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紅樓]首輔賢妻珠簾後 > 第14章 無心逾矩

第14章 無心逾矩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黛玉聽了,疑惑不解,回思了一番,方覺先前忘情,見張居正陶然吃酒的模樣,想起了少年時的寶玉,登時臉耳飛紅。

為了遮掩過去,她佯裝不解地搖了搖頭,眨眼道:“我何曾說過什麼寶玉?想是二哥哥聽錯了?”

張居正見她嬌羞矯飾的模樣,心裡越發在意了,卻不好再追問下去。

隻得任她撒嬌逃開,倚在廊下的美人靠上,溫婉明媚的笑着。

劉嬷嬷進來收碗,見顧璘窩在圈椅裡睡眼惺忪,笑道:“老爺,外頭已經三更了,給哥兒姐兒發了壓歲錢,就回房歇息罷。”

顧璘打了個呵欠,呷了一口熱茶,恢複了一點精神。招手讓黛玉和張居正兩個過來。

将裝了金锞子的魁星點鬥、喜中三元的荷包給了張居正,又給了黛玉兩個灑金大紅封,一個寫着百福具臻,一個寫着事事如意,裡面也裝着沉甸甸的金锞子。

張居正心知荷包裡的東西分量不輕,感動萬分。

這一路,自己受顧大人照拂提點,得他提挈引薦,收獲良多。知遇之恩重于泰山,油然生起效死報答之心。

他側臉看向身旁笑語嫣然的少女,心想:我也會作為兄長,好好保護你。

翌日,大家睡足精神又整裝補給,繼續向京城進發。

馬車晃晃悠悠地出了鳳陽城,行了三四天才到徐州。

顧璘見張居正一路手不釋卷,唯恐颠簸搖晃,看書眼暈,忙勸止道:“小友,别再看了,歇歇眼吧。有時候試題也很古怪偏僻的。我來問你一個有意思的題吧。昏禮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何以禁民間奢婚之弊?”

張居正怔愣了半晌,真是怕什麼來什麼,要他對着小林姑娘大談昏義?

黛玉回過頭來,蓦然想起那句“喪婦長女無教戒”的厲喝。

張居正顯然也想起了這一茬,胸口一陣郁窒,這事既不好解釋又不便解釋。

他不可能白眉赤眼地去找一個豆丁大的小姑娘,解釋他隻是不滿父親為了私利操弄他的婚姻,一時氣急了,便随口找個由頭攪黃此事罷了。

并非有意針對顧姑娘的喪母之痛,更不想因此誤傷她。

黛玉深呼了一口氣,心中有些許不快。

轉念又想,張居正不想娶的那位姑娘,說不定正好躲過将來不幸的命運。

張居正貌似前後有兩位妻子,一位病笃早亡,一位流放邊地。

被他嫌棄的姑娘,若知道張首輔的身後事,大概會拜謝他當年“不娶之恩”才對。

思及此,黛玉用帕子握住嘴,嗤的一聲笑了,别過臉看向窗外。

關于婚姻的策論題,她理應回避。但坐在馬車中避無可避,隻能充耳不聞。

自古以來婚嫁之事,男計奁資,女索财禮。平民嫁女隻需荊钗葛布,官吏嫁女卻要珠玉绮繡,大宴賓客,酒食連朝,以在親友世人面前争榮誇耀。

厚奁嫁女之風最初,就是從士大夫階層開始競相華侈,越禮廢财,最後從上至下群起效尤,靡然成風。

顧璘見張居正思量許久,想他年紀小,不曾想過這些事,便給他補充了一點知識。

“陽明先生曾立過《南贛鄉約》,提到過:男女長成,各宜及時嫁娶;往往女家責聘禮不充,男家責嫁妝不豐,遂緻愆期。可見彩禮不厚,嫁奁簡薄,男女都容易悔婚。

憲宗時期,訓導鄭璟谏言《申溺女之禁》,當時有貧苦百姓産女,慮日後婚嫁之費,便溺死女嬰。”

黛玉聽得心頭一跳,眉眼間流露出一股悲憫之色。

天下竟有這樣殘忍不仁的父母,竟有這樣殺生敗德的惡行!

張居正聽到顧璘的提點,略一思量,當下侃侃而談。

“……蓋嫁娶之家,不當計論聘财妝奁。貧不能嫁女者,朝府備之資粧;不能娶妻,助其聘财……”

顧璘邊聽邊點頭,待他論述完,點評了一番:“答得不錯。倘若策論遇到民俗之争,可由此得啟發。”

“多謝大人指教。”張居正拱手領教,餘光瞥見對面的小姑娘望窗颦蹙,憫然欲泣。

不由想,她少失怙恃,聽到“溺害女嬰”之事,難免物傷其類,我該如何安慰她呢?

張居正躊躇了半晌,又以請教的姿态,向顧璘道:“大人,既然議到此題,學生家内亦有一樁牽連婚姻的為難事。還望大人為學生做主,勸服老父,勿要為兩百畝水田,将我折賣給人家做女婿。”

一聽“折賣”之語,顧璘饒有興緻地探問詳情,張居正便将遊七的話轉述給他聽。

還特意補充道:“學生之前還妄圖以‘喪婦長女’五不娶為由直言力拒。想來言之過甚,失禮得很,如今很是懊悔。幸而那姑娘不曾聽見,若是聽見了,我定要負荊請罪的。”說完還瞟了黛玉一眼,連連拱手。

聽出這話意有二指,是拐着彎向自己賠罪來了,黛玉心頭釋然,抿起嘴角笑了笑,“她沒聽見,二哥哥大可不必自責。”

顧璘撚須道:“按我朝之律,舉人可免田賦兩百四十畝,這位江陵顧老,算盤可打得真精。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