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丈由農業部主導,清查人口則由民政部負責,其他部門必須全力配合。”
劉今钰介紹完,楊文煊當場拿出所有地契的“手抄版複印件”交給劉麻怪。
劉今钰點名幾個算術成績突出的,将他們暫時劃到劉麻怪麾下負責清丈工作。
唐景謙也把唐豐等熟悉田土情況的下人借了出去。
劉麻怪獲得如此多支持,隻能“飽含熱淚”地向他的社長保證,堅決完成任務。
衆社員紛紛叫好,隻是其中有多少幸災樂禍的成分便不好說了。
稍稍安靜,林巧月忽然起身說道,“社長,奴家可助兩位理事謄抄田冊和戶冊。”
劉今钰聞言大喜,“甚好!”
大同社雖進行了幾輪掃盲,常用的幾百個簡化字社員乃至老雇員都會讀寫,但隻會用炭筆書寫。
然而炭筆終究不适合正式文書。制作田冊和戶冊這麼緊要的東西,最後必須用毛筆謄抄制成正式的文書。
許多土匪直勾勾地盯着林巧月,臉上顯出些許猥瑣的神情。蔣大預也瞧了眼面容姣好的林巧月,眼底卻泛起鄙夷。
不想此時蔣信止看他一眼,他臉上閃過幾絲驚詫,便也起身自薦參與文字謄抄。
他也得了劉今钰的誇贊。
說罷客套話,他默然坐下,餘光看着好似在神遊天外的伯祖父,心跳聲沉重了幾分。
會議仍在繼續,第四項議程事關商貿,重點在肥皂,更具體而言,在于肥皂的生産與銷售。
“農業部可試建家畜養殖場,也可鼓勵附近村落養殖豬、牛、羊或種植油菜、花生。”
楊文煊每說一句,劉麻怪的嘴角便“上揚”一分。
“建設部要按我的要求建廠房,工業部要提供新的制皂設備。肥皂廠擴建後,将按備料、皂化、鹽析、堿析、二次堿析等流程劃分車間。”
唐全連聲應下,楊文煊便說起肥皂鋪的擴張計劃。
“甚麼是‘一廠二總店’?‘一廠’便是譜口肥皂廠,‘二總店’便是邵陽總店和武岡總店。
“邵陽總店總管邵陽、新化兩縣店鋪,武岡總店總管武岡、新甯、城步三州縣店鋪。
“此外,二總店管理權移交給外務部。”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羨慕地看向唐廷瀚,其中不乏目光炙熱的。
在場的雖然都做不了什麼掌櫃,但自家親友可以。不提總店的大掌櫃,就是普通鋪子的小掌櫃,也是一大肥差。
唐廷瀚的臉通紅,楊文煊不由地告誡他,“此事油水最大,唐理事千萬要有分寸。
“諸位也該明白,往後大同社會有更大發展,現下的這些油水算甚麼?
“莫要生出壞心思!栽在小小肥皂上,誤了自己,實在劃不來!”
唐廷瀚頓時清醒。作為元老級人物,他很清楚劉楊手中有什麼“好東西”。
為了個肥皂惹得劉楊二人不喜,簡直是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他人或者明白,或者不明白,楊文煊說了這話,也必須把心思壓下去。
緊接着的第五項議程是大同社的工廠規劃,自然是劉今钰報告。
“工業部的中心工作便是三個工業區的建設。第一個便是這個泥鳅罐工業區,現下負責煉焦冶鐵,後期将轉為“研究區”。
“第二個工業區在六合庵附近的檀江兩岸。右岸有塊百畝大小的緩坡,今年開建一座二十門左右的輪窯,計劃月産磚瓦百萬塊。
“左岸地盤夠大,新的水泥窯、鋸木廠、煤球廠等等都會搬到左岸,明年要陸續建起。
“第三個工業區放在羅塘一帶,泥鳅罐的鋼鐵廠、焦化廠等都會搬到那裡。”
顯然,絕大部分參會人員不能理解劉今钰對工業的重視。
哪怕是唐景謙、蔣信止這類讀書人,也覺得劉今钰把精力放錯了地方,鐵廠尚能理解,但比起磚頭和前所未聞的水泥,肥皂不應該更重要嗎?
劉今钰并未多做解釋。
在場的不缺聰明人,隻不過囿于見識而理解不了她的一些做法。與其幹巴巴地跟他們解釋,不如等以後讓他們親自感受。
第六項也是最後一項議程,便是對東方林場的安排。
“林場太遠,日常事務交由王鳳祥、羅固,财務交由周針眼,防務交由鄧大刀。若有大事,直接上報給我。若事态緊急,由鄧大刀決斷。”
劉今钰這話一出,鄧大刀算是徹底心死了。
所謂理事與防務部部長果真是安慰他的“虛職”,劉今钰根本沒想他回來,連劉麻怪都同情地看了他一眼。
“鄧理事,千萬謹記,安全第一,生産第二,一旦有土匪或官兵襲擊的迹象,立即停止……”
劉今钰說着話,卻不想楊文煊戳了戳她後背,視線跟着好友的眼神移向台下某處,她瞧見了劉麻怪幾人的幸災樂禍,也發覺了鄧大刀應承時的敷衍。
她頓住話頭,數息後便接着說道,“刀爺,東方林場地處兩府交界,萬分緊要,隻你坐鎮我才放心。
“艾胖子、劉鼻子此次随你一起去林場,請你務必保住林場,盡快培養出幾個妥當人,衛隊哪能離開你太久。”
鄧大刀忙起身拱手,激動說道,“我定不負社長所托。”
鄧大刀的反應稍顯誇張,但劉今钰卻不太在乎他是真心還是假意。
隻要他護好了林場,她便會賞他、重用他。隻要她的獎賞到位,他的假意自然也會變成真心。
林場的事安排完,漫長的會議終于結束。
社員陸續離開。
唐景謙等到最後,唐廷瀚扶着他走到劉今钰面前。
他有些疲倦地說道,“劉社長,楊副社長,快到冬至了。”
劉今钰和楊文煊對視一眼。
良久,劉今钰歎口氣,“也罷。此事早晚要做。請唐理事幫我約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