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市井養老日常 > 第52章 增種

第52章 增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秦彧還鄉正值五月下旬,開祠祭祖之後定期六月初三開宴慶賀。

秦老爺慣會處世,定了宴席時間便使人送了兩份請帖來,其一與汪家,其二則點名請了瑛娘個人。

鄉紳相邀,便是不多熟悉,老汪家也忙前忙後的備禮以待出席,隻是秦家如今算得脫了農籍,這禮倒是不能按尋常賀禮來備,徐氏左右尋不得好物,索性把壓力給到汪木匠,而汪木匠思前想後,卻是叫徐氏舍了些錢來買得好木材,叫上汪點水給自己幫手,親手打了一套書櫃來。

隻是時間匆忙,這書櫃沒得時間上漆陰幹,汪木匠也隻能叫上瑛娘,讓她到時幫忙解釋一二,“若秦老爺家看得上這書架,就請他們自個兒刷漆陰幹,若看不上,丢在雜物間放放小物也成。”

這書櫃打得确是不錯,用料也佳,瑛娘自然點頭應下,扭頭又去清點自己的倉儲。

秦彧是新科進士,不日便會授官,賀禮不好以金銀敷衍,瑛娘索性刨除此世所得,隻看從前所做的好物,挑挑揀揀,選來一套自覺還算滿意的文房用具。

筆是選用上好黃鼬尾毛與黃花梨制成的狼毫,硯是開化石雕磨的龍紋暖硯,二者以酸枝木箱籠盛裝,當得一份大氣的好禮。

初三正日,此禮奉于人前,當是滿堂客都訝于瑛娘的大方。

章文德還怕瑛娘不知此禮貴重,拉了她私下詢問,得知此禮是她自備,也是驚得許久沒有言語。

因由無他,卻是此番随禮的汪家一衆如何看都不是那等風雅的工匠,偏這話不好與瑛娘言明,章文德隻能猜測這兩門手藝都是瑛娘打别的長輩手頭學來的。

唱禮入冊,管家不敢叫雜役上手,隻能先與賓客告饒,親手将禮送與秦彧。

秦彧自幼在外讀書,與鄉鄰并不熟悉,便是同宗族人也隻年節祭祖時才得相聚,因而此番雖是為他功名慶賀,前頭待客的卻是秦放及秦彧之母徐雪芝。

管家單拿了禮來,秦彧才放下了駿陽府文冊,聽及此禮是“汪瑛”所贈,愣了半晌也未記起其為何人,隻得問管事:“可是族中表親?”

“是昨年過府教管事制墨的汪娘子。”

提及制墨秦彧才憶起瑛娘音容,但随即又記起自己當時以晚輩自稱,事後才知她年歲比自己還小上三四歲,隻是一直與秦家生意往來,又得了老師贈字揚名,這才叫家中管事皆以平輩之禮相待。

眼下拿着瑛娘所贈厚禮,秦彧登時有些哭笑不得,心道這位汪娘子此番贈予如此厚禮,莫不是也将他當作了晚輩?

“阿叔,若我沒記錯,汪娘子該是今年及笄?爹娘可有備上厚禮?”

“公子安心,五月初老爺夫人便托章管事帶了禮去賀汪娘子及笄,方才我見汪娘子簪發所用就是那套頭面其中一件,想來該是十分喜歡的。”

“如此便好。”

徐雪芝好玉,與得她喜歡的同宗女眷備禮多用獨山翡翠或藍田暖玉。

此前徐雪芝備與瑛娘的頭面确是一組獨山翡翠,其色清透,玉質細膩,瑛娘今日所簪便是其中一件渾然天成的水草紋簪,近來瑛娘簪發幾乎都用此簪,可見是真的喜歡。

賓客盈門,秦彧也不好再一人獨處,索性有此一出,便随管家一同前往庭院見客。

先頭開祠祭祖已然與同宗親朋見過面,今日見客便以秦放生意往來的朋友為主。

秦彧到時秦放與徐雪芝正與瑛娘笑歎制墨之艱辛,見秦彧到場,秦放連忙朝他揮手,待人走近才與瑛娘介紹:“我兒秦彧,表字尋章。此前總是不湊巧,未能叫你們好生相識,這回可算得了機會!”

說罷又與秦彧道:“瑛娘小字苦禅,此名你該也聽你恩師提過。咱家書房裡頭當中挂了幾年的字便是瑛娘所贈,你娘還說将來若有幸得了孫女,定要叫她取來臨摹。”

秦放熱情介紹,殊不知兩人早已有過幾面之緣。

但瑛娘不說,秦彧也不提及,兩人客氣見過禮,便随秦放與徐雪芝入席就座。

入席後難免再提制墨适宜。

自匠人動工已有一年,秦放估摸着油煙陰幹程度大差不離,隻待年底便能出一批成品。

而秦彧實際在返鄉之前便以授官,隻待至期便能上任,因而秦放便想以此時機降低此墨售價,也好與駿陽府衆學子賣個好。

但授官之事不好當庭說白,秦放簡而言之,隻說此墨定價六兩六錢,意在前途順暢無阻。

“瑛娘覺得如何?”

一方墨成本隻在半兩銀上下,便是算上人力、時耗,成本也提不了多少,便售六兩六錢,其利潤也有近六兩。

不過在商言商,瑛娘自然覺得此墨當得起這個價,點頭道:“甚好。”

秦放“哈哈”大笑,興起之餘竟是端了酒來與瑛娘助興,徐雪芝不禁怒視,揮退小厮才叫他回過神來。

“哎……叫瑛娘看笑話了。今日實在高興,難免有些上頭。”

瑛娘盈盈一笑,倒是端茶與秦放碰了杯,又敬徐雪芝,“勞夫人關懷。”

“外道什麼?隻管随我娘家侄女叫一聲芝姨。”

瑛娘從善如流,當真含笑叫了聲“芝姨”。

秦家禮宴辦得隆重,待得宴後離府,賓客還帶走了幾樣商隊打遠方尋摸來的稀罕物作伴手禮。

如此,各方來客無不贊歎秦家行事大方。

未及半月,府城貼榜通告新任同知名諱,往來者口口相傳,待得同知名諱傳入瑛娘耳中已是七月下旬交付之日。

章文德難得沒有駐守東市,瑛娘一問,方知他已趕赴府城為東家公子打理家務。

“那章叔今後便不管豐縣生意了?”

“短期内确是不能了。不過章管事臨行前特意叮囑過,說是汪娘子送來的東西我隻管收下,實在精貴的再尋東家做主。”

“有勞小哥。”

“汪娘子客氣。”

無相熟之人攀談,瑛娘交了貨物就走。

農忙之際,村頭卻是波瀾再起。

此前,豐縣縣令由公主家臣出任,公主薨逝,其任期卻未滿,眼下永興帝竟也不管其功績,直接以公主陵墓無人看顧之由奪其官職,責令入皇陵為公主守墓八年。

而新縣令九月上任,随其上任同時頒布的新令卻是農戶增稅至三十取五!

地稅如此該是如何恐怖?

需知大王村今年畝産均值為三百三十斤,以老汪家四十畝地作比,僅此一年便需繳稅糧二千二百斤!

四十畝地産值扣除稅糧,能入嘴的糧也不過七千餘斤,若老汪家整家兒嚼用,這七千多斤糧倒也夠吃還有盈餘,可家裡還有三個小子沒娶,且誰也說不準自個兒生不生病,僅憑這四十畝地又能撐上幾年?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