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目光潋滟,其内星星點點的皆是感激之情。
唐喬婉擺了擺手,溫和道:“林姑娘不必客氣。”
葉清杭和展熠也走上前來,展熠拍了拍胸口,心有餘悸道:“正清兄,你可真是膽大,連孔宣兒都敢招惹!幸好定王殿下及時出現,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唐喬婉笑了笑,擺手說着無事,心中卻隐隐有些不安。
而另一邊,慕淩折坐在馬車中,閉目沉思。
方才那唐正清的身影,總讓他覺得似曾相識,尤其是那雙眼睛,清澈而堅定。
“唐正清……”他低聲念着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
詩會正式開始,張府的花園中早已布置妥當。
涼亭四周挂滿了紗幔,随風輕拂,顯得格外雅緻。
幾張長案上擺滿了筆墨紙硯,案旁還備有清茶與果品,供舉子們随意取用。
園中的假山流水間,幾株紅梅開得正豔,花香四溢。
舉子們三五成群,或坐或立,有的低聲吟誦,有的揮毫潑墨,氣氛熱烈而融洽。
唐喬婉與葉清杭、展熠一同坐在一處涼亭中,周圍還有幾位相識的舉子,大家正興緻勃勃地讨論着近日流傳的詩作。
“正清兄,你那句‘詩書潑墨且為樂,琴酒流觞不夜天’可真是絕妙啊!”一位舉子贊歎道,“如今上京的宴會,幾乎人人都會引用這句作為開場白,真乃當世名句。”
唐喬婉微微一笑,謙遜道:“不過是随手之作,承蒙各位擡愛。”
展熠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正清兄不必過謙,你的才華大家有目共睹。今日詩會,可要再露一手,讓我們開開眼界!”
葉清杭也點頭附和:“是啊,正清兄,今日張公子特意邀請你來,想必也是想一睹你的風采。”
唐喬婉正欲推辭,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掌聲。
衆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名身着錦衣的年輕男子正站在假山旁,手持一卷詩稿,朗聲吟誦:
春風拂柳綠如煙,
流水潺潺映月天。
一曲清歌醉花間,
不知今夕是何年。
他的聲音清朗,詩句也頗有韻味,引得周圍舉子們紛紛鼓掌稱贊。
那人正是中書令家的長子張柏源,今日詩會的主人。
張柏源吟罷,笑着向衆人拱手道:“獻醜了,獻醜了!今日詩會,諸位才子齊聚一堂,不如我們以‘春’為題,各自賦詩一首,如何?”
衆人紛紛響應,一時間,園中氣氛更加熱烈。
舉子們或低頭沉思,或提筆疾書,片刻間便有不少佳作問世。
葉清杭也興緻勃勃地提筆寫了一首,遞給唐喬婉看:“正清兄,你看看我這詩如何?”
唐喬婉接過詩稿,細細品讀,隻見上面寫道:
春風吹綠江南岸,
細雨蒙蒙潤物華。
燕子歸來尋舊壘,
桃花依舊笑春風。
她點頭贊道:“葉兄此詩清新自然,意境悠遠,尤其是‘桃花依舊笑春風’一句,頗有韻味。”
展熠也湊過來看了一眼,笑道:“葉兄果然文采斐然!不過,正清兄可不能落後啊,快寫一首讓我們開開眼!”
唐喬婉推辭不過,隻得提筆蘸墨,略一沉吟,便在紙上寫下:
春水初生春林盛,
春風十裡不如君。
花開滿園香滿袖,
月照清溪影照人。
她剛寫完,展熠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來高聲誦讀。周圍的舉子們聽到,紛紛圍攏過來,細細品味後,無不贊歎。
“好一個‘春風十裡不如君’!正清兄此詩,真是妙不可言!”張柏源也走了過來,眼中滿是欣賞之色。
唐喬婉微微一笑,拱手道:“張公子過獎了,不過是随手之作,難登大雅之堂。”
張柏源搖頭笑道:“正清兄不必過謙,此詩意境深遠,字字珠玑,堪稱今日詩會之冠!”
衆人紛紛附和,一時間,唐喬婉成了詩會的焦點。她心中雖有些不安,但見大家如此熱情,也不好再推辭,隻得含笑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