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一邊切面條一邊與她閑聊,“這肉還是前日院長提來的。書院人多,一旬也吃不上幾回肉,本想明天學生都到齊了再煮肉吃的,怕放壞,索性今天拿來招待你們,書院裡也算是改善夥食了。”
“多謝大娘!”姜溯霜一邊道謝一邊在心裡盤算着走之前留些銀子在這裡。
她算着人數從櫃子裡拿出來幾個大碗,“大娘,書院裡這麼多學生,平日裡可忙得過來?”
說到這裡王大娘便有些發愁,“平日裡算上兩個幫工,隻有三個人,原本就緊張,若遇上有人告假,兩個人難免手忙腳亂。本想再招些人手,可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适的。”
姜溯霜不免好奇:“書院找廚子都什麼要求?”
王大娘利落的把胡蘿蔔丁倒進煸出油的五花肉裡快速翻炒,香味撲鼻,“做飯手藝要說得過去,手腳麻利,做的了這近百人的飯菜。書院飯堂與酒樓不同,不需要多細緻,關鍵是要要學生們填飽肚子。”
一縷昏黃的日光透過窗灑進廚房,熱氣騰騰的大鍋裡水早已煮沸,外頭飯堂裡也有了動靜,應當是來吃飯的學生到了。
竹溪幫着王大娘盛面條,見她們家小姐抱着個空碗站在竈台前發呆,“小姐,小姐?”
“啊?”姜溯霜恍了恍神,連忙道:“剛剛走神了。”
姜溯霜讓竹溪幫王大娘端面條,自己卻沒去,而是轉頭去了房屋背後停馬車的地方。
書院的學子們坐在飯堂裡規規矩矩吃飯,竹溪端了面就跟着雲兒去後院吃了。
姜溯霜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從裡面夾出兩條炸小魚放進雲兒碗裡,兩條放進王大娘碗裡,又把剩下的交給王大娘讓她分給幾位學子。
“出門匆忙隻帶了這些,一人隻得兩條,大娘不要嫌棄。”
“這……姑娘留着自己吃吧!”王大娘哪裡好意思要客人的吃啥,連忙推開,還不忘對雲兒道:“雲兒,還不快謝謝姜姐姐!”
雲兒紅了小臉,她已經吃了一口魚,對姜溯霜的喜歡簡直要從眼睛裡溢出來,“謝謝姐姐!姐姐的小魚幹真好吃!”
這位姜姑娘動作極快!自己還沒來得及攔,魚便進了雲兒和自己的碗裡,沾了面湯也不好還回去,王大娘頗有些不安。
竹溪在一旁笑道:“大娘您就收下吧,這是我們家姑娘自己炸的小魚幹,您也嘗嘗她的手藝。”
王大娘捧着油紙包連連道謝,起身去給飯堂裡的學生分魚幹,心道這些書生今日也是有福氣,有肉還有魚吃。
她們鄉野人家也吃魚,哪條小溪小河裡面沒有,隻是這東西她們舍不得像姜溯霜那樣放油炸,煮的似乎舍不得多放調料,又覺得腥,因此也不常吃。
幾個學子見今日夥食這樣好,都問是不是王大娘家裡有喜事。
王大娘笑道:“是今日書院來了貴客,分給大家夥兒吃的。”
幾個書生不依不撓還要追問,隻有王時安安靜靜吃着自己碗裡的面條。
“快些吃了回去溫書,免得明日院長來了問你們,一個個卻什麼都不知道。”
再多的王大娘便不再說了。
回到後院,姜溯霜正同竹溪說笑,一旁的雲兒聽的津津有味,連面條都忘記吃了。
“大娘回來了?快些吃吧!待會兒面要涼了。”竹溪道。
王大娘這才坐下細細品嘗起姜溯霜炸的小魚幹。
小魚幹約莫一指長,炸的金黃酥脆,雖說是冷的,可涼的也别有一番風味,沾了面湯的外殼有些軟,但并不影響它的美味。
小魚幹面衣薄厚恰好,一點兒也不喧賓奪主,裡面的魚肉柔韌勁道,這魚沒有小刺,中間的一條刺完全可以嚼碎咽下去。
魚幹入口帶着花椒的微麻,吃到最後才有一點點辣味,味道十分豐富。
王大娘吃完一條魚幹,連忙贊道:“姜姑娘的手藝真好!我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魚!要我說姑娘在京裡開個酒樓,那還不賺個滿盆滿缽!”
姜溯霜已經吃完了碗裡的面,正撐着腦袋看雲兒小口小口吃面,小孩子的臉頰肉乎乎的,吃飯的時候可有趣了。
“王大娘既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手,您看我怎麼樣啊?”姜溯霜道。
這下不止王大娘,連竹溪都吓了一跳。
“姜姑娘?”
“小姐?!”
隻有一旁的雲兒高興的拍起了手,“太好了!姜姐姐做的飯最好吃了!”
姜溯霜繼續道:“反正我這趟出門也沒什麼目的地,這山上景好又安靜,修身養性,我又喜歡做飯,大娘你也說了我手藝好,就讓我留下幫忙吧!”
“這……”王大娘有些遲疑,最“山上條件艱苦,我看你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怎麼适應的了,你家裡人……”
“我從小便是在山上莊子裡長大的。我爹娘也不怎麼管我,大娘放心吧!”
王大娘一聽這話,眼裡充滿了憐惜,以為她是哪家大戶人家不受寵的庶出小姐。
王大娘拍怕她的手,“好孩子,今日這麼晚了,你就在書院住下吧。隻是幫工這事兒,還得院長點頭才行。明日一早院長便來了,到時候我再同他說。”
姜溯霜自是應下,她知道王大娘誤會了,卻也不好說自己的真實身份,便也沒有解釋。
留在書院是她下午在竈房便開始考慮的,
飯後王大娘跟竹溪收拾廚房,學子們已經回了寝室,姜溯霜便帶着雲兒在後院玩兒草編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