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淵的聲音好聽悅耳,叙述條理清晰,還會用驚詫,壓抑,高興,等等的情緒來帶動氣氛,聽起來頗為引人入勝。
那陳先生初時還覺得一個10歲的小孩子能講出什麼好故事,誰知這一聽下去,卻是越聽越入神。很快便被那故事吸引了全部心神,連手中新買的話本子都不由放下了。
誰知,就在說到四海龍王要水淹陳塘關,逼李靖交出哪吒的時候,夥計端着面碗上來了。
“哇,好香的面,看起來就很好吃的樣子。”林仲淵看着面前那碗湯汁清亮,飄着幾片薄肉,和一些鮮豔的蔥花的面,不由吸了吸口水,道:“我們先吃飯吧,吃完了回客棧再繼續講。”
杜月婵和張氏都沒有意見,于是,三人便愉快地吃起面來。
陳先生聽那小少年竟然不講了,卻是有些急了,你說這故事正講到關鍵時刻,卻突然斷了,這不是誠心讓人心急麼?!
還有,這小少年剛才說等回客棧再講?也就是說,他們不是本地人,隻在這裡住上幾天就要走了。那等他們走了,自己豈不是聽不到這個故事的後續了?
陳先生想到這裡,覺得不能忍啊!
但對方一桌子孤兒寡母的,自己一個男人,上前跟他們說話也不太好……
陳先生糾結了一陣,最後還是對劇情的求知欲占了上風。于是,他站起來走到杜月婵那一桌旁,先向三人各行了一禮,道:“老朽姓陳,是個讀書人,家住在長慶街,方才在旁邊聽這位小友講故事,聽的甚是入迷,不知那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李靖有沒有将哪吒交出去?”
張氏讀書人是很尊敬的,見這胡須花白的老先生會過來打聽故事發展,不由有些受寵若驚。她曾經聽過杜月婵講這故事,自然知道故事接下來的發展。此時聽陳先生問起,便不由對林仲淵道:“小寶,你就給先生講講吧。”
林仲淵看着面前噴香的面碗,忍不住露出糾結的模樣。陳先生見狀,知道他是想吃面,便道:“不急,不急,你們先吃,吃完了再講也是一樣的。為了謝謝小友的故事裡,今天這頓便是我請了。”
林仲淵聽他說要請了這一頓,頓時眉開眼笑,道:“好,我吃完了便給先生講故事。”
陳先生含笑點頭,心裡卻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讓林仲淵快點吃完,好講接下來的劇情發展。
“先生,您是教書先生嗎?”一旁的杜月婵問道。
陳先生點了點頭,道:“不才教了幾個學生。”
杜月婵眼睛一亮,又問:“那您是府學裡的先生麼?我們小寶想上府學,您知道府學裡的事麼?”
陳先生見他們雖然穿着新衣服,卻是粗布麻衣,打扮也甚是老土,便知他們是從鄉下過來的。想必對府學裡的事并不清楚,便向他們說了一些府學的事。
他一說起府學的事,一旁的張氏和林仲淵便認真聽了起來。張氏還不時向陳先生打聽怎麼才能進府學讀書,然而,陳先生所說的話卻是讓她不由皺起了眉頭。
原來,這府學招生還要看出身,有府城戶籍的本地人才能上府學。
像林仲淵的戶籍,是在清河縣玉溪村的,最多隻能去縣學裡讀書。
張氏本來已經打算哪怕是再困難,也要讓林仲淵上府學讀書。這時卻猶豫起來,跟林仲淵商量道:“小寶,要不咱們還是去縣學裡讀書吧。”
對,縣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她之前怎麼就沒想到呢?張氏不由想拍自己的腦袋。
她在縣城裡賣了幾年的鹹菜,好歹也認識一些縣裡的人。林仲淵去縣學裡讀書,她也能找人活動活動。但這府城他們人生地不熟的,便是想活動,也不知道該去找誰。
而且,林仲淵若是去了縣學,自己也就不用背井離鄉的來府城了。真是,之前怎麼就鑽了牛角尖,非要讓兒子來府學讀書呢?讀縣學也不錯啊!
張氏有了新的主意,而另一邊,林仲淵的面也吃完了。他用帕子插了插嘴,便開始繼續給陳先生講故事。
卻說那哪吒想要跟四海龍王打起來,卻遭到李靖的阻攔。李靖本就覺得哪吒是個怪胎,對哪吒不喜,加上怕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生靈塗炭,于是便收去哪吒的兩件法寶,并讓哪吒去向四海龍王道歉。
哪吒不滿父親的愚昧和“原則”,割肉剔骨還給李靖,悲憤自刎。
事後,太乙真人借蓮花與鮮藕,為哪吒重塑身軀,使哪吒還魂再世。複生後的哪吒手持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大鬧龍宮,戰敗龍王,為民除害……
陳先生隻聽得心神激蕩,忍不住點頭贊道:“好,好啊!不知是哪位先生,能寫出如此精彩有深度的故事?!!”
