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也是一個好時節。
進入四月,尹姝能夠明顯地感覺到春天更近了。
大棚裡的種子,有桃娘每天悉心照料着。
這個女人不善言辭,總是默默無聲地微笑。她身上仿佛有一種力量,讓人看見她就感到安心,感到惬意。
每日起得最早的是她,他會趕去兩裡地以外,挑一擔天然的井水回來,再取一個木瓢,澆灌到每一株植物身上。
大棚裡總是顯得很悶熱,桃娘也不着急離開。澆過水,施過肥,桃娘會細心地翻過每一片葉子,看根莖生長的狀态。
尹姝問過她為何要這樣做。
桃娘說,要自己親自看過,才知道這一株小苗有沒有喝飽水,吃飽飯。
種子發芽,便預示着一個新生的開始。
尹姝期待着某一天自己幻想中的畫面能夠實現。
·
在春色裡,尹姝同樂央一起捏着泥坯。自從出齋節後,尹姝便與原先供應陶土的商人斷了聯系。不過天逢及時雨,王小姐偶然知了這事,便親自牽線,為尹姝另尋了一家陶土鋪子。
這家土質更好,隻是距離較遠。
尹姝不過多出一些車馬費,便可解決這個問題。
另一邊,影姝抱着幹草走進牛欄。
歲歲和年年從牛棚中走出來,看見了影姝手中的幹草便一下子都迎了上去。
兩輛寶寶又變得溫和順從了。
輕輕地哞兒一聲,便會繞着影姝繞圈,或是用牛角輕輕地頂一下他的腰側。
牛牛們的體格雖大,但是吃相卻相當的文靜。
影姝手中拿出多少幹草,歲歲和年年便不緊不慢地吃下多少。
随着氣溫漸漸回暖,影姝也考慮着給歲歲和年年換一些更新鮮的草料。
總是吃幹草,總擔心着會上火氣虛。
這還是吳老伯告訴影姝的。
吳藥折騰着在院中曬上他新收的藥草。
趁着今日天光正好,正好将這些藥草曬幹曬淨,以免生了黴陰,被蛀蟲咬壞。
桃娘照顧好大棚中的植株,便從大棚中走了出來。
她的紡車擺在院中顯眼處,于是便走過去坐下。
起線,将絲線擰成三股,然後分别繞在紡車的不同滾盤中。
左手轉輪,右手将紡錘上下推拉。此為一次,桃娘需要不斷反複地去調整絲線的位置,以制成不同的樣式。
一匹布往往需要如此三百到四百次才能織起。
廣紗輕透,其來源主要為蠶絲。
幾周前,桃娘還在為找不到蠶絲而發愁。
卻恰好吳老伯所識采藥人的内人就是養蠶女。
如此一來,采藥人家中多了一筆收入,而桃娘也再不愁無蠶絲相供。
桃娘在紡車上忙碌了一陣,便将織得的那一塊綢緞剪下來。
穿針引線,再用上她獨特的手藝。
以雙手為器,在綢緞中繡花織蝶。
雖鎮市中令行禁止了桃娘将廣紗投入商用,但尹姝還是有些其他的辦法。
廣紗做了大棚的棚衣,便以此給了尹姝更多的靈感。
桃娘手巧,便可以此制得更多的物件兒,并不隻是為做布匹綢緞。
蝴蝶繡在邊角,然後點綴花草成團,銀色的廣紗上便也栩栩如生呈現出一片花圃。
在尹姝的建議下,桃娘開始試着織一些她不太理解的東西。
以剛剛織好的花園桌布為底,然後用上一些七彩的絲線去編織幾朵牡丹,月季,薔薇。
再找些棉花來填充進這些花朵的裡面,做支撐花朵的骨架。
忙活了一個上午,桃娘收了線。
此時再去看那一簇擺在桌布上的花束,絢麗柔和,倒是和真花有些不一樣的感受。
仿真的花,因為棉花的填充多了幾分柔軟的觸感,再加以桃娘用絲線織起的外表,有點類似稚子們手中把玩的玩偶。
不知為何,卻讓人看着心生喜歡得緊。
吳藥最後走過來,取走桃娘織好的花束。點上松條,再取來一些沉香、薰衣草和合歡做的熏香,輕輕拂過那些布絨,便在花束上遺留下一點淡然的香氣。
小姝說,會有人喜歡這個的。
于是就近去離家不遠處支上一個小攤,影姝帶着樂央将桌布往小攤上一放,擺上那些精緻的花朵,便大聲吆喝起來:
“走過路過都來瞧一瞧看一看。”
“此物柔和,可做枕邊物,又添置甯神香以撫人心脾。”
“哎,這位小姐,可要看一看否?”樂央喊着将手中的一朵月季,遞給了路過好奇的一名女子。
女子接過,忍不住閉眼微寐,确實嗅到了一抹宜人香氣。
再一問價格,不過五十文銅錢。當即便買下了這朵月季。
影姝學着樂央的樣子,也拿起手中的花,學着樂央的話,向着周圍的路人吆喝起來。
于是一大一小的兩個身影,就成為了這條街上最顯眼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