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疏桐傳 > 第25章 學醫路漫漫,二哥姜九霄不打不相識

第25章 學醫路漫漫,二哥姜九霄不打不相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一節:學醫之路,李疏桐的成長

李府後院,梧桐院。

冬秋日晨光溫柔灑落,透過雕花窗棂,映照在屋内的書案上,幾冊厚重的醫書靜靜鋪展,散發着淡淡的墨香。空氣中彌漫着草藥的味道,沁人心脾。

書案前,李疏桐端坐,手中捧着一本《千金翼方》,小臉上滿是專注,眉心微蹙,認真翻閱。她年紀雖小,卻已習慣了這樣的晨讀時光。

今日,母親林若曦親自為她授課,講授藥理之學。

“桐兒,今日先學藥理。”林若曦輕輕翻開一本冊子,指尖落在一味藥材的圖案上,語氣溫和卻透着幾分嚴謹:“這是石菖蒲,性味辛、苦,微溫,能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多用于痰濕蒙蔽清竅所緻的神志昏亂、健忘失眠,也可用于濕阻中焦所緻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

李疏桐細細聽着,将母親的話一一記在心中,随後微微颔首,語氣略帶困惑:“那為何大長公主的補藥裡的紫參會與柑橘相沖?柑橘和紫參都無害,不是嗎?”

提起此事,屋内的氣氛微微一頓。

林若曦眸光微動,放下手中的藥書,緩緩說道:“世間藥材,陰陽相生,有克有合,非單論藥性溫寒便可決定其安危。柑橘雖為尋常之物,但與特定藥材相遇,便會引發不良反應。”她頓了頓,補充道:“比如你上次救治大長公主時,若非你當機立斷,出針救治,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大長公主一事,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李疏桐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尴尬之色。那日,她随母親入宮赴宴,恰逢大長公主突發急症,面色青紫,呼吸急促,衆人慌亂無措。她雖年僅十歲,卻因原身自幼跟随祖父李長青學習針灸之術,結合己身現代醫學常識,一眼看出大長公主是因氣管堵塞導緻窒息。

她當機立斷,取出随身攜帶的銀針,精準刺入幾處穴位,疏通氣息,這才救了大長公主一命。

事後,宮中太醫皆驚歎不已,稱她為“小醫仙”,贊她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醫術。然而,李疏桐自己心裡清楚,這一切不過是僥幸——她仗着祖父傳授的針灸之術救人,而那句關于食物相沖的話,不過是基于現代醫學觀察到的過敏反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很多中醫認為的食物相沖其實都是過敏的表相。而她不過誤打誤撞說中了真相。

誰能想到,竟是柳貴妃暗中動了手腳,在大長公主的餐盤上加了柑橘蜜餞,這才釀成這場風波。

更巧的是,她的無心之言,正好揭破了柳貴妃的手段。

想到這裡,李疏桐輕輕吐出一口氣,低聲道:“母親,那日我雖救了公主,卻不過是依仗祖父教的針灸之術。若論中醫藥理,女兒實在淺薄,很是慚愧。”

林若曦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柔聲道:“你能明白自己的不足,已是難得。”她輕輕合上書冊,語氣溫和而堅定:“針灸之術固然重要,但藥理、脈理、病機,皆需一一掌握,方能真正懸壺濟世。”

她頓了頓,拿起桌上的一封信,遞給她:“這是你祖父離京前留給你的,他知你有志學醫,特地為你指點一二。”

李疏桐接過信,展開細看,紙上字迹蒼勁有力,雖寥寥數筆,卻透着一股沉穩大氣。

—— “醫者當知敬畏,生死隻在方寸間。疏桐,望你謹記。”

她捏緊信紙,眼底透出一抹堅定。

她一定會成為祖父那樣的名醫。

第二節:比武交手,不打不相識

京郊演武場,寒風烈烈,少年争鋒。

初冬時節天光清冷,演武場上塵土微微飛揚。這裡是京中世家子弟時常切磋技藝的場所,今日尤為熱鬧,不少年輕武者圍在比試場邊,神情激動。

場中央,一柄重劍破空而出,劍風淩冽,氣勢如虹。

李遠承,李家二公子,年僅十二歲,身形雖未完全長成,卻已隐隐有少年英武之姿。他一襲墨色勁裝,手持一柄重劍,劍身厚重,刃口未開,卻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威勢。他站在演武場中央,劍鋒微斜,眉眼鋒銳,仿佛一頭蓄勢待發的猛虎。

他環顧四周,目光落在場邊那個身形清瘦卻氣度從容的少年身上,朗聲道:

“看你連敗多人,劍法不錯,可敢與我比劃比劃?”

周圍立刻有人竊竊私語——

“李二公子要出手了?”

“那可是天生神力的戰瘋子,京中年輕一輩能擋住他十招的都不多!”

被點名的少年,卻不慌不忙地擡眼看他,神色淡淡。

姜九霄,北境定北侯嫡三子,年僅十二歲,身量頗高看起來約莫十三四歲,他身着藍色窄袖勁裝,袖口微卷,露出一截蒼白修長的手腕,顯得閑散随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