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吟了片刻,道:“這樣吧,你們不是想讓這位小友在府城讀書麼?老朽曾經教出過一位狀元,一位榜眼,在府城也小有名氣。願意收這位小友為徒,隻希望能聽完這西遊記的九九八十一回。”
九九八十一回啊,這可不是一天兩天能聽完的。再想想杜月婵說除了西遊記,還有許許多多的好故事,陳先生便覺得自己似乎挖到了一個寶藏,還是超大的那種寶藏。
若是讓林仲淵當了他的學生,他就可以近水樓台,經常聽到這些故事了。
而且,他看這個小少年目光清澈,眸中頗有靈氣,兼又比給他同齡人穩重許多,一看便是個十分聰明,又能穩下心來讀書的孩子。收他為徒,想必也不會堕了自己的名聲。
陳先生對自己的這個想法頗為滿意,然而,張氏和林仲淵卻都是一愣,沒料到這位陳先生會突然說要收林仲淵為徒。
張氏不認識陳先生,也沒聽說過那位有名先生的大名,自然不知道陳先生有多厲害。此時聽陳先生說他教出過一個狀元,一個榜眼,驚詫之餘,還覺得有些不可置信。
能教出狀元和榜眼,那麼有本事的人,怎麼能在大街上的小飯館兒裡輕易遇到?張氏有些懷疑的看向陳先生,心道這人該不會是什麼騙子吧!
但見陳先生滿身儒雅之氣,一看便是個飽學之士的模樣,她又覺得陳先生說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林仲淵年紀小,沒有張氏的防備之心,加上他以前是個傻的,也沒人會對他說些有用的東西,所以他并不知道狀元和榜眼是什麼,自然也不知道陳先生的厲害之處。此時聽陳先生說要收徒,還有些不樂意。
“娘,我要上府學。”他對張氏道。
陳先生見狀,有些心裡有些急了。這小少年若是真上了府學,自己以後還怎麼與他接觸?怎麼聽那些精彩的故事?不行!他一定要收林仲淵為徒!
陳先生心裡急,面上卻是絲毫不顯。他想了想,道:“老朽在府學裡也有一些人脈,你們若是想上府學,老朽也能幫得上忙。”
張氏聞言,頓時眼睛一亮。
她在府城沒有半點人脈,雖然想送林仲淵進府學,但卻也覺得想讓林仲淵進府學沒那麼容易。
“這,我正想着要怎麼辦這事兒呢!您要是能幫我們就太好了!”張氏道:“您放心,若我家小寶進了府學,我一定給您送個大紅包!”
陳先生擺擺手,道:“紅包不必,隻要你們給老朽講完了西遊記便行。不過……”
張氏一聽他說不過,不由又提起了一顆心,有些緊張的問:“不過什麼?”
“不過,府學自年後已經開學兩個月了,再過三個月,這一學年便結束了。”陳先生道:“他若是現在入學,恐怕學習進程會跟不上。但離下學年開始,還有五個月,你們就這樣耽誤五個月的時間不讀書,也是浪費時間。不如這樣吧,在進府學之前,老朽先給他補一補功課。若是他能在這5個月的時間裡學完一年的課程,等下學年開始,就直接上下一學年的課程。你們看怎麼樣?”
張氏聽陳先生還是說要教林仲淵,便仔細看了看對方,覺得陳先生氣度儒雅不凡,這通身的氣質,比起自己鄉下私塾裡的先生好了不知多少,不由也有些心動。倒是不怎麼懷疑陳先生是騙子了。
“那一個月的學費是多少?”張氏小心的問道。
府城物價這麼高,陳先生看起來又不是一般的先生,張氏覺得學費一定不低。
誰知陳先生卻搖頭,道:“不收你們學費,隻需将那西遊記給我講完即可。”
杜月婵開心道:“我最喜歡講故事了,娘,就讓小寶去這位先生那裡讀書吧。”
張氏拍闆道:“好,那就麻煩陳先生了。”又轉頭對林仲淵道:“小寶,快叫師父。”
林仲淵站起來,端端正正的向陳先生行了個禮,道:“弟子見過先生。”
陳先生見他态度十分尊敬,動作雖不标準,卻做得十分認真,不由摸着胡子笑呵呵,道:“好,好,為師便收下你這個弟子了。”
杜月婵在心裡默默比了個v,讓林仲淵拜陳先生為師的計劃成功!
