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生努力活着沒什麼意義,但又覺得這麼拼命活着的感覺也挺好。
“路安,我們拿一點枇杷去給小禾姐他們吧。”趙懸突然這麼說。
是了,除了路安,她還有剛剛熟絡起來的姚家人,她的朋友們。
路安想也沒想就點頭了。
小三輪再次嘎吱啟程了,起風了,趙懸壓着帽子,從路安身後露出一個腦袋來,一臉笑嘻嘻。
“路安,你知道有一首叫 ‘起風了’的歌嗎?”
“起風?誰唱的?”
“不是‘起風’,是‘起風了’!”趙懸将頭湊過去,神秘兮兮地說道:“我給你說,我會唱日語版的,我唱給你聽!”說着她就叽裡呱啦地唱了起來。
路安越聽越不對勁,他問:“你是不是瞎唱的?”
“哪有?!”
“那你把你剛唱的那一段再唱一遍。”
“……”
兩人一車晃晃悠悠地到達下溪村時已經是下午兩點,章小禾正在準備中飯,姚遠和狗狗兩人蹲在院子裡叮叮咣咣地加固一條長凳,狗狗負責扶,姚遠釘。
見到路安和趙懸後姚家人都很高興,姚遠解釋說因為忙着架架設電線而忘了時間,所以現在才準備做午飯,詢問到路安他們也沒有吃,便要拉着他們一起吃午飯。
趙懸有些不好意思,這畢竟不是過去人人都富足的時候了,在自己都吃不飽的日子裡,請吃一頓飯可包含着極大的人情。
畢竟那些桑葚和枇杷也不是什麼稀罕物,用來換一頓飯算是占大便宜了。
姚遠摘下了一串煙熏小魚幹拿到廚房裡,夫妻兩一起在廚房忙碌着。路安伸着腦袋朝廚房喊了一聲:“姚大哥,小禾姐,不要做太多東西啦!”
章小禾在廚房應了一聲:“沒什麼東西,就加一盤魚。”
路安和趙懸将枇杷和桑葚都分了一半,裝進了狗狗拿來的桶裡。
趙懸看着黑亮飽滿的桑葚,囑咐狗狗:“這個要用開水燙燙再吃,也别多吃了。”
狗狗問:“為什麼不能多吃?”
“吃多了拉稀。”吃下了蛆蟲卵應該會鬧肚子吧?
孩子了解般點頭。
姚家用一些醬料換了趙懸的八隻小雞,初春路安和460一起抓回來的幾隻小母雞裡一共抱了兩窩,一窩七隻給了姚家,一窩十隻留在自家。姚家的小雞現在已經長大了,有的開始産蛋,雖然不多,但極大改善了姚家的飲食結構,加上各個荒田河流裡能吃的東西很多,所以姚家人的生活眼見着變好,連四隻羊都肥了不少。
一樓吃飯的廳子裡架着一張四方桌,桌上疊放着很多手稿。紙張的規格和新舊都不一樣,壓着紙張的直尺也是斷的。路安看了一眼,發現是架電所需的各個草圖,他一張一張看過去,拿起鉛筆輕輕在有問題的地方标注出來。
正巧姚遠已經端着一盤菜出來,見了問道:“有問題嗎?”
路安指出幾點:“問題不大,這幾個地方改一下會更好一些。”說着把更改方案一一說給姚遠聽了。
姚遠是個做事認真的人,狗狗也讓他教育得很細心,同時他學東西很快。
路安其實挺慶幸他們遇見了姚家人,他真心将他們當做了朋友。
姚家的飯很樸實,一碗蒸芋頭,一碗煙熏小魚幹,一盆菜葉湯和一鍋南瓜蒸飯。
米飯裡頭加各種頂飽的食材,是用來應付米飯不夠的常用手段,一般有加玉米,地瓜或者南瓜。現在正是南瓜生長的旺季,随便一個田間地頭都可以摘到上十斤的南瓜,各個金黃溜圓,砍下一顆夠吃好幾天。
這已經是姚家人能拿出來的最豐盛的食物了。
章小禾的手藝很好,芋頭加了麻油和醬油一起炖,軟爛入味。小魚幹是辣口的,因特意多放了一些油顯得油光亮亮,一口下去脆得可以咬出很大的聲音,菜葉湯很鮮甜,南瓜飯也頂飽。
五個人圍坐在四方桌邊 ,一邊吃一邊拉家常,姚遠聽聞他們的水果都摘自自己村子裡,想起什麼似的說:“再往上頭的村子裡還有西瓜,什麼時候我去摘些來也帶給你們嘗嘗。”
趙懸問:“再往上去的村子過去要多久啊?”
“小一天吧?早晨去,臨近傍晚就可以回來。”
趙懸聽了有些心動,她和路安并沒有到過那座村子,聽姚遠描述,那村子裡顯然還生着許多可以吃的食物:“姚大哥你要去的時候喊上我呗,我自己去背西瓜。”
姚遠聽了點頭,“好啊,那邊還有很多莊稼,時間足的話還可以挖點帶回來?小趙你啥時候去?”
趙懸正要回答,就聽路安先說了:“這段時間恐怕是不行,我們家的稻子熟了,再過幾天就要收了。”
他們的稻子種得早,要趕在立秋前收完,然後再搶種一波,深秋就可以收獲兩回莊稼。
雙季稻的主意是趙懸提出來的,南方的小山嶺裡夏季稍長,種雙季稻沒有問題。她是個憂患意識很強的人,多囤一點糧食總是沒錯的。
姚家比他們晚來一些,種的稻子現在才灌漿,因此他們今年隻種一季稻子。
章小禾說:“那可要注意些,别中暑了。”雙季稻的辛苦她雖然沒有領略過,但聽營地中的人說起過,農人需要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幹最多的農活,苦累可想而知,要是有拖拉機輔助着收割、栽種還好說,隻是現在必須全由人來完成,要是有牛還好,可惜他們不僅沒有機器,連牛也沒有。
這些章小禾都沒說,說了也不會減少他們的勞累,所以沒必要現在就說出來,反倒增添他們的心理負擔。
趙懸點頭:“嗯嗯!等稻子收完了,我們就去鄰村找好吃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