杜月婵嘿嘿一笑,道:“這是我以前聽一個老婆婆講的,她最愛編故事了,我聽她講過好多故事呢!”
竟然是一個老婆婆編出來的,這有些出乎陳先生的預料。但聽杜月婵說那老婆婆編了好多故事,他卻又眼睛一亮,道:“不知那位老婆婆家住何處,姓甚名誰,老朽……,老朽改日讓内人去拜訪一二。”
杜月婵聞言,卻是露出難過的表情,搖了搖頭,道:“那位老婆婆姓王,已經死了一年了。”
陳先生聞言,不由心中一痛,歎道:“這位老人家也是個奇才,竟然就這麼去了,實在是令人惋惜。”
想到那老婆婆給杜月婵講了好多故事,他又精神一振,問道:“我覺得那位老人家都跟你講了什麼故事?”
杜月婵聞言想了想,道:“好多好多呢!有齊天大聖孫悟空拜唐僧為師,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故事,他們一路上收了一隻豬妖,一個水妖,還有一匹白龍馬。路上還遇到了許多妖怪,有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鐵扇公主等等……我最喜歡這個故事了,先生,要不我給你講講吧。”
陳先生剛才聽哪吒已經聽得心神激蕩,如癡如醉,還沒有好好的消化完,想要找人好好的談論一下哪吒鬧海的故事。但見杜月婵一副想要講故事的模樣,還是同意了。
于是,杜月婵就從孫悟空大鬧天宮講起。
話說海外有一國土,名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喚做花果山。在那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一日,那仙石崩裂,從裡面生出了一隻猴子。這猴子很快便收服了花果山上的衆猴,當上了猴王。但他并不滿足于當猴王,于是,便不遠萬裡去拜了菩提老祖為師,學得了72般變化,和一身通天徹底的法力。菩提老祖還為他取名為孫悟空,悟空學會了本領,卻還差一件兵器和一身铠甲,因為聽說東海龍宮有很多神兵利器,便去了東海龍宮借寶。那龍王也是慷慨,讓蝦兵蟹醬搬來許多兵器讓孫悟空挑選,哪知孫悟空一件件的試過,卻都嫌兵器太輕,要換重一些的。東海龍王有些不悅,便将他領到了放置東海定海神針的地方,許諾如果猴王能拿動這定海神針,便将定海神針奉送給他。
那定海神針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東海龍王以為悟空搬不動,誰知悟空卻輕易便拔走了寶物,收下了這定海神針,并取名為如意金箍棒。龍王又反悔,不想将令海神針送出去,便去天宮告狀,求玉帝做主。
玉帝采納了太白金星的主張,令太白金星誘騙猴王上天,封他為弼馬溫,實則是為了将他軟禁起來。悟空本以為上天做大官很威風,便随太白金星上了天。誰知上了天才知道,那弼馬溫隻是天庭一個養馬的小官而已。他一怒之下,便返回花果山,豎起“齊天大聖”的旗幟,率領衆猴兒們與天宮分庭抗禮。玉帝見狀大怒,命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悟空,結果李天王被悟空打得大敗而歸。這時,太白金星又向玉帝獻策,假意封猴王為“齊天大聖”,命他在天宮掌管蟠桃園。
玉帝再次令太白金星去招安孫悟空,孫悟空看天庭誠意十足,便再次上天,掌管了蟠桃園。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設蟠桃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沒有請他。不由火冒三丈,大鬧瑤池,還打得杯盤狼藉,他獨自開懷痛飲,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轉金丹,收羅了所有酒菜瓜果,帶回花果山,與衆猴擺開了神仙酒會。
玉帝暴怒,命十萬天兵天将去捉拿猴王。在與許多神兵神将交戰之後,悟空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将他送進煉丹爐,結果悟空不但沒有被燒死,還變得更加神力無比。然後,猴王奮起反擊,把天宮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狽逃跑。
杜月婵的口才很好,卻故意用比較粗淺幼稚的叙述方法将整個故事講了出來。但即便如此,也令陳先生聽的如癡如醉,被故事中那種神話世界奇幻的想象力而深深折服。
杜月婵講完了大鬧天宮,還有些遺憾的對陳先生道:“後面還有九九八十一回呢!可惜我們就快回去了,不能給您講完呢!”
陳先生已經深深愛上了這個故事,聽說後面居然還有九九八十一回,自然不肯輕易放他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