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旁的幕僚們,皆是一襲長袍加身,平日裡個個智謀過人、談笑風生。此刻,卻都神色恭謹,垂首而立,大氣都不敢出。他們偷偷擡眼,望向許昭烈那布滿陰霾的臉龐,心中皆是忐忑不安。在這壓抑得近乎窒息的氛圍中,無人敢率先開口打破沉默。
徐朝烈緊咬着牙關,雙眼仿佛要噴出火來,牙縫中擠出幾個字:“李世瑞,我跟你勢不兩立!”那聲音低沉而充滿恨意。
京城,許府那雕梁畫棟的正廳之中,氣氛凝重而又透着幾分神秘。廳内,四盞碩大的琉璃燈高懸,柔和而明亮的光線傾灑而下,将廳内的一切映照得纖毫畢現。廳中央,一張烏木長桌擺放得整整齊齊,四周的雕花座椅上,端坐着四位身份尊崇的國公。
徐朝烈身着一襲玄色錦袍,袍角繡着精緻的金色雲紋,彰顯着他不凡的身份。此刻,他正穩穩地坐在首位,身姿挺拔,卻又透着幾分悠然。手中捧着一隻薄如蟬翼的青瓷茶杯,杯口輕抿,微微仰頭,緩緩咽下一口清茶,動作優雅而閑适。他的眼睛微微眯起,眼縫間透出一絲銳利的光芒,仿若能洞察一切。
“諸位,”徐朝烈放下茶杯,聲音低沉而清晰,在安靜的大廳中悠悠回蕩,“可曾聽聞李世瑞在邊疆的所作所為?他竟在那邊疆之地設立工坊,還改革起了稅制。”
話語一出,原本安靜的大廳中頓時泛起一陣輕微的騷動。坐在左側首位的梁國公,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個“川”字,他擡手撫了撫颔下那縷花白的胡須,微微搖頭,發出一聲輕歎:“這李世瑞,行事也太過大膽了些。邊疆之地,本就局勢複雜,他貿然設立工坊,大量招募人手,萬一引發當地勢力的不滿,該當如何是好?”
右側首位的趙國公,身材魁梧,面色黝黑,此刻也是一臉凝重。他雙手抱在胸前,用力地拍了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盞都微微晃動:“改革稅制?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邊疆百姓向來以遊牧、農耕為生,驟然改變稅制,他們能适應嗎?弄不好,還會激起民變啊!”
坐在下首的蕭國公一直沉默不語,聽到這話,微微皺眉,輕聲開口:“我倒是覺得,李世瑞此舉或許另有深意。邊疆雖偏遠,但資源豐富,設立工坊,若能善加利用,說不定能增強我朝的國力。隻是這稅制改革……确實得謹慎行事。”
徐朝烈微微颔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思索:“蕭國公所言不無道理。李世瑞此人,向來心思缜密,斷不會貿然行事。隻是這工坊與稅制改革,牽扯甚廣,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大亂。邊疆若亂,朝廷根基亦會動搖。”
說罷,他端起茶杯,又輕抿了一口,目光透過杯沿,在衆人臉上一一掃過。大廳内再次陷入沉默,唯有琉璃燈中偶爾傳來的燈芯爆鳴聲,打破這片刻的甯靜。
“依我看,”趙國公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我們應當即刻修書一封,将此事奏明皇上,讓皇上定奪。”
秦國公重重地點頭表示贊同:“不錯,此事幹系重大,唯有皇上才能權衡利弊,做出決斷。”
徐朝烈放下茶杯,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微微眯起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冷光:“此事确實刻不容緩。邊疆局勢若因李世瑞的舉動而失控,我們在座諸位,都難辭其咎。”
衆人紛紛點頭,神色凝重。
早朝時分,陽光透過雕花窗棂,灑在金銮殿的金磚之上,映出一片金黃。皇帝高坐于龍椅,神色平和地審視着下方的臣子。徐朝烈身着绯色朝服,頭戴烏紗,大踏步出列,臉上滿是憂國憂民的凝重之色。
他雙手抱拳,對着皇帝行了個大禮,而後挺直腰杆,義正言辭地開口:“陛下!臣今日要彈劾一人,此人便是李世瑞。” 聲音洪亮,在空曠的大殿内回響。“那李世瑞,在北疆私自設立工坊,廣納流民,改革稅制。陛下試想,工坊乃制造軍械之所,流民數量衆多,他這般行徑,分明是在擴充自己的勢力,意圖何為,實在可疑!”
言罷,他微微側頭,目光如炬,掃視一圈朝堂,觀察衆人反應。緊接着,他又加重語氣:“再者,魏家軍經此一戰,軍威大振,如今行事越發張狂。長此以往,其勢如猛虎,恐成朝廷大患呐!”
與徐國公暗中勾結的大臣們,心領神會,紛紛出列附和。一位身着青色官袍的中年官員,臉上堆滿了愁容,拱手說道:“徐國公所言極是,陛下,邊疆勢力若不受控,朝廷安危堪憂啊!” 另一位身形微胖的大臣,也跟着附和:“是啊陛下,李世瑞舉動,不得不防,還望陛下早做決斷。”
一時間,朝堂之上仿佛炸開了鍋,大臣們或皺着眉頭,或慷慨陳詞,氣氛愈發緊張,而皇帝則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神色莫測,目光在衆臣之間流轉,似乎在思索着什麼。
李世宸聽到這話,原本平靜的面容微微一變,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他微微側頭,用眼角的餘光掃了掃身旁的李沐,隻見李沐也是一臉的凝重,兩人的眼神在空中交彙了一瞬,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幾分焦急。
李世宸自回到京城以後,便知道不少關于皇帝對魏家軍的看法。
那魏家軍,在邊疆多年,立下赫赫戰功,威名遠揚,卻也因此引得朝中一些大臣心生忌憚。而皇帝,對于魏家軍的态度一直頗為微妙,但凡朝中議事,隻要一牽扯到魏家軍,皇帝往往會沉默不語,那沉默背後,似有千鈞之意,讓人難以捉摸。
今日,徐國公竟在朝堂之上,公然彈劾李思睿,且将魏家軍牽扯其中,這讓李世宸心中暗叫不好。
他深知,此事一旦處理不當,不僅李世瑞前途堪憂,恐怕整個李家都将受到牽連。李世宸微微攥緊了拳頭,心中快速思索着應對之策。
徐朝烈用眼角掃視了一圈,用眼角的餘光掃向李世宸等人,眼神中帶着一絲挑釁。
李世宸咬了咬牙,正欲上前辯駁,卻感覺到身旁的李沐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袖。李世宸轉頭看向李沐,隻見李沐微微搖頭,眼神中滿是憂慮。李世宸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微微點頭。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面色平靜,靜靜地聽着徐國公的彈劾,臉上看不出絲毫情緒。他的目光在朝堂上緩緩掃過,最後落在李世宸和李沐身上,停留了片刻,又移開了。
此時,朝堂上的其他官員們也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面露驚訝之色,似乎對徐國公的彈劾感到意外;有的則目光閃爍,在一旁暗自觀察着局勢;還有的看向李世宸等人,眼中帶着一絲幸災樂禍。
李世宸感覺到一道道目光如芒在背,心中愈發焦急。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若不能及時為李世瑞辯解,等皇帝做出決斷,一切都将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