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很快過去,劉今钰詢問衆人有沒有想明白的聲音響起,楊文煊回過神來。
他看向神情不一的參會人員。
和他預料的一樣,沒人會在會上退出大同社或是終止合作。
“綱領乃我社要義。隻要是大同社社員,便得一字不差地遵守。”劉今钰很是嚴肅地說道,“既然無人退出,便說明無人反對。我宣布,大同社綱領通過!”
對綱領不得有意見,否則退出,無疑專斷了些。
但對于現在這些個人素質低下,缺乏近現代政治素養的前土匪、前農民以及讀書人,也隻能采取這種手段。
直接告訴他們需要做什麼,比讓他們思考為什麼要去做、怎麼去做更有用。
見會場衆人并無異動,劉今钰繼續喊道,“既無異議,便開始大會第一項議程!請楊副社長宣讀《入社章程》。”
《入社章程》自然是加入大同社的規定。
考慮到平均文化水平以及通信工具的落後,劉楊二人制定的入社流程較為簡單,隻設置“觀察”和“考察”兩個階段。
任何一人,都可以通過組織推薦、自薦等方式向大同社遞交申請書,經大同社審查通過後進入“觀察期”。
觀察期不限固定期限,隻定期考核,合格後便進入“考察期”。
考察期社員可視作準社員,能列席内部會議、享受社員待遇,但無表決權,除特殊情況不得擔任社内職務。
考察期一年,到期後經社員大會表決通過。合格即成為大同社正式社員,不合格則仍為考察社員。
同時,《入社章程》補充了特殊情況下的入社流程——
對大同社做出突出貢獻者,可由社長或多位社員提議,直接将其納為考察社員或正式社員,交由社員大會表決。
這一條至少在目前為止是方便劉今钰開後門的。
因為規章通過後,她立即在會上提議接納唐景謙、唐廷瀚、唐全為正式社員,蔣大預、林巧月、周懷名和趙得柏為考察社員。
全票通過。
這不代表原大刀寨組成的大同社真心接受外人的加入,隻代表了劉今钰在大同社擁有的絕對話語權。
接着開始第二項議程,楊文煊向全體社員宣讀《大同社社制章程》。
《大同社社制章程》是第一次在書面上确定大同社的内部架構,包括重要職位、下屬部門的設置以及相應的工作職能。
這份《章程》基本由楊文煊拟定。
《章程》明确大同社社員大會對社務有最高決定權,決議時少數服從多數,但給了社長在會議上的一票否決權。
同時規定,社長不在時可由副社長代行其職能,也有一票否決權,其他社員無論是否代行社長職能,皆無一票否決權。
兩社長之下,便是理事。
若幹名理事輔佐兩名社長,負責大同社某一領域的事項。
具體到現在這一階段,則是六名理事,每人負責一個部門,兼任這些部門的部長。
算上社長、副社長兼管的兩部,大同社共設八部,分别是内務、外務、民政、财務、工業、農業、防務、建設等部。
内務部,楊文煊兼管,負責秘書、人事、紀律、後勤保障、政策研讨籌劃以及社内人員教育等工作。
外務部,唐廷瀚兼管,負責與社外人員、組織交涉,并管理商貿工作。
民政部,唐景謙兼管,負責大同社“管理範圍”内戶籍、救濟、教育、衛生、文宣等工作。
财務部,羅狗屎兼管,負責财務工作以及大同社“管理範圍”内的“收租”工作。
工業部,劉今钰兼管,負責工廠建設和生産,礦山管理和開發,同時負責科研工作。
農業部,劉麻怪兼管,負責農林漁牧生産、土地資源管理等工作。
防務部,鄧大刀兼管,負責安全工作,管理衛隊和保安隊。
建設部,唐全兼管,負責道橋、房屋等基礎設施建設,還負責水利工程建設。
《大同社社制章程》的出台以及理事人選的确定,總體上是令人欣喜的。
畢竟機構擴大,雖然理事位置上的還是那些人,但職位卻升級了,連帶着下面的人也會“升職加薪”。
但具體到個人,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唐廷瀚滿臉喜色。他成為社員,做到理事,成為大同社權力最高的九人之一,豈能不讓他高興雀躍?
唐全更是喜不自禁。雖丢失了府城皂鋪掌櫃的肥缺,卻讓他與“主人”平起平坐,他高興、得意,盡管言行舉止仍有些缺乏底氣的卑下感。
唐景謙眉眼帶笑,可眼底卻擺脫不了一絲憂色。
唐家有三人成為理事,一舉成為大同社除劉今钰外最大的山頭,他自然高興,但卻無法抑制地生出不安——他竟對唐全産生了一絲警惕。
鄧大刀臉上挂着淡淡的笑,身邊賈悶頭一臉欽佩地仰視着台上的劉今钰,他搖搖頭,看向嘀嘀咕咕的劉麻怪和羅狗屎。
羅狗屎臉上滿是歡喜,劉麻怪的笑卻顯得勉強。
劉麻怪察覺到什麼,向鄧大刀這個方向看來,兩人對視後将目光移向别處,卻又默契地看向了唐家人。
蔣信止低頭看着書冊,綱領後面是對大同社各項章程的詳解。
他心中五味雜陳——大同社分明是個新生的組織,何以有這般成熟的制度?
大同社内,每個部門每個職位的職能、分工都清清楚楚地列了出來,相應的進入退出機制、獎懲制度乃至特例也都寫的明明白白。
隻需組織内的人按部就班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便能确保組織運行平穩,實現遠甚于官府的組織力。
他懷疑劉今钰手下的人能不能把這一套玩明白,更懷疑劉今钰是否負擔得起原比官府更精密地管理治下民衆的代價。
這或許才決定了他們蔣家是否要押注大同社。
“第三項議程。由我向大家介紹一件大事,即譜口沖等地試驗分田。此事事關重大,請大家務必盡心盡力。”
劉今钰的話讓蔣信止在心裡暗暗說了句“果然”,所謂“分田”,不就是“均田”嗎?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劉今钰繼續往下講。
“‘分田’顧名思義,便是将大同社已有的田塘林地清丈出來,按人口分與大同社的佃戶及義江堂裡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