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地鐵的項目發改委批下後,總體設計承包給中鐵勘查局,紀年所在的設計院是做設計咨詢。
通城地鐵一切從零開始,總體設計過程需要各個專業的工點院配合,其中涉及衆多工程設計院和專業人員,大家配合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提出意見,實地勘察,最終推薦出較為可行的地鐵設計方案。
紀年跟着項目組來通城地鐵公司開會,寬敞的會議室裡不乏有認識的同行前輩,還有幾個眼熟的校友。同濟的工科在全國一向排的上号,大家的就業去向也大差不差,很多還都是校招直接進的各大設計院。
徐也行就是通過校招去了中鐵勘查局,好巧不巧今天開會紀年又遇到他。他瞥了眼坐在對面的徐也行,就當不認識,轉頭和同事讨論起這次會議的主要内容。
通城暫時批下來的是1号線和2号線兩條線路,總計65公裡。1号線的規劃是貫穿南北連接城鄉,其中還有一段過江隧道,是整個工程裡設計施工難度最大的部分。
會議開了一天,紀年坐的腰酸背疼,東西還沒收拾完,兩方領導攢局說等會聚餐。團建飯局這類是打工人最頭疼的社交場合,頭腦風暴一整天,紀年現在隻想回酒店休息,更何況——聚餐的人裡有徐也行。
“紀年,一起走呗。”果然怕什麼來什麼,徐也行穿過人群,湊到他跟前來,“我開車了,帶你去吃飯的地?”
“不用,我和同事一起打的。”?結果同事領導一邊說着話一邊走來,看到徐也行和紀年,不甚在意地說道,“呀,你倆認識啊,同學嗎?”
徐也行笑得熱絡,回答道,“對,是同學,等會我捎他過去。”
“行,小紀啊,你趕緊收拾收拾,早點過來。”
紀年跟着上車,自覺坐到離徐也行最遠的右後方座位。
徐也行開的是輛奧迪A6,紀年知道這車不算便宜,更何況還挂着格外難拍的滬牌,紀年笃定這車不是徐也行的。
車子平穩向市中心方向行駛,兩個人都很沉默,狹窄的車廂裡隻有單調的導航語音在自說自話。
通城是長三角地區重要交通樞紐,人口數量雖遠不及上海,但到了下班的點車流同樣密集,市區路況糟糕,奧迪A6卡在左轉彎道上已有二十多分鐘。
“所以,通城建地鐵還是很有必要的。”徐也行打破沉默,沒話找話地問後面的人,“紀年,你現在一個人住嗎?”
“嗯。”
徐也行繼續小心翼翼試探,“在你設計院附近嗎?一個人住的還習慣嗎?”
紀年覺得他問的問題很可笑,默默在心裡翻了個白眼,勉強回答他,“沒你我還活不成了?”
“年年,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紀年厲聲打斷他的話,“我們之間不是可以叫‘年年’的關系。我也不想知道你的意思。徐也行我們已經分手了,我希望你能公私分明,别把個人感情帶到工作上來,擡頭不見低頭見的,對大家都好。”
他們之間早已無話可說,解釋或是挽留?都毫無意義。紀年搞不清楚徐也行現在的所作所為到底出于何種目的,反正他隻會覺得尴尬。
曾經相愛是不争的事實,隻是分手這麼久以來,徐也行早有了新歡,而自己也和齊實不清不楚。年少回不去的愛,說再多也是徒增煩惱,紀年不想糾纏不休。
徐也行識相的閉嘴,兩隻手握緊方向盤,松了松油門龜速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