足夠的偏愛,她們一般看重品質也樂意分享,很多紅人意識到這是雙赢的推廣。劉岘青用不多的推介費用,更多時候甚至免費的,開始為自己的産品打起了廣告。
劉岘青定期監測後台在線的數據和銷售數據變化,精細調整着自己的銷售計劃,市場上的绫羅成衣的款式和品質已經滿足不了她的銷售需求,她開始用自家出品的布料參照直播間加工銷量不錯的款式進行成衣的外包委托,逐漸也開始參考市場上近期較為熱門的款式嘗試推出自己绫羅材質的新品。
目前船小調頭方便,岘青遊刃有餘的循序漸進擴寬自己的出品種類,成衣的銷售因為直接對接散客,所以售後是極麻煩的一塊工作,不像父親的布直接成批甚至成車售出,售後簡單粗暴。但是她足夠年輕,精力無限,耐心十足,最開始客戶數量不大,她做起來倒也還算遊刃有餘。
那天直播因為梅雨季的關系,雨已經連續下足三天,白天下,晚上下,半夜醒來還在下。客戶的退貨倒也是常态,但是遇到一個難纏的客戶退了貨,也麻利退款,仍然糾纏不休在買過的貨品下面補充差評,直言岘青家的绫衣不是百分百桑蠶絲。連續十條的差評,岘青後台追了客戶幾天解釋,都石沉大海。
這條夜晚的直播,又有客戶在直播間的彈幕上提出成分質疑。劉岘青年輕氣盛直接取了直播間的手機,徑直穿過昏暗的廠區過道,走到了生産車間。
車間鐵木機唧唧複唧唧,窗外雨棚上瓢潑大雨的聲音夾雜其中,鏡頭裡看這一切的确不是直播間的合适背景選擇,但是劉岘青顧不上這一切了,情緒很上頭,車間裡的織工們一開始看到岘青舉着手機走進車間,也是一臉錯愕,但是看她黑着臉,來者不善,就都埋頭繼續工作,沒人多問。
直播間彈幕上原來那些七嘴八舌的雜音在這樣的場景下,一瞬間都安靜了,鏡頭先是帶大家在原料間轉了一圈,堆滿了蠶絲的房間一目了然。繼而鏡頭轉向車間裡木梭在機器上來回穿行,機杼聲聲不息,佐證着劉岘青所言不虛。
彈幕上越來越多的人提出很多關于織布的問題,岘青頂着車間不太明亮的光線一一作答,知無不言。這些都是她的日常,她在睡夢中都能清晰答上。
鏡頭慢慢轉向那台最老的布機,心情逐漸平複的岘青自豪的介紹,江湖傳說“三絞飛”工藝織出來的斜紋,正在投梭引緯間一寸一寸被織出,屏幕上紛紛留言看不清,要求岘青趕快補光。
岘青請了車間主任把質檢人員的台燈借了兩台來舉着充當人形補光燈,這一切臨時安排都如同神來之筆,無意之中擊中了大家的笑點,點燃了直播間的流量,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劉岘青的直播間,聽她介紹這種千年古法織布工藝和這些逾百年的鐵木機的運作原理,這個雨夜竟有五萬多人蹲守在手機屏幕前和岘青共享着吳城千百年的這門織绫手藝。
也是從這天起岘青的直播間流量大開,直接從三位數上了四位數,有時也會迎來五位數的直播觀看量,算是因禍得福無意領取了流量密碼。岘青不遺餘力的勤勉工作,不忘初心的好品質把控持續累積,等來了一陣恰到好處的東風。
直播間流量穩定上升中,岘青開始打開思路,更大膽的嘗試新的産品線。岘青的直播間從小到大的這幾年,她是供應鍊上所有模塊一把抓,連軸轉,整條鍊上的環節全部摸索得清清楚楚。
她逐步慢慢把工作分塊按不重要程度逐步丢給下屬,手把手教人工作,類似把知識系統性從自己身上脫下來套給對方,雙方都不太容易,好在岘青是個耐心又情緒穩定的老闆,她有良好的同理心,也願意托舉有心學習的人,她的團隊人員非常穩定。
岘青總結了那個雨夜的流量暴漲密碼,在直播觀看數據增長出現了慢爬坡狀況,她決定把爺爺搬上直播室,請他現身直播間給自己客戶更專業的插入一段關于绫羅文化的普及。