三人回了客棧,張氏面對張鐵生和張玉生說了她決定要留在府城,讓林仲淵在府城讀書的事。
張鐵生和張玉生聞言,都是驚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他們之前好勸歹勸,才終于勸得張氏願意回玉溪村了。誰知張氏不過是帶着孩子出去了一趟,便又決定要留在府城了。
而且,看張氏的态度十分堅決,竟是真的打算要在府城住下來。
“妹啊!你咋這麼糊塗呢?!你一個女人,帶着兩個孩子,住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萬一遇到什麼事,該找誰去幫忙啊?!”張鐵生苦口婆心的勸道。
“二哥,我已經想的很清楚了。”張氏這次說話,卻是沒有了猶豫,她道:“如果小寶能考上秀才,那兩個孩子以後便不用擔心生計了。你想想,咱們玉溪村的那個小私塾,一年内能出一個秀才便是不錯了。但這府學,每年卻是有一半的學子能考上秀才的。我看小寶現在聰明的很,又這麼認真的學習,他若是上了府學,以後肯定能考上秀才。說不定以後還能考上舉人老爺……”
張氏說的兩眼放光,滿臉帶笑,仿佛已經看到了林仲淵考上秀才,舉人的情景。
張鐵生卻道:“那糕點方子賣了600兩銀子,你要是想給孩子謀個生計,用這600兩銀子去買地,已經能買幾十畝田地了。怎麼着也夠兩個孩子一輩子一生無憂了,又何必非要來府城考秀才。”
“這怎麼一樣?!”張氏道:“如果小寶還是傻的,我就不想了。但小寶現在這麼聰明,學什麼東西都比别的孩子快,我自然要為他想更好的出路。小寶爹還活着的時候,就說要送小寶去讀書,考秀才。現在既然有這麼好的機會,我怎麼能錯過?!不就是留在府城嘛!當年我去縣城賣鹹菜時,也到了很多麻煩,還不是都撐過來了。現在我就不信,我還不能帶着小寶在府城紮根了!!”
張鐵生見她态度堅決,知她這次是勸不回來了。當年張氏要去縣城賣鹹菜時,他也勸過張氏不要去,但張氏卻還是堅持去了。現在的張氏,就跟當時的張氏一樣。
張鐵生不由歎了口氣,就在這時,張玉生突然道:“要不我留下,跟姐一起住在府城吧!也好跟姐做個伴兒,要是遇見什麼事,我也能替姐出頭。”
張鐵生聽他這麼說,頓時眼睛一瞪,道:“胡鬧!你都十六了,正是說親的時候,你要是在這裡耽誤上兩年,也許還能娶上媳婦嗎?!”
張玉生辯解道:“我留在府城,正好能找個活計賺些錢,回去好娶媳婦兒!”
“你娶媳婦兒的錢都已經攢好了,不用你再攢媳婦本兒了!更何況,府城的活計是那麼好找的嗎?!人家憑什麼雇你一個外地人做工?!”張鐵生道。
“二哥,說到這個。”張氏插嘴道:“我想在府城租個鋪子,賣鹹菜和糕點,玉生留下來正好可以幫我。”
“這個好,姐,以後我就跟着你幹了!”張玉生立刻狗腿的沖着張氏咧嘴道。
“你們,真是!”張鐵生指着他們,氣的也不知說什麼好了。但他們都已經決定了,他還能怎麼樣?第二天一早,便帶着張玉生出去找鋪子和院子了。
張氏将林仲淵送去了陳先生處學習,還給林仲淵重新置辦了書本書包和筆墨紙硯。林仲淵卻學了一天,回來便說陳先生教的好,以往許多他不懂的問題,陳先生都能為他解惑。
以前在鄉下的私塾裡,先生隻是教學生讀書認字,至于那些書本裡的文章是什麼意思,先生隻對學生說讀的多了就懂了。因此,林仲淵背了許多文章,對文章的意思懂的卻不多。
到了陳先生這裡,陳先生卻會将文章詩詞逐字逐句的講解。并引申出一些典故和人生道理來開拓學生的視野,令林仲淵茅塞頓開。
張氏本來還有些擔心陳先生的教學質量,聽林仲淵這麼說,對陳先生也是十分佩服。加上她去陳先生家附近打聽了陳先生的事,得知陳先生乃是一介大儒,有許多達官顯貴家的子弟都想拜他為師之後,更是慶幸林仲淵能拜他為師了。
張鐵生和張玉生在外面轉了兩天,找到了幾個合适的院子,和幾個正在出租的商鋪。幾人商量了一番,決定租下其中最小的一個院子,這樣子隻有三間房,竈台都是生在院子裡的,每月的租金是五兩銀子。這個價錢在他們看來仍是很貴,但比起住客棧已經便宜多了。
府城要出租的店鋪有好幾家,有在繁華地段的大店鋪,小店鋪,也有普通地段的大店鋪,小店鋪。價錢便宜和貴的離譜的都有。
張氏本想租個鋪子賣鹹菜和糕點,但杜月婵卻覺得鹹菜和糕點不搭。她剛賣了紅豆糕的方子,身為一個鄉下小丫頭,也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研究出幾樣好吃的糕點。但若是隻賣鹹菜的話,鹹菜利潤低,他們也根本賺不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