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大雲公主養成手冊 > 第27章 初生牛犢不怕信國公府

第27章 初生牛犢不怕信國公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蘇稚宜聞言一喜,這位繼任的劉夫人見解獨到,比前任信國公夫人朱氏更聰慧明理,在貴婦圈的地位舉足輕重,如若有她和唐夫人一起支持女學思想,自己便能名聲大噪,好在上京城的圈子裡穩穩立足。故此,得唐夫人點頭示意後,蘇稚宜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規規矩矩起身向劉氏行叩首禮。隻見蘇稚宜提起裙擺,雙膝交替跪地,朗聲自我介紹道:

“小女蘇稚宜,家母林溪柳氏之女,拜見劉夫人。”

坐在上首的劉氏一驚,喝茶的動作頓住,跪地行禮的蘇稚宜已雙袖一彈,以手按地,扣了三下頭後立起身,直直地擡頭垂眼。其實,蘇大姑娘的禮雖沒出錯,神态卻生澀,定是從女官處學了後很少用,隻是練習過罷了。劉氏訝異蘇家父女的不合已鬧到明面,更震驚于面前的姑娘如此大膽,竟直接将介紹詞給改了,便直接皺眉問:

“蘇稚宜,我知道你,你是起草女學學案的負責人,昭陽公主和國公老爺都提過。你彬彬有禮,落落大方,師承宮中禮儀女官,難道不知自報家門的規矩?或者,你隻知有母親,卻對父親的官位視若無睹嗎?”

沒有得到起身的指令,蘇稚宜老老實實跪在劉氏面前,别的不敢說,這被找茬兒罰跪的經驗,蘇大姑娘童年時就一直沒斷過。聽得國公夫人這般嚴厲的問詢,尋常男女都快被吓哭腿軟,連唐夫人都有些發怵。不過蘇大姑娘等的就是這一問,好名正言順地引出她接下來的話,是以她并不慌張,反而铿锵有力道:

“夫人言重了,官位乃聖上所賜,朝中大人又都是大雲的棟梁之才,小女卑微,豈敢有半分慢怠之心?女官姑姑們曾教導過我規矩,面見王公侯伯行大禮前,當告知來者姓氏名諱、父兄的官職或祖輩曾得的世襲蔭封,方不算失禮,所以小女向您行叩首禮,以表謙遜和尊重之意。”

見國公夫人面色稍緩,蘇稚宜才接着道:“請夫人再聽小女一言。依小女愚見,來者需報出父兄的官職頭銜,是因其多受父輩的全力托舉,而年輕後輩所獲的成就和地位,通常也與家族力量息息相關;對父系算法的尊崇,也是因其受惠于父兄官位、祖輩的庇蔭,例如上學堂的好老師、姻親和家族帶來的權勢和人脈。可是,小女年幼生病,是母親自掏腰包請來大夫診病,衣不解帶晝夜照顧,即便困得睜不開眼,也要守在床邊,直至小女身體好全;開蒙之時,小女因蘇侍郎的‘女子讀書無用’論,而未像其他姑娘和家中三妹妹一般,請任何老師指點,是母親不嫌棄我粗笨,拿了陪嫁的書本,親自教導我習字、讀書明理,我才有幸得到昭陽公主相邀,進入女學。就連我今日得以進信國公府拜見您,得到唐夫人在程府的悉心照拂,都是因我母親與她是多年好友的緣故。母心乃如斯,子心其可忘?小女感念母親的教養之恩,不忍其心血、功勞隐蔽于父系官職之後,德行被生生埋沒,所以自作主張,改了規矩裡通報男性親屬官職的慣例,而選了母親的柳氏家族來報,請夫人理解。”

信國公夫人到底也是位母親,膝下有一衆子女,私心也希望兒女們如蘇稚宜般,念着她的好處。一席話,無端叫劉氏憶起她早逝的母親。記得年幼之時,她和姐姐 - 如今的襄親王妃劉氏長在父親的軍營中,總愛舞刀弄槍地瘋玩兒,對安靜地坐着習女紅很不熱衷,父親也由着二人的性子陪姐妹倆玩耍。軍中事務忙亂,外面卻總有好事嘴碎之人,不敢妄議将軍父親,卻敢亂說将軍夫人不管束女兒、不教女紅,所以不是個合格的母親。

母親不願為此抑制女兒們天性,但心裡還是介懷罵名且飽受其擾,心内郁結又不肯與人傾訴,兼勞心勞力操持軍中家務耗盡心血、積勞成疾,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小時候的傷心迅速被出嫁後的歲月沖淡,從前的小女孩們一個長成了襄親王妃劉氏,一個成了信國公夫人劉氏,取而代之的是官夫人們交際、生兒育女、國公府大小瑣事、田地鋪子賬本。

