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好人?
裴昭乍然聽聞,一時間失笑。
他還從沒聽過人這樣評價他。
恨他的不計其數,罵他的數不勝數。弑兄戮弟、殘暴之徒,心狠手辣、絕非人主,有傷天和、早夭之命……他耳朵都要聽得起繭子了,被評為好人,還真是頭一遭。
便是效忠于他的那些臣工,也從沒這樣說的。
他看着甯離柔軟的面頰,心中輕輕地搖了搖頭。
孰料甯離卻很快的捕捉到了他這一般情緒,立時問道:“行之,難道我有說錯麼?”
裴昭心中輕哂。
隻怕在甯離心中,有許多人都是好人。
他不必當這許多好人中的一個。
裴昭道:“沒有。”
甯離才不依從:“你不喜歡,你分明是覺得我說的不對,不合你心意。”
裴昭無奈:“好罷,你告訴我,你心中有誰是壞人,一點都不好麼?”
甯離答道:“當然呀……波羅覺慧,就不是一個好人。”
裴昭還以為他會說誰?已經做好了他會吐出時宴暮名字的準備,沒想到突然冒出來了一個波羅覺慧。西蕃國師已經二十年不曾踏足大雍,甯離如何又會這般評價他?
再一轉念,裴昭又想起這些天呈在案頭的暗報,甯王世子與叙州楊氏的世子楊青鯉相交甚好、相談甚歡,屢屢把臂遊玩。兩人結識那一日,茶樓中說書先生所講的故事,可不正是大非川一役、波羅覺慧不自量力、敗得狼狽凄慘麼?
西蕃與大雍,屢有争端,邊境摩擦不斷。更何況波羅覺慧身為西蕃國師,生恨在先,尋釁在後。大雍百姓,大概沒有幾個會認為波羅覺慧好的。甯離少年心性,會這般說話,倒是半點也不意外。
“為什麼?”
“他老奸巨猾、狡詐成性,在雪原上守株待兔,不就是因為終于突破入微了麼?”甯離哼聲,“以為自己晉入無妄境界了、成為大宗師了,還做着些揚眉吐氣、打翻身仗的白日夢呢?!”
“你仿佛親眼瞧見了似的。”
“本來就是!”甯離大力點頭,“我又沒胡說!”
“……”
還是個孩子。
裴昭心道,心思單純,性情天真,聽了些話本故事,便憤怒不已、義憤填膺。
當初波羅覺慧在雪原上設局,邀戰白帝城主厲觀瀾,雖然與那話本故事所講的依稀仿佛,其實内裡并不是那麼的簡單。世人都以為那時候厲觀瀾在北海垂釣,誠然垂釣之事不假,但作陪的是另一位大宗師。也可以說,将厲觀瀾攔住的是另一位大宗師。
厲觀瀾不可能雪原赴約。
波羅覺慧設的便是一場無人能應的局。
若非當時東君橫空出世,隻怕波羅覺慧的謀劃算計,便會得逞。
從這個角度來看,甯離所說的,的确是不假。因為當年在建邺跌了面子,便懷忿在心,伺機報複。
睚眦必報,狡詐詭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