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鐘寶兒跟着上課這件事,徐氏最初還不大願意,覺得家裡的活兒沒人做。
可江銜月留了幾次飯,又給孩子們都買了筆墨之後,徐氏就想通了,不僅不再念叨鐘寶兒了,還讓石蛋也跟着來。
而且,鐘寶兒跟着也不隻是學字,還學刺繡,她現在的針線活已經很拿得出手了,這也是徐氏比較滿意的。
徐氏滿意,周氏卻不滿意。
都是來上課的,徐氏那邊啥也沒出,他們卻要出一隻雞,這是什麼道理。
好幾次,周氏在江銜月跟前有意無意地提起雞的事。
那雞自從被鐘二塞進她家雞籠後,一直好好養着,江銜月幾乎每天給它喂食兒的時候,都要忍受周氏的唠叨,實在煩得很,連客套都不想跟她客套。
這天,周氏又倚在江銜月家竈房門口,跟她叨咕雞的事,江銜月實在不耐煩聽周氏絮叨,她擡頭一看,天色已近傍晚,便利落道:“二嫂把你的雞逮走吧。”
周氏呵呵笑着,“這怎麼好意思?正好鐵蛋鐵牛這段時間上學都累了,我這就把雞殺了給他們補補。我先替他們謝過他五嬸兒了啊。”說着,就去雞籠捉雞。
鐘二剛接住鐵蛋和鐵牛放學,正好走到門口,看見這一幕,臉都黑了,“你幹什麼呢!”
周氏驚得一哆嗦,大公雞差點飛走。
她呵呵笑兩聲,“五弟妹說鐵牛和鐵蛋這段時間上學辛苦,人都瘦了,讓我把雞殺了給他們補補呢。”
後頭跟進來的鐘五挑挑眉,就知道自己媳婦兒肯定是被二嫂鬧得煩了,本來還想從中說和兩句打個圓場的,現在也不想搭理她,腳下拐個彎進自家竈房。
鐘二恨不得給這婆娘兩巴掌,“就是殺雞,咱家雞籠裡那麼多雞不夠你宰的,要去老五家籠子裡摸?”
真是蠢貨,目光短淺,從不為孩子多考慮考慮。她這樣,倆孩子還怎麼跟着他們五嬸兒學認字。
竈房裡,江銜月用心炒菜,對外頭的動靜置若罔聞。
鐘五進來,看她面色如常,也不知道是氣狠了,還是沒生氣。
“炒的什麼菜,這麼香?”他轉移話題。
江銜月正把菜鏟到盤子裡,鐘五伸手拈了一塊茄子丢進嘴裡,“好燙,也好香,你這個茄子做得真好。”
江銜月瞪他一眼,把他的手拍開,“先過的油,又上糖色,能不香嗎?快出去看看,别讓倆人鬧開不好收場。”
鐘五笑着出去。
鐘二和周氏還在拌嘴,鐵蛋和鐵牛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鐘五先過去哄孩子,“鐵蛋鐵牛餓了吧,你五嬸嬸做的茄子呢,你們先來五叔屋裡吃飯,要不一會兒趕不上晚課了。”
兩人三步一回頭,踱進竈房,鐘五才上前道:“二哥,二嫂别吵。孩子們漸漸長大,總要給他們留點面子才是。你們好了,他們不用挂念你們,念書才能專心。”
說着,去雞籠裡另捉了一隻肥雞硬塞到鐘二手裡,“這個二哥拿回去給鐵蛋鐵牛補補身體吧。”
不等鐘二推拒,他就指着周氏手裡的雞,道:“這是鐵蛋鐵牛給我們的孝敬,我們都沒跟二哥客氣,二哥也不要跟我們客氣才是。”
說着,接過周氏手裡的雞塞進雞籠裡。
鐘五這番舉動,不光鐘二驚訝,周氏也驚得合不攏嘴。她喜滋滋的,還沒露出個笑來,就被鐘二瞪一眼。
鐘五已經打過圓場,不想再摻和他們兩口子的事,便道:“好了,天色不早,二哥二嫂快回去吃飯吧,鐵蛋鐵牛就在我們這兒吃,晚會兒上完課再回去。”
不管怎麼說,一場風波總算消弭。
沒過兩天,鐘五就把那隻束脩雞宰了,叫上爹娘和幾個侄子侄女過來,一起吃了頓豐盛的夕食,這事算是徹底過去。
-----
轉眼就是閏六月,江銜月先是和鐘五去甘露寺趕廟會,這次賣的除了團扇,還有當季的脆甜的空心李,不用裹冰糖也特别甜的那種。
江銜月吃着李子,帶上幾雙鞋子,往娘家去。
今年閏六月,她給長輩們都做了鞋子,公公婆婆的已經給他們送去。
江留青站在門口翹首以待。
初一在甘露寺的時候閨女女婿就說今天要回來,他就一直盼着,到了今天,就更是期待,一大早他就蹲守在門口。
他還想着要是一會兒人還沒到,他就趕着牛車往前接一接。
不等他去牽牛,老遠處就有一輛牛車緩緩行來,車上坐的,正是他盼了多時的女兒女婿。
“你們可算來了,累不累,熱不熱,快進屋來!”
江留青張羅着把牛拴好,喂兩把草料,又接過兩人卸下來的肉和點心、果子等雜七雜八的東西,讓倆人進屋去。
“桌子上有杏兒,都是早上新摘的,也都洗過。你們坐下嘗嘗,我去倒茶。”
“爹,你别忙活,我們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