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山月可曾歌 > 第22章 桑羅

第22章 桑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岘青到站後,父親早已停好車在出口處等候了。回家的路上,父親告訴她,爺爺已将名下的小廠盤點完畢,分給了三個兒子。作為次子,父親分得了全部的木質框架的舊式鐵木绫織機。而大伯父和三叔則平分了剩下的新機器,唯一一台花樓機則早被大伯收入囊中。

岘青的爺爺曾是吳城桑羅大鎮三林原國營一廠的老廠長。廠子改制後,為了維持一大家子的生計,爺爺毅然籌錢盤下了半死不活的廠子,繼續經營桑蠶絲織绫生意。三林古鎮自古以來便是桑羅織造的重鎮,昔日商船沿河道排成長龍,将華美的桑蠶絲布匹運往各地,供貴族富戶享用。

然而,近年來國外潮流湧入,年輕人開始追捧西人的款式與布料,古鎮的傳統産業日漸蕭條。三林的家家戶戶雖仍保持着前廠後店的經營模式,卻因資金與信息的匮乏,生意愈發慘淡。岘青爺爺的廠子也僅能勉強維持溫飽,苦苦支撐。

直到岘青上初中時,中國加入世貿,日本客戶對和服面料絹絲的需求激增。在政府的牽線下,日本訂單陸續湧向三林古鎮,行業才重新煥發了生機。岘青爺爺的廠子憑借過硬的織布技術和吳城産地的高質量桑蠶絲,吃下了其中大量訂單,利潤可觀。這些年,岘青的父輩們也未停止革新,通過國内外多地銷售考察,購買新機器,同時逐步對舊機器進行升級換代,以提高産量、穩定質量,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岘青的父親自幼學習一般,又執意娶了岘青母親這個外鄉人,因此盡管他從國營廠上班時期就跟随爺爺了,卻始終不得爺爺喜歡。爺爺更偏愛學業優秀的叔伯們,這些年來,叔伯們又積極奔走于各地,推銷自家的布匹,為廠子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相比之下,爺爺更是有些看不上整日在車間埋頭苦幹,日夜專注于生産織造的老二。

岘青上大學後,日本經濟逐漸步入衰退,訂單量急劇下滑。爺爺年事已高,禁不起繼續日夜不停地操勞,于是萌生了分家退休、安享晚年的念頭。然而,要兼顧家族和睦與經濟利益的分家并非易事,前後三年,家族成員不時召開局部會議和全體大會,頻繁溝通與多方協商,分家事宜終于塵埃落定。

岘青在回家的車上,聽聞了分家的最終細節決定。她很清楚明白,父親在其中做了多大的讓步和忍耐,然而,父親卻表示自己對結果是滿意的。他感慨這些年多虧了爺爺的庇護,親自傳授他織布的技藝,帶他挑絲選線,早些年初出茅廬的他捅了簍子,也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共同承擔。風風雨雨二十年,他從青年步入了中年,爺爺幾乎是手把手地将畢生的技藝傳授給了他。

這些年來,家中的廠子銷售端得益于學識淵博的叔伯們四處奔波,開拓市場,拓寬了布匹的銷路。他自己坐享其成這麼多年,如今是時候獨自承擔起責任了。叔伯們也在爺爺面前承諾,未來三兄弟在商場上将一如既往地相互扶持,共同将家族事業做大做強。

爺爺分完家更是囑咐老大和老三要讓出一些固定客戶給老二,那些鐵木機是家族起家的寶貝,都已經是老朋友了,隻有老二精通這些木質老機器的使用和保養。爺爺希望老二在經營有序的同時,能夠守護并傳承這一縷鐵木機織绫技法的文化精髓,期待有朝一日能将其發揚光大。

岘青的父親第一次與她談及家中的生意,若非遇到了難處,亦或是岘青已經長大了,她都還會和之前一樣是個輕松閑散局外人。如今坐在副駕駛的岘青在等紅燈時,聽完父親推心置腹的這番話後,輕輕拍了拍父親的胳膊:“爸,我的大學學分差不多修完了,年後課程也不多,你需要我時,我就回來和你一起工作。”

岘青的父親在計劃與女兒談論這些之前,内心是迷茫的。明眼人都看得出分家的結果并不公平,家中有照顧幼兒沒主意的婦人,尚在念小學的玩鬧孩童,他環顧四下,無人可依。女兒的話語如同荒野裡的星火,不濟但是黢黑裡依然讓老父感到安慰。

春節的喧嚣漸息,岘青與父親一起盤點了庫存、訂單和産能。老客戶的訂單量尚能支撐前兩個季度的正常運轉,但市場變幻莫測,保守經營不進則退。春節假期過後,眼看第一季度要結束了,岘青和父親感慨時間不等人,不容懈怠。

陳威每天都會給岘青發來消息,有時也會有電話打來,他的聲音好聽,聊久了話會帶一點點沙啞,像細細摩挲有短胡須的地方,顆粒從指腹刺拉過去,也從心裡窸窸窣窣過去。他有時在電話那邊笑了,岘青會想起他害羞笑起來,歪着低下頭的樣子。

常月明在招商局實習,度過了初期的适應階段後,大家已經熟悉了他的存在,他松弛了很多,開始有了自己的時間,他也常給岘青打電話。兩個話不多的人,通話結束時總是這樣:“常月明,你沒什麼要說的,我挂電話了。”

“等一下,岘青,你再說點什麼吧,幹嘛這麼快就挂我電話,你還要着急和誰打電話啊?”岘青時常在對方的抱怨裡無情結束通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