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博本身有傷,加之又淋了場雨,很快發起了低燒。他并未去找大夫,隻能吃了幾粒從昔梁帶來的藥丸聊勝于無。
沒過多久,王福端着食盤敲響了門:“蕭大俠,蕭大俠……”
蕭博頭疼欲裂,聽出是王福的聲音,強撐着身子起床去開了門。
王福端着一碗白米粥還有些燙熟的綠色蔬菜,說:“這是您吩咐小的準備的吃食,這粥好消化……小的幫您送進去您看方便麼?可别托盤髒了您的手。”
蕭博一愣,側了側身讓王福進來。
“勞煩您讓一讓……多謝大俠。”王福麻溜地将食盤擺在圓桌上,将碗筷一一放好,“也不知您口味如何,永承這邊喝粥一般都配着砂糖,是甜口的。不過小的瞧您從昔梁城過來,擔心您吃不慣,又去備了些鹹菜,您别嫌棄。”
蕭博看了看,白粥旁邊放着兩個小碟子,一個裝着砂糖,另一個則裝着黑乎乎的腌菜。青菜旁邊還有個小碗,裡面盛着醬色的料汁。
王福道:“您說給您備些清淡的吃食,小的也不知大俠您有何忌口,便讓命人燙了些菜,湯裡隻放了少許鹽,若是嫌太淡,您搭着蘸水吃便是。”
蕭博從未來過西南,也不知蘸水是何物,看聽王福所說,猜出是調料一類的東西。
這窮鄉僻壤的,蕭博本來也沒打算讓王福準備什麼珍馐佳肴,能果腹便可。但王福送來的這兩樣,雖說簡單,但卻不難看出其用心,讓蕭博微微動容。
因為自打他五歲那年進了太子府,便再也無人問過他喜歡吃什麼了。
蕭博是遺孤。
他原本不姓蕭,而是姓祁。二十年前,祁家還是顯赫的武将世家,世代為朝廷東征西伐,在民間聲望極高。
祁家深知功高蓋主的道理,平時行事謹小慎微,但卻仍被皇帝所忌憚。皇帝上位後不久,便下旨将祁家幾名主将派往西北鎮守,而家眷卻通通都留在了昔梁充當人質。
但這并非是結束,就當蕭博叔父與羌戎一戰大獲全勝,凱旋而歸時,卻有人向皇帝進言,說祁家反了。
流言說蕭博叔父打了勝仗,士氣高漲,帶着浩浩蕩蕩的大軍前來逼宮。
皇帝将祁家幾名主将通通召了回來,為了表明忠心,祁家隻帶了幾名親信回了昔梁城。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在昔梁城等着他們的竟是滿門抄斬的聖旨。
祁老爺子還想求情從中斡旋,豈料皇帝連時辰都不願等,直接命人殺進了祁家。
年僅五歲的蕭博被連夜送了出去,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剛出城便被回來的太子迎面撞上,攔住了去路。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太子沒有殺他,反而殺了身邊的随從滅口,偷偷救下蕭博将他帶回了太子府。也不知用了什麼手段,竟是瞞天過海,讓皇帝相信祁家已被滅門。
回到太子府後,太子告訴蕭博,他知道祁家是被冤枉的,但他人微言輕,無法左右皇帝的決定。還承諾說他定會找出幕後真兇,還祁家一個清白。
太子抹去了他的姓氏,教他習武,再後來他成了太子的影衛,變成了江湖上令人聞風喪膽的異瞳羅刹。
蕭博活在仇恨之中,時至今日已二十年過去,但他閉上眼睛,總能想起那年大内侍衛闖進他家的情形,家中橫屍遍野,到處是殘肢斷臂,地面牆壁染得血紅一片。
那些死去的人,都是他的骨肉至親。
出事的前一天,祁老爺子還摸着蕭博的頭,問他功課溫習得如何,堂哥跟他約好了明日一起練劍,堂妹則是不小心掰壞了玉雕上的葉片,讓他保密不要說出去……
所有的一切都沒了。
蕭博在太子府過得很艱難,他本身性格算不得外向,目睹慘案後更是變得沉默寡言。在太子府裡,沒人知道他的身份,都以為他是太子心善從外面買回來當家仆的孩子,自然也不會對他多好,加入影衛隊伍後更是變本加厲。
但蕭博不在意這些,他隻想着能有一天能殺了皇帝、手刃仇人,為祁家報仇雪恨。
王福離開房間後,蕭博條件反射似的屏住呼吸,聆聽他的腳步聲以确定他是否真的離去。
豈料王福剛走了三四步便停下了。
他根本沒有下樓!
蕭博頓時一驚,再看桌上的吃食,那點舒心的感覺已經煙消雲散。他拿起佩劍,悄無聲息地閃到門口,耳朵貼着門,渾身緊繃地聽着他的一舉一動。
王福敲了敲隔壁的門,那是林袤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