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巨大的龍紋雕柱靜靜伫立,殿頂琉璃瓦透進的微光,映照着群臣們低垂的頭顱。
趙齊高坐于龍椅之上,手中緊攥着關于交城水患的奏章,臉色鐵青,眼眸中燃燒着熊熊怒火。“啪”的一聲,奏章被狠狠摔在龍案上,震得案上的筆墨紙硯微微晃動。
“交城水患,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朕竟今日才得知,這背後竟藏着如此多的隐患!”皇帝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内回蕩,帶着十足的威嚴與憤怒。
群臣們紛紛跪地,大氣都不敢出。宰相王大人顫顫巍巍地開口:“陛下息怒,定是臣等失職,未能及時察覺……”話未說完,便被皇帝打斷。
“哼,失職?這是草菅人命!”趙齊猛地一拍扶手,從龍椅上站起身來,來回踱步,龍袍随着他的動作獵獵作響。“朕派出去的官員,到底在做什麼?赈災的錢糧,為何遲遲不到位?其中必有貓膩!”
稍作停頓,皇帝的目光如利劍般掃過群臣,最終落在禦史張銘身上。“張銘!”張銘吓得渾身一顫,立刻叩頭:“微臣在!”“朕命你即刻前往交城,徹查此事。不論涉及何人,不論官職大小,都要一查到底!朕要你給朝堂、給天下百姓,一個清清楚楚的交代!若有半點懈怠,休怪朕無情!”
張銘額頭滿是汗珠,重重叩首:“微臣領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皇帝冷哼一聲,重新坐回龍椅,胸膛仍劇烈起伏着,顯然餘怒未消。
殿内依舊一片死寂,唯有皇帝沉重的呼吸聲。群臣們明白,這一場因交城水患引發的朝堂風暴,才剛剛拉開帷幕,而張銘此去,肩負着朝堂的公正與百姓的希望,前路艱險,危機四伏 。
京城禦史張銘一路快馬加鞭,風塵仆仆地趕到江南交城。
此刻,踏入交城地界,眼前的景象讓他緊繃的神經微微放松。
街道上雖仍殘留着洪水肆虐後的痕迹,牆角還堆着尚未清理完的淤泥,但秩序井然。
百姓們往來忙碌,臉上不見他預想中的絕望與悲戚。
街邊有孩童嬉笑玩耍,不遠處的集市,攤位陸續開張,雖不似往日繁華,卻也透着幾分煙火氣。
回想在京城時,以李老侯爺為首的一派力保李世宸,堅稱水患乃天災,人力難以抗衡;而張峰舊部則緊抓不放,斥責李世宸失職渎職,雙方在朝堂上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攪得朝堂不得安甯。
張銘走進城中,與幾位百姓交談,百姓們紛紛稱贊知縣李世成帶領大家抗災救災,加固堤壩、疏通河道、預防瘟疫,給了他們生活下去的希望。
張銘點了點頭,心中已然有了判斷。
李世宸正眉頭緊鎖地翻閱着案宗,試圖從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出一些關鍵線索。此時的他全神貫注,絲毫沒有察覺到周圍氣氛的異樣。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甯靜。師爺慌慌張張地沖了進來,甚至連帽子都有些歪斜,臉上滿是焦急與惶恐。還未站穩腳跟,師爺便氣喘籲籲地喊道:“大人,不好了!京城禦史帶人已經到了交城!”
李世宸聽聞此言,手中的案宗“啪”的一聲掉落在地,眼中滿是赫然。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嘴唇微微顫抖着,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麼可能?我居然沒接到任何信息!”他喃喃自語道,額頭上的汗珠開始不受控制地滾落下來。
李世宸在屋内來回踱步,心中猶如一團亂麻。他深知這位京城禦史的到來意味着什麼,這突如其來的狀況讓他毫無準備。
李世宸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