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素當時并未放在心上,隻是溫聲道:“太子殿下過譽了,臣不過盡醫者本分。”
然而,正是因為那次救治,李懷素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頻繁出入太子行轅,甚至被太子列入心腹之一。
太子是個聰明且極具忍耐力之人,他雖貴為儲君,卻身處北境數年,從未急于回京争位,而是耐心地積累實力,甚至在北境與異族交涉,化解數次戰事。
李懷素雖為醫者,但他并非愚鈍之人。那時的太子,絕非隻是在駐守邊疆,而是在等待時機。
但這個時機,最終沒能等到。
一年後,李懷素被召回京城,臨别之時,太子特意召見他,贈他一枚玉佩。
“李醫官。”太子看着他,聲音溫和,“你是孤遇見的最出色的醫者,這次回京,若日後得歸京城,希望你能在孤身邊。”
李懷素隻是行禮應"是",未曾多言。
他并未答應太子,畢竟他是太醫院的人,歸于皇帝一脈,怎敢輕易許下承諾?
可他未曾想到,自己這一去京城,竟是與太子永别。
太子回京途中,突遭意外,一夥蠻夷流亡武士自東海入境,偶遇太子一行,為了吃食盡暴起行兇,太子及随行之人無一生還。
宮中密令封鎖消息,朝堂大震,最終的結論是——太子遭外敵刺殺,屍骨無存。
李懷素得知消息時,正在太醫院複命。他看着聖旨上的寥寥數語,内心震蕩,卻什麼都不能說。
因為那一年,他在北境時,曾親眼見到,太子早已不是當年懵懂稚嫩的皇子,而是一個穩重持重、胸有溝壑的儲君。
那樣的太子,會在回京途中毫無防備,被外敵襲殺?
李懷素不信。
可他什麼都不能說。
那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如今,這件事被翻出來,李懷素知道——這是一場新的棋局,而李家,恐怕再難置身事外了。
第三節:李懷素的決定
天色微沉,李懷素看着書案上的已顯陳舊的玉佩,眼神幽遠。
“爹。”李遠昀緩步走入書房,眉頭微蹙,“宮裡傳出消息,似乎有人欲查先太子之死,天機令的流言,已牽扯到儲位之争。”
李懷素輕輕收起玉佩,神色平靜:“我知道了。”
“父親,我們該如何應對?”李遠昀低聲問道。
李懷素沉默片刻,緩緩道:“先靜觀其變。今日之局,絕非我李家能夠左右,我們隻能……在亂局中,謀一線生機。”
李遠昀神色凝重,微微颔首。
“還有一事。”李懷素目光沉靜,“去查一查,太醫院當年一同前往北境的幾位醫官,如今……都在哪裡。”
李遠昀一震,随即深深看了父親一眼,鄭重道:“是,孩兒這就去辦。”
李懷素微微垂眸,指尖輕輕敲着桌面,目光深沉。
——十二年前的舊事,從未真正塵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