相較于上次的倉促車間直播,這次她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從她有了這個念頭後,先是安排售前客服在幾個客戶大群裡調查了一下這個安排的反應,綜合幾個大群的反饋都是正向的,大家一聽說直播年逾八十的爺爺從事一線工作超過五十年,至今依然耳聰目明,要作為直播間的桑蠶絲資深從業者給大家講講桑蠶絲知識都表示熱烈歡迎。
岘青的團隊又開了一輪問卷收集大家比較想要了解的問題,準備收集後請爺爺到時充分做好準備。這次活動她主要想讓爺爺這位桑蠶絲老商人親身感受一下互聯網新銷售模式,讓他感受一把互聯網高速沖浪的快樂,同時傳播一下桑蠶絲制品尤其自家鐵木機的花绫高超精妙的工藝技法傳承和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
岘青有意将這次直播的場地放到大伯家那台花樓機旁邊,這台可以織出精美宋錦的花樓機是岘青家族的驕傲,區别于自家的鐵木機,不管是機器的可觀賞性度還是操作複雜度,都是無法比拟的。
岘青提前在心裡打好了草稿,和爺爺聊的時候,她把開始在躺椅上悠哉悠哉平躺的爺爺,聊到來了勁後一股腦爬起來,坐直貼着岘青說話,岘青給他老人家添了幾次茶,爺爺都速速喝掉生怕打斷耽誤了他的文化輸出。
爺爺對于岘青這次活動安排興緻濃烈,岘青安排了公司下屬按照爺爺的口述錄了放大字的提示手稿,還給吸煙太多嗓子不太行的爺爺安排了麥。爺爺也很給力特地吆喝大家族裡每個人都要調好鬧鐘,按時打開網站視頻,從頭到尾把他的直播聽完,岘青貼心安排了錄播。
爺爺還提前在當天下午給他幾個老夥計去了電話做了相關部署安排,他可是要普及桑蠶絲文化,他的這些一起風風雨雨五六十年的老夥計們都得守在視頻前頭,當然爺爺也策略性的謙虛說,你們都得幫我看看,我歲數大了,萬一說了什麼不對的,你們一定要下來及時指正我,我可是代表了你們一起上去的。爺爺這麼一說,來看的基本都得是以家族為單位了。
岘青爺爺上播的那天,場面熱鬧極了。爺爺果然是見過大場面的人,全程非常穩當,原來計劃最多二十分鐘的文化課,因為在線人數再次沖破了五萬人,衆說紛纭實在問題太多,爺爺被擡下去又重新擡上來,準備了多次的離場都被觀衆叫回來繼續上播繼續講,大家都聽不夠。
一場原計劃銷售直播穿插文化普及片段被爺爺徹底幹成了一整場文化直播,爺爺從花樓機的運作原理,上機實際操作織布演示到如何選擇高品質桑蠶絲制品,他風趣又實用的知識點,引來無數點贊。
岘青本來是想讓爺爺感受一把互聯網高速沖浪的快樂,結果爺爺讓她成了大赢家。岘青父親和家族的一衆人圍坐在老父親家裡,他覺得臉上笑都要堆不下了,他從沒在家裡收到過這麼多的羨慕和贊賞,這些都是岘青幫他掙來的,他覺得比掙錢更光面。
直到爺爺下播後,被岘青開車送回家,他又關上門不許任何人走,把直播上意猶未盡的部分做了進一步補充,中途他的老夥計們打來的電話都被他挨個無情掐斷了。
最後,老爺子拉了岘青爸爸表示:“你還記得我當時分家和你囑托的話嗎?”不等岘青爸爸回答,他自己趕快一把接過話頭自答:“就是希望你們以後有機會能夠傳播桑蠶絲文化。老二啊,沒成想你們真的做到了,哎,祖國富強了,互聯網發達了,一切都太好了,我這個老頭子也是坐上了互聯網快車的人了,值得了,我也趁我們家岘青的東風,上了互聯網傳播了一把桑蠶絲文化。”爺爺一口氣講完豪氣的大笑起來。
岘青覺得爺爺這快樂的一晚上說完了他上個月一整月的話。他發表完講話後,終于舍得開門放大家各自回家休息了。大家紛紛搖頭表示對爺爺這個老頑童無語,其實看到如此快樂的爺爺也都是歡喜的,他和奶奶一起守望哺育了這麼大的一家族人,現在這樣的時刻也是家人回饋給了他無限快樂,這種雙向的愛大概就是家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