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寒門首輔養成記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十七歲的秀才不算少見,可他若是三年後考中舉人,隔年又考中秀才,二十出頭高中進士,那就很難得了。”羅縣令跟孫浔關系不錯,王蒼和賀文嘉讀書如何,他還是知道一二的,王蒼聰慧又勤奮,羅縣令十分看好。

張氏不肯贊同:“舉人、進士都是讀書的讀的好的人尖,哪裡就那麼好考了。”

“再說了,王家不是世家嗎?就算來日考中進士,前程也比不上汪四郎吧。”張氏期待地望向小姑子。

叙州府下轄高縣的縣令姓汪,汪縣令比羅縣令小十餘歲,兩人卻是同年中的進士,因着同年同僚之誼,又出身相仿,兩人交往頻繁,書信來往不絕。

羅縣令調任到南溪縣後,距高縣近,交往就更多了,羅縣令得知汪四郎年十七,還未婚配,就動了把侄女說給汪家四郎的心思。

汪四郎前些年中了秀才,今年八月考舉人試未中,下一回舉人試又要三年。以汪四郎的年紀,考科舉還可等一等,成婚的事等不得了。恰好羅縣令試探,汪家就接了羅縣令的話,兩家人趁着休沐相約到叙州府相聚,借此相看相看。

大嫂滿眼期盼得一佳婿,羅縣令不好潑涼水,笑道:“汪四郎有個進士出身的父親,又有個已考中舉人的大哥,他今年雖未中舉,我看學識反而是其次,估計是年紀小,大考心裡緊張才沒中,再用心學三年,或許就可得中了。别說二十多歲中舉,就是而立之年中舉也算年輕,待到汪四郎考中進士,前程自然不差。”

劉氏順着話往下說:“大嫂,汪縣令和夫君是同年,兩家的交情不錯。汪縣令的夫人我也是見過的,是和氣人兒,汪家四郎和舒娘的婚事若是成了,好處多着呢。”

張氏聽得心頭滿意:“我一個婦道人家沒什麼見識,舒娘的婚事還要指望你們操持。舒娘啊,以後可要記得孝順你小姑和姑丈啊。”

劉舒娘臉頰微紅,害羞地低下了頭。

聽小姑和姑丈說起來,汪家四郎哪兒都好,隻盼望兩人有緣分吧。

兩艘船一東一西,羅家的船到叙州府時,漁娘他們還在河上飄着,江風吹在身上,越發冷了。

吩咐人把船艙的門窗都關上,屋裡又燃起了火盆,過了好一會兒,才覺得船艙裡稍微暖和了些。

捧着剛煮的甜湯喝了口,賀文嘉看了眼門窗:“也不知道怎麼糊的紙,門窗都關嚴實了,怎麼還漏風。”

“你冷?”

“手不冷了,我的腳冷。”

漁娘給先生倒了一碗甜湯:“大冬天坐船哪有不冷的,要怪就怪先生吧,為什麼不早兩月出行。要是早兩月天氣暖和,師娘定然也是願意出門的。”

于氏本來也想一起去保甯府,無奈她身子不舒坦,不好出門受冷風吹,就不去了。

孫浔放下書,接過弟子的孝敬,一碗甜湯下肚,渾身都暖和了:“若是嫌江風吹的冷,咱們上岸乘馬車去保甯府也可。”

賀文嘉搖頭:“算了,還是行船快些,坐馬車也遭罪。”

王蒼問小厮王連:“咱們到哪兒了?”

“回主子,剛才船老大說快到泸州了,若是順利,明日可到江津縣。”

孫浔放下湯碗,叮囑三個弟子:“晚上歇息時蓋厚些,别着涼了。”

王蒼、賀文嘉、漁娘都跟着點頭。

坐船出行,好的地方在于随時都能吃到新鮮的江魚,喝到鮮美的魚湯,不好的地方在于,江風吹着确實冷。

碰上天氣好的時候,三人還會去船頭走一走,賞一賞兩岸的秀美風景。看到喜歡的景色,漁娘還會畫幾筆畫,賀文嘉搶着往畫上題字。

漁娘嫌他煩人,兩人鬧騰會兒,又跑去船艙裡烤火去了。

天氣若是不好,三人都在先生身邊看書,漁娘看累了,拿起筆寫着什麼。

王蒼偶然間看過,知道她在寫遊記。

又是風和日麗的一天,船停靠在保甯府城外的碼頭,漁娘扶着阿青的手下船。

賀文嘉興奮地高喊一聲:“咱們到保甯府了。”

陽光下,黑字白底醋字旗迎風招展,眼睛被翻飛的醋旗抓住,鼻尖都是酸溜溜的醋味兒。

“咱們南溪縣碼頭酒字旗多,保甯府卻是醋字旗,每回看都新鮮。”

王蒼往後看了眼搬行李的下人,對賀文嘉道:“五六年前咱們跟着先生來保甯府時先生送了兩壇叙府大曲,這回送了十壇。”

漁娘:“張通判愛酒。”

三人正說着呢,張家的管家就快步迎過來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