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夏初和楚楓的婚禮如期而至,這兩個多月楚楓頭發已經能遮住頭皮了,一頭利落的圓寸,身穿着夏初給他做的藍色長袍款新衣,腰系紅色繡連理枝腰帶,一整個人逢喜事精神爽,可惜沒有一個全身鏡讓他照照。
楚楓隻得問石頭和石老頭:“怎麼樣?好不好看?看着喜氣不喜氣?”
鄉下人平時為了幹活方便都穿的短褐,石頭第一次看他哥穿長袍,有點被驚豔到,豎起大拇指比了比:“全村最好看。”
石老頭坐在門口椅子上看了一眼院子裡嘚瑟轉圈的楚楓,咂巴了一口吐出四個字:“人模狗樣!”這兩日他也沒有回石家村,就住在石頭新修的房子裡,楚楓成親,他請段蘭英幫忙操辦了新房裡的東西,屋裡院門都貼了喜字,倒也布置得有模有樣。
楚楓呵呵笑着,毫不在意老頭的評價,得意地理了理腰帶,跑院門口往二道灣的方向張望,隻見二道灣老夏家屋頂炊煙袅袅,進進出出很多人影,交談聲傳到三道彎雖聽不真切但能感受到熱鬧與喜慶,楚楓有些迫不及待地轉頭問道:“什麼時辰了,夏初怎麼還不來接我?”
今日安排接親流程是夏初到三道灣新房接他,因為距離太近接到人還要繞着村裡走一圈再回夏家拜堂,拜完堂就一起宴客,夏初會領着他給賓客敬酒,正式把他介紹給親戚朋友,晚上倆人再回三道彎新房住。
聽楚楓問時辰,石頭翻了個白眼:“才剛午時,哥你一早起來都問多少遍了?”
石老頭也道:“我看你還是把新衣服脫下來,去給我們爺幾個煮碗面吧,早上就沒煮東西吃,大黑二黃都餓得跑後面逮蟲吃了。”相比夏家的忙碌與熱鬧,沒有親戚朋友來喝喜酒的楚楓這邊就爺孫三人,連老五都被安排帶着導航十九去楊柳村接人了。
“我今天成親還要給你們煮面?”楚楓就很無語,自從他展現了自己的廚藝,石老頭和石頭再沒下過廚房。
石老頭閉着眼道:“去做吧,找點事做時間過得快點,你這跟腳底闆刺撓一樣來回轉,轉到黃昏吉時院子都讓你轉個坑出來。”
早就餓了的石頭也站起身道:“走吧哥,你揉面我燒火。”
楚楓看了看天色,覺得石老頭說得也有道理,便去新房将身上的新衣脫下來,規規整整地擺到紅色喜被上,換上平時穿的短褐去廚房煮面了。
相比楚楓的焦躁等待,夏初則忙得腳不沾地,因為楚楓教的燒磚技術給村裡人帶來不小的收益,上個月分賬一家居然分到半兩銀子,村裡人也知道感恩,今日楚楓入贅夏家,大家都往夏家随禮。
平時沒有人情來往的村裡人都來了,比預計的多了好幾桌人,夏滿倉二兒子夏有田從縣城趕車回來喝喜酒,剛到黃果樹下就被他爹安排去鎮上幫忙采買東西。
夏滿倉也親自幫忙帶着人各家借桌椅碗筷,請了假的夏至和夏林更是在院門口支起桌子幫忙記錄随禮。
夏初自己則一會忙着給人找東西,一會忙着招呼客人,完全體會不到平常哥兒待嫁的那種忐忑心情。
直到申時,段蘭英領着悅哥兒找到他,才把他拉回房間裡打扮,改名李朝霞的陳喜兒給他梳頭,悅哥兒則拿出自己的胭脂水粉給他化妝。
夏初看着水盆裡倒映出自己逐漸變白的臉,忙制止還要往他臉上抹粉的悅哥兒:“别抹了,你看我這脖子跟臉都不是一個色,像戴了面具一樣,一會兒晚上吓到村裡孩子。”
悅哥兒看了看他身上的紅嫁衣,又想了想紅嫁衣白臉蛋兒,确實挺吓人的,便拿布巾子把夏初臉上粉擦薄了些,耐心道:“那我給你擦薄一點,脖子上也給你撲點粉,你别看現在白,待會還要上胭脂,抹了胭脂就不會這麼白了。”
夏初道:“我沒抹過這些,抹了我感覺臉上糊着東西難受,都擦幹淨吧。”說着去拿悅哥兒手上的布巾子想把臉上擦幹淨。
悅哥兒拿布巾的手讓了讓,一巴掌拍夏初的手背上:“你給我坐好别動,你今天成親,成親不打扮像什麼話?人家沒有胭脂的還要濕點紅紙沾沾唇,我這麼大方把自己的胭脂水粉帶來給你用,你别不領情。”
朝霞也笑着附和道:“就是,臉頰上和嘴上抹點淡胭脂,看着氣色好也喜慶。”她這幾天住在夏家,李老太和夏初都很照顧她,她身體恢複得差不多了,今日也能下床幫忙幹些輕省的活。
夏初無奈,隻好揉着被悅哥兒拍疼的手背,妥協道:“那你别給我抹太多,多了我臉上癢,忍不住要去撓,到時撓花了更難看。”
悅哥兒笑眯眯地應下了,便給夏初化了個淡淡的妝,看着比平時白了一點,但沒有戴面具的感覺,夏初還算滿意。
朝霞則給夏初梳了一個半束發,今日還特地用上了頭油,讓平時梳起來略有毛糙的頭發光溜溜的,顯得利落不少。
夏初看了看水盆裡的倒影,伸手在枕頭下摸出一根木簪别在束起的發包上,木簪是前兩天楚楓給他的,用的是普通木頭,雕刻有兩朵并蒂蓮,手法有些粗糙,但經過精心打磨倒也光滑。
悅哥兒好奇地湊過來打量了一下那支木簪,擠眉弄眼道:“這是他送的吧?”
