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裡的衙役晚上出城去各村通知今年新糧的價,在普通百姓看來,這是縣令大人體恤他們,怕他們上當受騙。但在趙氏和王蒼母子二人看來,十分不尋常。
隔日一大早,王蒼比往常早了半個時辰進城,到了先生家後立刻去拜見先生。
孫浔見王蒼一大早來,還是問糧食的事,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錯,是個心裡有成算的。”
王蒼:“還請先生告知,昨日傍晚縣裡可發生什麼大事了?”
孫浔也不拖延,把昨日一個姓鄭的糧商低價采糧之事告知王蒼:“你家的良田比漁娘家的良田還多些,白水村還是離縣城最近的村,隻怕今日上午鄭家就會去你家買糧。”
“先生,這鄭家什麼來路?”
孫浔淡淡道:“鄭家那個管家昨日一到縣裡就給羅縣令遞了帖子,這個鄭家的主家出身臨江府,家裡出了個後妃。”
王蒼心頭一驚,立刻明白這個鄭家是二皇子母族:“先生看,我家該如何處置?”
“糧食是你家的,賣不賣,什麼時候賣,當然是該你家處置。你不用着急,鄭家畢竟是外來戶,羅縣令不會相幫,鄭家帶着一群管事小厮想壓價買糧,那也成不了。”
“羅縣令不配合,鄭家若是找更上面的人……”
孫浔笑道:“昨日羅縣令連夜給叙州府知府送信,快的話,今日上午回信應該也到了。鄭家有沒有本事以勢壓人,很快就知道了。”
“多謝先生指點。”
王蒼即刻叫小厮王連立刻趕馬車回家,把鄭家買糧之事告訴母親。
賀文嘉和漁娘來孫家讀書,賀文嘉見王蒼皺眉站在孫家大門口,笑道:“你來得早呀,怎麼你的小厮走了?”
王蒼對兩人點點頭:“家裡有點事,叫王連回去一趟。”
賀文嘉哦了聲,一腳邁進先生家,忍不住抱怨:“昨日先生留的功課你可做完了?我昨兒晚上忙到戌時才寫完,可累着我了。”
王蒼應和了兩聲,和賀文嘉并肩走進院子。
進去書房,漁娘一邊擺放筆墨一邊問王蒼:“你叫王連回家是為了賣糧之事?”
漁娘昨兒寫功課也忙得很晚,早上用早食時聽她爹說到賣糧,漁娘那時才知道有人盯上了南溪縣這塊不算肥的肥肉。
王蒼點頭:“昨日天都黑了,衙役進村敲鑼去各家通知糧價我就覺得不尋常。”
賀文嘉還傻傻的:“賣糧?王蒼你家要賣糧啊?”
漁娘白了他一眼:“别管王蒼家了,你家雖沒有糧食可賣,昨日賀叔被請去縣衙你不知?”
“出什麼新鮮事了,快告訴我,快告訴我!”賀文嘉眼睛一下亮了。
“來了個外地人,想借羅大人仗勢欺人低價買糧,羅大人沒答應。”
雖沒答應,羅大人到底是個七品芝麻官兒,怕得罪了手眼通天的鄭家,昨兒晚上隻怕也焦心的睡不着。
賀文嘉眼裡的光一下沒了,怒得一拍桌子:“這還了得,百姓好不容易好過些,這些人遠遠就聞着味兒來敲骨吸髓,可恨!”
“氣什麼氣,除了把百姓逼反的時候,其他時候上面人什麼時候在乎過底下百姓如何?不過蝼蟻罷了。前日寫的策論你忘了?”
前日講的是前朝立國除了世家之外的支持,議論天下民不聊生,百姓怒而反之,前朝皇帝借勢才一統天下。
前朝立國後,免稅不過一二年,百姓又重新過上了之前的日子,賦役繁重,壓得百姓直不起腰。待到前朝末年幾次天災,幾次兵禍,百姓活不下去了,又反了前朝,建立了如今的大晉朝。
賀文嘉洩氣:“咱們家這樣的小家族都能過得不差,那些世家大族過得就更好了,怎麼還……”
漁娘淡淡道:“人心不足罷了,欲壑是沒有盡頭的。”
除非被徹底毀滅!
鄭二管家沒有羅縣令的支持,他也沒放在心上,找了幾個當地帶路的人,就跑去縣下各村收糧。
鄭家人一出城羅縣令就收到消息了,張縣丞前來禀報,憤恨道:“鄭家太不把您放在眼裡了。”
羅縣令不慌,也不生那份閑氣,因為這會兒他已經收到知府大人的回信了。
羅縣令眼中含笑:“人家家裡出了個貴妃,哪裡用得着把我等小官放在眼裡?罷了,他要收糧就去收吧。”
張縣丞着急:“可百姓無辜啊。”
都說鐵打的縣丞,流水的縣令。縣令來來去去還有個挪動。縣丞若是沒有門路往上走,幾乎是上任幹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