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室内攀爬大賽關東預選賽即将開始,請選手們做好準備!”】
夏油傑從攀登的想象中脫離出來,環視一周發現選手并不在場。
“在比賽正式開始前,攀岩牆上的岩點和路線對選手是保密的。” 橘泉紀看出了他的疑惑,并回答道。
“這隻是一個熱場的流程,在休息室的選手也能聽到。”
夏油傑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接着他環顧四周,發現人比剛來時變得更多了。
這場比賽雖然不是決賽,僅僅是地區預選賽,但現場仍有不少攀岩愛好者趁着休息日前來觀摩,他們彼此交流着攀岩技術和經驗,讨論着此次比賽。
“預選賽這個難度會不會太大了?看到上面那段了嗎?這有5.13了吧。”[1]
“這個難度你行嗎?”
“怎麼可能,這得世界級運動員了吧。”
人群嘈雜,裁判員開始宣讀比賽注意事項和規則。
夏油傑側耳仔細聽着,橘泉紀在一旁作出解釋,以便理解。
室内攀岩大緻分為三個項目:難度賽、抱石、速度賽。
而本次比賽進行的是難度賽。
難度賽指選手在規定時間内,按照定線員預設的路線,在攀岩牆上進行攀爬,并将身上的攀岩繩扣入岩壁上的“快挂”形成保護點。
過程中隻能使用岩點和岩壁,禁止依靠繩子和“快挂”。選手的得分由攀爬高度和速度、“手點”控制、動作表現等綜合因素決定。[2]
攀爬時,選手需拆解各個岩點,使自身能在岩壁上穩定住并繼續向上攀登,同時需自行管理攀岩繩和保護點。
在這過程中,有時候不僅需要精益求精的技術,也需要放手一搏的勇氣。
“難度賽是技術、體力、耐力的多方面考驗,要麼掉落‘懸崖’,要麼抵達終點,因此這種攀爬方法也被稱為‘先鋒’。”橘泉紀用這麼一句話收尾。
而在真實攀岩環境下也是如此,如果攀登的執念太深,結局要麼死亡,要麼登頂。
挑戰自我,永不停息,直至登頂——這大概就是這項運動的魅力所在。
【“第十三屆室内攀爬大賽關東預選賽正式開始!”】*
【“現在進行男子預選賽的觀察時間,請各位選手做好入場準備——”】
難度賽的路線是賽前保密的,所以在正式攀登之前,有一段時間供選手觀察路線。
【“限時六分鐘,現在開始!”】
選手們從門外一擁而入,快速地跑到岩壁前,生怕耽誤一秒鐘。
夏油傑趁選手們入場的時間,也在細細地觀察每個人。
攀岩選手的體态與拳擊選手完全不同,大多都身材細長,肌肉薄而緊實,靜止情況下不如拳擊手那般虬結,但當運動起來,就能看見其中潛藏的力量。
所有人都抓緊時間觀察,唯有一個人一動不動,像是一座雕塑。
唯一格格不入的人,穿着簡單的白色短袖,柔順的頭發快要遮蓋住眼睛,看起來陰郁又沉悶,站在一堆選手中顯得有點瘦弱。
那個人……
夏油傑瞳孔一縮,他發現這個人身上攀附着巨大的污穢,幾乎将其包圍,與周圍人隔絕。
但看起來似乎沒什麼攻擊性。
又不着痕迹地觀察了一會,已經快成“熟練工”的咒靈操使暫時下了個結論。
【“六分鐘時間到,請選手們回到休息室。”】
接下來,為了确保公平,選手們會按号碼順序登場,後面的選手不會看到前面選手的攀登方式。
【“請一号選手矢野佑紀入場。”】
……
【“請二号選手井上貴志入場。”】
……
前兩位選手都沒有爬多高就掉落了下來,且他們嘗試了多次,直至時間耗盡,從他們的表現不難推測出此次比賽的難度。
“矢野都沒成功啊,定線員真是喪心病狂。”
“這次的定線員也太奸詐了。”
攀岩愛好者們又開始了新一輪讨論。
“通常難度賽中岩點難度由定線員決定,這次定線員将岩點難度跨度設置的很大,攀爬者需要更加注意攀爬次序。”橘泉紀對夏油傑作出解釋。
但就連橘泉紀都不知道,這面人工攀岩壁并不是普通的攀岩壁,它是一位登山老者的畢生心血,也是霓虹攀岩的發源地之一——高鳥山。*
現場的氣氛因兩位選手的連續失敗有點沉重,但他們仍對這兩位選手的不懈努力報以歡呼聲。
【“請三号選手森文太郎選手入場。”】
夏油傑順着人群的視線看過去,登場的正是那個被咒靈纏身的人。
森文太郎沉默的注視着眼前這面“怪物”,他早已看穿它的真實樣貌——一面高聳、沉默、永遠低頭看着挑戰者的巨石。
他毅然邁步,腳踩上了第一個腳點,緊接着抓、握、摳、摟,交叉手、交叉腳,這些人類天生會用的技巧被他用在了這面岩壁上。
他将困難的手點以意想不到的簡單方式分解,憑借着對高鳥山的熟悉和與生俱來的攀岩直覺,輕而易舉地向上攀爬。
原來如此,用簡單的方法分解了困難的問題嗎……夏油傑似有所感。
現場觀衆的聲音都小了不少,生怕打擾眼前的人,他們都在期待着一個“奇迹”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