夏初自是知道悅哥兒口中的他是誰,也不回避直接道:“我給他繡了連理枝,他回贈我并蒂蓮,這叫有來有往。”
“你們這不叫有來有往,”朝霞反駁了夏初的話,随後一字一頓道:“這呀,叫心有靈犀!”說完她笑出了聲,真心替夏初和楚楓感到高興。
見她笑了,悅哥兒也點頭跟着嘿嘿樂,夏初被兩人笑聲感染也樂了。
寅時剛到,段蘭英便來催着夏初出門去三道彎接人,李老太也跟在後面,看着高大的孫子有些淚目,不是對孫子成家的擔憂,而是感慨光陰流逝的速度,曾經她感覺這苦日子漫長且難熬,如今又覺得孫子長大成家隻在眨眼之間。
看到李老太眼眶泛紅,夏初走過去彎下腰像兒時撒嬌那般,将額頭抵在李老太額頭上拱了拱,輕聲喚道:“奶奶。”
李老太伸手捧着孫子的臉頰,笑道:“好了,去吧,去把那臭小子接回來過日子。”
段蘭英也道:“好了,你祖孫倆就别膩歪了,楚小子都等不及剛讓石頭過來催了。”她今日頭上戴了朵大紅花,臉上也抹了紅胭脂,笑眯着眼看着比夏初還喜氣。
夏初直起身對李老太笑道:“奶,那我去接他了。”
李老太擺手:“去吧去吧,我忙得很。”說完轉身急匆匆地出了堂屋,比夏初這要去接親地走得還快。
就這樣夏初在段蘭英的帶領下,伴着鞭炮聲出了夏家院子,後面跟着夏至還有村裡看熱鬧的幾個孩子往三道彎去了。
聽到鞭炮聲響在院子裡等得轉圈的楚楓就要奪門而出,被石老頭安排在門口守着的石頭攔腰抱住了:“哥,别急,那邊都出發了,一刻鐘不用就到咱這。”
石老頭聽到鞭炮聲也從搖椅上起身,把煙杆别後腰上,整理了一下今天新換的衣裳,踱步到院門後,等着來接人的夏初叩門,對還掙紮着要跑出去的楚楓沒好氣道:“你急什麼?出去跟初哥兒撞個熱臉,你想跟他以後過日子天天吵架不消停?”
這裡有個說法就是成親的男女或是哥兒不能第一眼看到對方,撞了熱臉以後過日子就會天天熱臉鬧矛盾。
楚楓對這些封建迷信說法很無語,三天前李老太和石老頭就不讓他跟夏初見面了,好不容易等到成親這天,還不讓他第一個看到自己的新郎,無奈拗不過老頭兒他隻好趴在院門縫上往外瞧,雖然啥也看不見,但依舊很努力。
石老頭有點怒其不争,在楚楓後腦勺拍了一巴掌:“瞧你這點出息!”
很快人群的喧鬧聲越來越近,村裡人也沒人講究禮樂鑼鼓,就一群人跟着吆喝吉祥話。
快到三道彎新房時段蘭英安排跟着來接親的夏承良點燃了鞭炮,随着鞭炮的噼啪聲,夏初手拿紅綢花上前叩響了院門,段蘭英在旁邊說叩門詞:“今日吉時到,新郎來叩門,開門迎良人,幸福滿家門。”
石老頭打開半扇門走出來,滿臉帶笑對院外衆人抱拳:“各位辛苦了,家中小子弱冠,男大須婚,今日仰蒙雅愛,許結朱陳。”
石老頭說完,跟來的人起哄喊道:“新郎官快出來!”
夏初在起哄聲中把紅綢的一頭遞到門裡,懵懵地按照段蘭英教的話對裡面道:“今日結為連理,願與卿共度此生,白首不離。”
終于被石頭放開的楚楓立馬從門後冒出頭來,迫不及待地接住打了連理結的紅綢,跨出院門與夏初并排站着,轉頭笑呵呵看着夏初。
段蘭英手一揮大喊一聲:“迎親回府!”
夏初和楚楓各執一頭紅綢按原定的計劃在村裡繞了一圈,然後回到夏家,院門外一大群人等着新人回來觀禮。
劉長青并不知道夏初今日成親,他是提着中秋節禮來看李老太的,到十灣村村口就看到村子裡的變化,曬場上曬滿了磚坯瓦坯,燒窯的土火氣在黃果樹下都能聞到,進村随便一打聽就知道村子是因何變化,他沒想到夏初會跟那個摔了頭的獵戶成親,但聽到村裡人對獵戶的評價,他也倍感寬慰。
夏家二房的人也站在人群裡,劉芳抱着小柱,小柱看到夏初撲騰着小手喊“小初咕”,他娘劉秀笑着捏了捏他的小手:“你小初哥今天可沒空抱你。”
小柱看他娘捏他,在劉芳懷裡扭着小身子伸手又叫“娘抱”。
劉芳拍了拍孩子露在外面的屁股蛋:“别鬧,你娘肚子裡有小弟弟,不能抱你,大姨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