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娘撲過去撓她癢癢,淼娘怕得很,又是怕又是笑地躲:“漁娘,别鬧。”
兩人嘻嘻哈哈鬧了好一陣才停,漁娘端起茶杯喝了口:“你們兩人,無論是家世還是性情,都很相配,以後日子不會過得差。”
鄧大夫夫妻都是和善人,育有兩個兒子關系也和睦。鄧家老大醫術學的最好,老二鄧丁香醫術比大哥差一籌,主要負責藥鋪的藥材采購,也算各有所長。
淼娘微微點頭。爹娘哥嫂都寵愛她,給她選了鄧家,隻想她以後日子過得好。
小戶人家結親都講門當戶對,門第高些的人家,自然也是精心選了又選,思量再三,羅縣令肯定明白這個道理。。
二郎默不作聲地吃完兩塊香妃酥,趁姐姐不注意又伸手。
“梅羨林!”
梅二郎悄悄地縮回手,一雙小肉手乖乖放膝蓋上。
怕弟弟一會兒又饞,漁娘坐了會兒就告辭了,走的時候還問淼娘過幾日有沒有空閑,他們家過些日子要回清溪村住幾日,她若是有空閑,也一起去鄉下玩幾日。
淼娘想去,隻是沒幾日鄧家那邊要來過禮,後又要備婚,不好出門玩了。
“也罷,等你成婚後我再叫你去玩。我們走了。”漁娘牽着戀戀不舍的弟弟回家。
“嗯,我送你們。”
淼娘送他們姐弟到門口,不禁笑歎,鄧家公婆再和善,等成婚後,隻怕沒有現在在家當姑娘時自在。
漁娘牽着弟弟慢慢走回家時已經半下午了。
羅家。
羅縣令中午喝了幾杯酒,歇了會午覺起來,劉氏聽見動靜忙進屋伺候。
“倒杯茶。”
劉氏倒了杯溫茶遞過去,羅縣令喝了大半杯,才覺舒坦了。
“老爺可還要?”
“不要了。”
劉氏接過茶杯放下,服侍着穿衣裳,夫妻倆說起家常話來,自然而然地就說到了今日宴客的事。
羅縣令笑着道:“王蒼果然是個穩重的,不僅有讀書之才,言談舉止也十分不錯,乍一看都不像十六歲的毛頭小子。我看呐,他三年後考舉人肯定沒問題,我若是在南溪縣留兩任,後頭還有好事等着我。”
“那就提前恭喜老爺了。”劉氏笑問:“老爺可有問過王蒼、賀文嘉兩個,他們家裡可有給他們定親?”
聞言,羅縣令一下不高興了:“可是大嫂又說什麼了?”
劉氏歎道:“你跟我說的話,我都掰碎揉開了跟大嫂說清了,大嫂一直說可惜了,難得碰到各方面都合适的。”
羅縣令皺眉:“你好生勸勸大嫂,不是咱們家不肯幫忙,人家沒那個意思,難道咱們還能強求不成?王家又不是普通人家,就算強求也強求不來,何必結仇?”
劉氏何嘗不知,隻是被大嫂念叨着,她也頭疼。
羅縣令當年讀書求學時候,全靠嶽父家支持,甚至羅縣令不擅長讀書的大兒子還仰仗舅兄帶着做生意,在表侄女的婚事上羅縣令也不好推脫,隻在心裡細細思量,可有合适的人選。
白水村,王家。
傍晚彩霞漫天,清涼的晚風吹的人渾身舒暢,王芸娘敲開哥哥的書房。
“進。”
芸娘推門進去,見哥哥在窗邊寫字,她端着一碟切好的蘋果進去,笑道:“我來給哥哥道謝來了。”
王蒼放下筆,嘴角微翹:“謝我什麼?”
“謝你的《中原農耕術》呀,梅姐姐還我一本潮繡大家的寫的注疏,我回來剛看過,那本書寫的可好了。”
王蒼接過果盤,笑道:“我還當什麼事,也值得你道謝。”
“對哥哥來說不是什麼大事,對我和梅姐姐來說就是大好事了,她得了好東西高興,我得了好東西也高興。”芸娘笑眯眯地在哥哥旁邊的椅子坐下。
王蒼吃了塊蘋果,嗯,挺甜的。
王蒼還要練字,他拿起毛筆,見妹妹沒有要走的意思,他又擱下筆:“還有什麼事?”
芸娘猶豫了片刻才道:“哥,今日宴會上旁人問起你的婚事,娘說,你的婚事不着急,最好等到你考中進士後,再選個對你當官有助力的官家小姐成婚。”
王蒼拿起筆,嗯了聲:“娘早前提過,我知道。”
芸娘松了口氣:“哥哥你知道就好,我就怕你不樂意,心裡難過。”
“娘是為我好。”
芸娘笑得燦爛,娘做什麼事當然都是為了他們兄妹好。
“哥哥你寫字吧,我走了。”
芸娘走後,書房的門被虛掩起來。
王蒼舉起筆停了好一會兒,一滴墨汁滴在潔白的紙上,他才落筆,順着那滴殘墨寫下去。
天際的晚霞随着風飄動,日光慢慢消散,天色變得昏暗起來。
一張紙寫滿了,紙上的每個字都方正圓潤好看,那滴意外滴落的墨汁被藏在筆畫尖,再找不到一點突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