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不逝愛河[娛樂圈] > 第72章 第 72 章

第72章 第 7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蘊頓了一下,“道什麼歉,那個就不必了……”

祁言擡眉,一臉恍然大悟,“對不起,我是不是不該提這個?我隻是擔心上次說過要去拜訪,一直沒有後續,叔叔阿姨會覺得我說話沒有可信度,但如果你不想也沒關系,什麼時候——”

“——沒事,”眼看他的語氣越說越小心翼翼,李蘊打斷了他,“來呗,隻是年初一我們還在姥姥家,你要是來,恐怕要見的不隻是我爸媽。”

爸,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早晚要面對的,你應該不會怪我吧?

李蘊在心裡道歉。

祁言露出舒心的笑:“那不是更好嗎?我很開心能認識你的家人。”

“就不怕他們不喜歡你?”

“不怕,我一向很讨長輩喜歡,”祁言十分自信,透露了一點他的想法,“而且我已經在準備給你家人的禮物了,隻是不知道除了叔叔阿姨和姥姥姥爺,你還有哪些親人?”

李蘊張了張嘴巴,她本想告訴祁言沒必要那麼如臨大敵,她家人都非常好相處,但看他這麼認真地對待她的家人,心中還是有股淡淡的喜悅,于是她把家裡每個人的喜好說了一遍。

離祁言家還有兩個路口時,一通電話打斷了他們的交談。

是新劇《野柳》的制片人,說《野柳》已經過審拿到許可證了,接下來就是和簽好的播放平台商談排期的事。

挂了電話,李蘊的心情前所未有的高興。

“《野柳》過審了,這簡直是年前我聽見最大的好消息,你懂嗎?”

她興奮地抓住祁言袖子,意識到會影響他開車又松開。

趁紅燈刹車停下,祁言拉住她的手捏了捏,“這确實是好消息,明晚我定餐廳,我們去慶祝一下。不過我對《野柳》這個作品了解不多,如果你願意跟我講講就太好了。”

李蘊娓娓道來她興奮的原因。

吳芳聲作為老牌編劇,是國内第一批辦編劇工作室的人,劇本創作能力有口皆碑,拿過不知道多少“最佳編劇獎”,出走半生,歸來五十歲都不到。

但她早就進入養老狀态了,特别是這些年,她工作室培養出不少優秀的編劇,能引起她興趣的作品少,不是以工作室名義、而是真正本人參與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之所以參加《野柳》的創作,一方面導演是她熟人,是給人面子。

另一方面,導演承諾劇本上任何問題,都全權交給她做主,這大約是所有編劇都渴求的東西,是對編劇專業能力的信任,看見了誠意,吳芳聲才答應過來。

她完全能勝任《野柳》的編劇工作,李蘊原本是沒有合作可能的,但因為和導演合作過一部電影,且《野柳》最初的故事梗概是她提出的,因此才加入了這個項目。

“不止如此,吳老師基本做過各種類型劇本,上至八十,下至八歲,都有她的觀衆。”

祁言點頭說:“業内吳老師也有很多崇拜者,有機會跟她學習,對提升能力一定很有幫助。”

“我從不懷疑我的能力,即便現在的我還不夠成熟。”

李蘊幾乎沒有猶豫地否認了,說起她的真實意圖,她頓了幾秒,還是決定如實告知。

“我看中的就是吳老師的名聲在外。你知道的,祁言,這個時代沒有名聲就沒有流量、沒有熱度,沒有這些,即便有足夠的才華,也沒人敢用我,但這不是我活躍在網上的理由。”

“我在某些導演心裡,形象并不好,他們認為我故意‘熱搜買房’的行為很掉價,想要流量又害怕流量的原因是什麼呢?我想他們隻在乎賺錢,并不在乎藝術,但很可笑的是,我需要他們的認可。”

“對網友來說也是這樣,誰想自己的一言一行頻繁出現在熱搜上,随時接受網友審判呢?一次兩次,讓我的作品有了話題度,但時間久了,他們心裡就會産生錯誤的認知:李蘊寫的東西沒什麼含金量,不過就是個‘網劇編劇’罷了,劇宣的工具。”

“《野柳》偏向正劇,這曾經是我不擅長的類型,但現在是我轉變賽道的起點。我盼望着用這部作品,洗掉觀衆的錯誤認知,正視我的勞動成果,也讓更多導演知道,還有一個叫李蘊的編劇值得合作,所以……”

所以她是敬佩吳芳聲,但更想搭上這輛便車。

祁言一瞬不瞬看着她,忽然笑着牽起她的手:“那我剛剛說錯了,這個消息值得我為它開一瓶香槟,祝願你心想事成。家裡有庫克和唐培裡侬,想喝哪個?”

-

過審後的第二天是2月1日,《野柳》官博迅速連發四條微博,把官方海報、人物海報、概念短片放了上來,宣傳正式擡上日程。

昨夜李蘊和祁言開了一瓶唐培裡侬,配一份外賣的炸海鮮,雖然沒有全部喝完,但香槟比其他酒更醉人,特别是對于李蘊這樣不常喝酒的人 。

早晨起來,她腦袋還昏沉着,就拿過手機轉發官博,寫下期待的文字。

她格外關注這部劇的走向,是參與的主創人員裡,第一個轉發微博宣傳的人。

不過她絲毫不懷疑自己馬上會被罵,畢竟上一部劇,她從頭到尾沒參與宣傳,和《野柳》态度如此積極相比,區别對待不是一點。

但她并不擔憂,和趙悅鬧掰的事人盡皆知,她對《野柳》有信心,隻要能正常播出,也算苦盡甘來。

隻是意外比想象的美好結局來得要快。

接到胡青然電話的時候,她正在明柏園的一間大會議室裡上課。

台上坐着的男導演,正分析他以往的作品,指出近幾年創作内容出現輪轉的趨勢,前五六年觀衆喜歡的東西,又走到了銀幕前。

李蘊掏出震動的手機,第二次挂斷後放在桌上,沒過一分鐘,胡青然又打過來。

她了解胡青然,如果不是要緊事,沒道理這麼锲而不舍地打電話。

還好她坐得相對靠後,也比較偏,李蘊接起電話,微微貓腰避開演講人的視線和記錄課程的鏡頭,問胡青然怎麼了。

“一兩句說不清,你先看一下熱搜,找個方便的地方再回我電話。”

她語氣有點着急,李蘊心裡浮上不妙的感覺,挂掉電話偷偷離開會議室,在安全通道裡點開微博,查看熱搜。

時隔快半年,李蘊的名字又挂在了熱搜前三上,而且後面跟着讓她從沒想過會和自己有關的字眼。

抄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