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要找他要回來。”
“那你就是不講理。”
“啊啊啊!我不甘心!!!”
楚楓雖也有些心疼老頭留了幾十年沒舍得挖的參被人捷足先登了,但這隻能說人的運氣就是這麼奇妙。
誰能想到幾十年就隻有他們三個人敢來的地方,一個十幾歲的矮瘦小哥兒敢進來,還恰好看到了這人參,又恰好先他們一步。(他對夏初的印象還是原主送夏承雲下山時的樣子)
夏初能發現這人參純屬巧合,清水崖之所以被石老頭叫清水崖就是因為有一條溪水穿崖而下。
夏初原本是在後山外圍尋摸的,轉着轉着就順着溪澗往裡走了,想着反正順着溪澗走也不會迷路,就沒有留意走到了哪裡。
直到前面被懸崖擋住了,他才擡頭往崖上看,就看到有條毒蛇正往崖上爬,停下來一觀察,發現毒蛇爬進去的位置長着一顆葉子有些萎靡的人參。
他便順着山崖找到了可以上去的斜坡,順着斜坡爬上了山崖,又順着山崖邊走找到了那棵快要枯萎的人參。
這就是他進這麼深林子沒有迷路,也沒有被毒蛇毒蟲咬的原因,不過也算幸運,沒有碰到野豬和偶爾會傷人的猴子。
然後就是一套驅蛇挖參回家藏參的動作了。
之所以不敢讓李老太看到,就是因為這種百年老參挖空前山也找不出一根。
李老太要知道他去後山,就算他挖到的是一顆人參精,他也别想再上山一次,所以夏初隻好瞞着,打算交糧稅時拿去縣城賣了,到時再一點一點地交給他奶。
村裡去送糧這天,大家都起得很早,都想着送完糧時間早就去縣城逛逛,到村口集合時天都還沒亮。
夏初到時村口已經擠擠挨挨放了好多手推車,還有挑筐的背簍的,其中兩輛車特别顯眼,一個是裡正家的驢車,另外就是悅哥兒家的牛車,悅哥兒他爺爺和他爹是木匠,偶爾會做些家具拖去縣城賣。
夏承良和夏承光跟悅哥兒爹王長壽正說話,夏承良在大黃牛背上摸了摸,對王長壽道:“長壽啊!還是你家有頭牛好,省不少力。”
王長壽謙虛道:“我家這不也是沒法子,”說着他伸出自己的細短胳膊,舉到夏承良手臂邊比了比,“你看看我這胳膊,啥也搬不動。”
他從小體弱,生得就很幹瘦也沒啥力氣,他阿爹寶貝他這根獨苗苗,從來不讓他下地幹活。
夏承光在他細胳膊上拍了拍笑道:“你有你爹傳給你的手藝,怕個球,不像我倆弟兄,隻能地裡刨食累死累活的。”
“是呀!”夏承良點頭贊同:“人再有力氣那也沒牲口好使,我家要是有頭牛車就好了。”
王長壽道:“牛不行,腿腳慢,去趟縣城來回要一天,還是跟裡正家一樣買頭驢跑得快。”
“嗐”夏承光搖頭不贊同道:“王老哥你不下地不懂,牛走得慢但犁地刮田力氣大呀,驢子跑得快是快,力氣還是小了點。”
“夏老二說得對。”周家的老頭周大橋在旁邊接話道:“咱們這些地多的,還是要買牛更實用。”
他家人口多,他帶着他大兒周旺二兒周财,今天推了兩個手推車。
周财忙接話道:“那爹咱也買頭牛吧。”他推着手推車出來,就這麼一小段路,臉上的絡腮胡已經挂上汗珠子。
周大橋白了一眼二兒子,啥也沒說,就去幫前面的大兒子周旺扶手推車了。
氣氛一下尴尬起來,夏承良看到夏初背着小背簍正東張西望,便招呼道:“初哥兒,我跟你二叔在這呢。”
夏初忙跑過來跟旁邊幾人打過招呼,才站到夏家兩兄弟推的推車旁:“大叔二叔,咱們的都在這裡了嗎?”
夏承光指了指旁邊放着的兩個籮筐:“這裡還有一百多斤我挑着走,等會你大叔推車,你幫忙扶着點就行。”
“好。”夏初說着把小背簍甩到胸前,從裡面拿出個油紙包來,“大叔二叔,還沒吃東西吧?我奶給我們烙了雞蛋餅,還熱乎的,來,趁着還沒走先吃點。”說完把油紙包遞到兩人面前。
夏承良和夏承光也沒跟他客氣,一人拿了一張餅吃起來。
夏滿倉見人差不多了,便站在驢車上喊道:“人到差不多了,咱們就早點走,村裡就這麼兩輛車,誰路上挑不動背不動的就開口。”
衆人點頭。
“出發。”夏滿倉驢鞭一揮,隊伍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送糧隊伍一路上歇了三次才到臨水縣縣城,縣城跟鎮上不一樣,縣城是有城牆的,還有縣兵看守,進城也要盤查,所以耽誤了點時間,到收糧稅的衙門又要排隊,這一套走下來已經過了午時。
夏滿倉點頭哈腰一上午終于把村裡糧繳了,長舒一口氣,對圍着自己的村裡人道:“要去買東西的都去買,沒進過城的人跟認識路的一起,别走丢了,一個時辰後城門口集合,酉時前還沒出來的我們就不等了。”
衆人紛紛應好就散了。
夏承良看向夏初:“初哥兒,我跟你二叔想去看看縣城裡有沒有什麼活計,你一個人行不?”
現在農忙過了,家裡也沒啥活,想掙錢就要在城裡找找活。
夏初點頭:“大叔我可以,我來縣城幾次了,認識路的,你跟二叔去忙。”
“行,那我們走了,你自己小心,别忘了時辰。”夏承良知道他自己一個人都來縣城幾次了,也就不操心了。
夏承光也道:“嗯,走了。”
夏初背着小背簍乖巧道:“好,大叔二叔慢走。”
跟二房兩兄弟分開後,夏初就直奔縣城最大的藥房濟世堂。
濟世堂是臨水縣最大的藥房,據說在府城都有他們家的鋪子,三江鎮的濟安堂就是跟着這藥房取的名,想蹭蹭人家的名氣。
夏初剛進濟世堂所在的街道,就被人盯上了,盯着他的人正是楚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