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嫡次子擺爛不成功 > 第49章 第 49 章

第49章 第 4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戰争的硝煙終于散去,可這片土地卻滿目瘡痍,像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傷痕累累。

李世瑞深知,解決流民的生計問題是重建的關鍵。

于是,一道設立工坊的命令下達,旨在為那些因戰争流離失所的流民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消息一經傳出,各地流民紛紛扶老攜幼,朝着工坊的方向趕來。

他們眼神中既有對未知的迷茫,又帶着一絲對新生活的期盼。

工坊的建設緊鑼密鼓地展開。工匠們日夜趕工,搭建起一座座寬敞的工棚。很快,工坊便初具規模。工坊内,各類工種有序分布。

鐵匠鋪裡,爐火熊熊燃燒,映紅了鐵匠們黝黑的臉龐。風箱呼呼作響,将火焰吹得愈發旺盛。

紡織女工們的區域則是另一番景象。織機整齊排列,女工們手指靈活地在絲線間穿梭。年輕的女工們輕聲交談着,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笑聲,為這略顯沉悶的工坊增添了幾分活力。

一時間,工坊内機器轟鳴,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獨特的勞動之歌。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給這片曾經死寂的土地帶來了久違的生機。百姓們有了工作,生活漸漸有了盼頭,街頭巷尾也開始有了些許歡聲笑語。

然而,新政的推行并非一帆風順。

工坊的運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可由于戰争的破壞,交通癱瘓,物資運輸極為困難。木材、鐵礦等原材料供應時常短缺,導緻工坊不得不時常停工待料。木匠們隻能無奈地放下手中的工具,鐵匠們望着熄滅的爐火歎氣,女工們對着空蕩蕩的織機發愁。

不僅如此,工坊的資金也出現了問題。

重建工作開銷巨大,朝廷的撥款有限,工坊的盈利又尚未穩定,資金鍊随時面臨斷裂的風險。

李世瑞四處奔走,尋求富商們的資助,可富商們大多因戰争損失慘重,自身難保,即便有心相助,也是力不從心。

更棘手的是,部分保守勢力對新政極為不滿。他們認為工坊的設立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秩序,讓流民們聚集在一起,容易滋生事端。于是,在暗地裡散布謠言,蠱惑人心。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開始對工坊産生疑慮,甚至有部分流民在謠言的影響下,想要離開工坊。

面對這重重困難,李世瑞沒有絲毫退縮。他親自帶領工匠們搶修道路,組織人力開辟新的運輸路線,确保原材料的供應。

同時,他還積極與周邊城鎮開展貿易往來,用工坊生産的特色産品換取急需的物資和資金。

對于保守勢力的阻撓,李世瑞一方面加強對工坊的管理,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确保工坊秩序井然;另一方面,他深入民間,向百姓們耐心解釋新政的意義和好處,用事實戳穿謠言。他還組織百姓參觀工坊,讓他們親眼看到工坊為生活帶來的改變。

在李世瑞的努力下,工坊逐漸克服了重重困難,走上了正軌。

一日,李世瑞處理完工坊事務,回到府邸。他坐在書房中,眉頭緊鎖,審閱着各地上報的重建情況。這時,魏北辰匆匆走進書房,手中拿着一封密信,神色焦急:“世瑞,你看看這個。”

李世瑞接過密信,隻見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内容卻讓他大驚失色。信是陳朝發往北狄的,上面詳細地透露了陳朝北疆的兵力部署以及一些重要的軍事機密。“這……這是從何處得來的?”李世瑞擡起頭,看向魏北辰。

魏北辰說道:“是我軍中一名士兵在巡邏時,偶然從一個可疑之人身上搜出的。那人見事情敗露,咬舌自盡了。”李世瑞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看來,陳朝内部有内奸,而且這個内奸的位置恐怕不低,否則不可能知曉如此重要的機密。”

兩人決定順着這封信展開調查。他們首先從送信之人的身份查起,通過對周邊地區的排查,終于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迹。原來,送信之人是一個長期在邊境活動的小商販,平日裡看似老實本分,實則暗中與北狄有勾結。

順着這條線索,他們繼續深挖。

經過一番艱苦的調查,發現這個小商販背後有一個龐大的情報網絡,而這個網絡的核心,似乎與朝廷中的某位高官有關。

在京城那雕梁畫棟、朱門緊閉的府邸深處,徐朝烈正于書房中悠然自得。書房内,檀木香氣袅袅升騰,萦繞在擺滿古籍珍本的書架間。

他身着一襲深藍色錦袍,姿态閑适地半倚在雕花圈椅上,手中端着一盞溫潤的青花瓷茶杯,輕抿着杯中馥郁的香茗,整個人透着一股悠然的貴氣。

然而,當暗衛無味匆匆踏入書房,俯身低語幾句後,徐朝烈原本平和閑适的面容,瞬間如被寒霜籠罩,陰沉了下來。他的眼眸中,原本的惬意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寒意與熊熊怒火。

“砰!”一聲沉悶巨響,打破了書房内的死寂。

徐朝烈手中的茶杯,被他重重地拍在身旁那張色澤深沉、紋理細膩的檀木桌上。這一下用力極猛,茶杯中的滾燙茶水如飛濺的水花,四下迸濺而出,其中不少濺落在攤開在桌上的古老書卷上。

那書卷紙張細膩,墨香猶存,此刻卻被茶水迅速浸濕,字迹也漸漸暈染開來,仿佛在無聲訴說着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