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赟曾為太子時,嗜酒好色,行為不端,宇文邕對他斥責,曾下令宇文憲,如果他一有過錯,就立刻加以捶打,希望他能成為合格的繼承人。可是嚴厲教育并沒有真正改變宇文赟的品性,反而激化了與宇文憲之間的君臣矛盾。
繼位後急于鞏固權力,宇文憲既作為宗室重臣,又是皇叔長輩,功高震主,成為其眼中釘,指使于智誣告宇文憲謀反,卻苦無證據,為了坐實罪名,還牽連了王興、獨孤熊等多位将領,導緻他們被處死。
消息傳來時,距離宇文邕去世不過一月有餘。
宇文憲蓬頭垢面登上了大周的城樓,與一年前登上大齊的城牆相比,隻是身邊少了屬于他的兄長,屬于他的君王。
同僚因他被屠,他卻無能為力,像懦夫一樣窩在自己的殼子裡,朝堂的君王不再信任他,或許君王的信任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隻是他直到如今才想明白。
“四哥,大周再重蹈大齊的老路啊,你看到了麼?四哥,你看到了嗎!我不甘心,我一心為你,為大周,何曾有過私心,說我功高蓋主,說我謀逆造反,簡直黑白颠倒啊!”
身邊,身後,身前,再也沒有人回答,隻有呼嘯而過的風,飄向了遠方。
“沒有蘭陵王又如何,隻要你我兄弟在,一定能做到一統天下。”的誓言還曆曆在目,隻不過一年,面目全非。
曾經他也以為他們都年輕,他們都還意氣風發,所以他們一定能做到,可是如今他才知道人永遠鬥不過天意。
站在大周的城牆上,宇文憲仿佛看到了城牆下的萬馬千軍,城門被攻破,皇城被屠盡,如當年的大齊滅國那日一樣,不久就是大周的滅國之日。
這一刻他忽然懂了高長恭的無奈,他與他真不愧是知己,連賜死的罪名都如出一轍,功高蓋主,謀逆造反,他們有口難辯,他們隻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朝廷萬劫不複又無能為力,甚至連死都沒有選擇。
身後響起輕輕的腳步聲,随即熟悉的聲音傳來:“将軍,皇上有請。”
此時還願意喚他将軍的隻有一人--楊堅,如今的國丈。
宇文憲知道自己的死期近在眼前,他梳理着打成結的頭發,用袖子抹幹淨臉龐,才緩緩站起身,一步一步走下城牆,城牆下他好像看到了高長恭,看到了那個女扮男裝的鄭景衡,他們很幸福。
一眨眼他們消失了,出現在他眼前的是宇文邕,他死去的四哥,向他笑,向他招手。
“将軍,皇上早已在宮中久等,我們還是快一點吧。”
楊堅的聲音在身後響起,眼前的一切煙消雲散,宇文憲腳下一頓,嗯了一聲大步向前走去。
公元578年,宇文憲被指控謀反,并在召見時埋伏壯士将其缢殺,他的家族成員,包括六個兒子,全部被株連殺害。
兩年後,宇文赟去世,年僅七歲的宇文闡登基為帝,朝政大權被楊堅掌握,隻一年後的二月十三日,楊堅受北周靜帝宇文闡禅讓稱帝,改國号為隋,北周滅亡。
英雄落幕,天下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