往事在不經意間來臨,縱然時光飛逝,但兒時的記憶卻深入骨髓、忘也忘不掉,母親年輕時慈愛的面容恍然浮現,劉氏卻蓦地想起蘇稚宜的傳聞,無非是曾經的禮部侍郎林正,曾醉後諷其下賤、無人願娶,昭陽公主為維護表妹身上的柳氏血脈,不依不饒大鬧朝堂,反觀蘇南卻還向着林正說話,主張大事化小。難怪蘇稚宜都不願意稱呼蘇南為父親,一口一個蘇侍郎,想來是恨到了極點。況且上京城的人,一提到蘇稚宜,便莫名其妙跳出來一大幫人,聲稱赴宴時見過蘇家姐妹,異口同聲說蘇稚宜身為嫡長女,卻不如庶三姑娘有世家小姐之風範。劉夫人又不傻,流言這種東西向來三分真七分假,這麼添油加醋的版本定有蘇侍郎及其黨羽的手筆,暗中推動帶節奏,并非全部真相。這蘇南再對柳夫人不滿,也不可容人肆意污蔑女兒啊!劉夫人想至此處便不忿,語氣也不複方才的嚴厲苛責,軟下來道:

“好孩子,快起來!我既為信國公夫人,是人母,亦是女兒,如何不能體諒你孝順母親之心?你母親與皇後娘娘同出柳氏,必然賢良慈愛,才教導得你孝順純善、有情有義、疼愛弟妹。”

唐夫人見蘇稚宜這般頭頭是道,面對國公夫人的威壓依然有條不紊、不慌不忙,還能在恭維昭陽公主和劉氏時,不忘提及在程府受的恩惠照拂,對蘇大姑娘是越看越喜歡。蘇稚宜是她程府帶過來的客人,如今大放異彩,唐夫人也臉上有光,胡思亂想間,唐夫人也順着劉氏的話,說蘇稚宜知感恩、懂禮數,是個性情中人:月前得了皇後娘娘的賞賜,首先便是分了多半呈給母親柳氏,而後又另擇精緻器物或首飾,每人一件,分送給蘇府的姨娘弟妹。

談笑間,幾人紛紛默契地抹去蘇南的痕迹。蘇大姑娘幾句話的功夫,便給自己做了個好身份,有理有據地将信國公夫人拉到自己的陣營,叫她對蘇南的好感盡數失去,不可謂沒膽識智謀。蘇稚宜也暗中慶幸,她雖急着與信國公夫人讨論女學之事,盼着得她首肯,卻也乖乖等待劉夫人詢問,謹守不主動插嘴的禮數。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劉夫人看蘇稚宜順眼,自然而然地與其談論女學的學案,還說起信國公在二皇子的文學館見過蘇稚宜的批注,一改從前冗長的背誦,而多重四書五經的理解和實用,選取精華,去其糟粕。蘇大姑娘又親自抄錄和熹皇後鄧綏、平陽昭公主、巴清等女子傳記後,向昭陽公主請旨在學案中着意增女子的豐功偉績研習。昭陽公主見此提議後大喜,同意蘇稚宜的主張後,急命文學館摘錄《史記》和其他典籍、及民間女子建功立業的故事。蘇稚宜對劉夫人的問話對答如流,态度謙遜有禮,看得唐夫人隻疑惑為何聰明能幹的蘇大姑娘不能是自己親生的,又默默感歎做自己女兒可用不上這般辛苦籌謀,也壓根不必被拷問。唐夫人正胡思亂想間,便被蘇稚宜cue到,免她被冷落。

不知不覺間,晚飯時間将至,劉夫人熱情邀請客人進偏廳先行用飯,後至花廳繼續閑話,二位客人欣然同意,欲起身間卻見外面的小丫頭帶進來一個面生的媽媽,那人客氣推拒了國公夫人賜坐,躬身站立道:

“請夫人安。快到晚飯時辰了,我們姑娘說五妹妹年齡小,多愛細軟好克化的吃食,也擔心孩子吃的飯菜不合程二姑娘的口味。除常規的幾樣菜,我們姑娘找小廚房另要了胡椒醋鮮蝦和椒麻辣煮雞,想請程姑娘去她房裡用晚飯,求夫人允許。我們姑娘還托我給您帶話兒,謝您送的紅棗阿膠桂圓羹,她用完後身上好多了。”

國公夫人劉氏聽罷,颔首同意道理:“也好,衡月的飲食清淡,吃飽就鬧着睡覺,就叫她大姐姐 - 你們銜月姑娘同程姑娘玩吧!我吩咐小廚房制了油鹽枸杞芽和牛乳燕窩,解辛辣油膩是最好不過的,有勞你一并給她們端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