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绾站在院子裡望着那面牆,她不該去管别人家的事。
隔壁的哭聲越來越大,片刻後,她歎了口氣,去廚房拉開櫥櫃拿出昨日還剩下的兩個蘿蔔餅,昨日隻剩下這兩個,不夠當今天的早飯,她和周子正就沒吃。
“我讓你偷藏。”錢母扯過柳兒朝她後背扇了一巴掌。
今天她從田裡回來看到柳兒正和老大媳婦一起在廚房吃餅。
那餅和昨日三郎家給隔壁李家的餅一樣,也不知柳兒這丫頭從哪弄的這個餅,竟偷藏着和她娘一起吃。
昨天隔壁三郎的媳婦給了李家小半籃子餅,沒有給她,三郎那媳婦不将她放在眼裡,現在柳兒這丫頭竟然也敢不将她放在眼裡了。
錢母越想越氣,又給了柳兒後背一巴掌,将柳兒扇的超前一撲,差點摔倒在地。
吳枝推開婆母,将女兒護在懷裡,不讓婆母在打柳兒,母女兩抱在一起哭。
錢母被推的一趔趄,差點摔倒,站穩後怒道:“反了你。”
四下看了眼,看到院子裡的柴火棍,準備今天好好收拾這母女二人,剛走到棍子前,院門被敲響。
“嬸,在家嗎?”于江绾站在門外,聽着院裡的打罵聲,深吸一口氣,臉上擠出笑。
院子裡的吳枝抱着柳兒看向院門,這聲音好像是隔壁三郎新婦的聲音,這幾日她經常在院子裡聽見她的聲音。
柳兒帶回來的餅也是三郎媳婦給的,女兒舍不得吃,給她省下半塊。
錢母聽見門外有人,将亂了的衣服捋了捋,起身去開門,看見門外站着的是于江绾,有些意外。
于江绾朝院裡看了眼,院子裡的柳兒滿臉淚的依偎在一個年輕的婦人懷裡。
剛才她聽見的哭聲真的是柳兒,柳兒原來是隔壁錢嬸的孫女。
她收回視線,朝着錢嬸開口道:“我煎了餅,送些來給嬸嘗嘗。”說完将盤子遞了過去。
錢母看着盤子裡的餅,雖然隻有兩個,但是個頭都不小,臉上立即揚起了笑,伸手接了過來:“三郎媳婦有心了,快進來坐坐。”
于江绾沒有接她的話:“家裡有事就不進去坐了,有個事還想麻煩嬸幫忙。”
錢母剛白得了一盤餅,正高興着,直接應下讓她說何事。
“家裡水缸裡的水用完了,子正還在城裡沒回來,我這身子不頂用,想讓阿嫂幫我挑幾桶水。”于江绾說完似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錢母還以為是何事,沒想到隻是挑幾桶水,她朝院子裡的大兒媳道:“幫三郎媳婦挑幾桶水。”
吳枝看向婆母,心中不願去,她若是去了,留柳兒一個人在家,還不知道要遭多少打。
錢母見大兒媳婦不動,臉色一沉,她敢當着外人的面落自己的臉。
于江绾見狀出聲:“嬸,柳兒若是沒事,能否讓她幫我集市買些黃豆回來,三郎晚上想吃炖豆子,今日去城裡将此事忘的一幹二淨,等豆子炖好,我給嬸嬸送些來嘗嘗。”
錢母一聽還有的炖豆子,立刻讓她們母女去幫于江绾,她現在看到兩人就生氣,出去幫忙還能給她掙碗豆子回來。
吳枝聽到女兒也能跟着的她一起,拉着女兒就往外走。
于江绾見母女兩走到身邊,朝錢母道:“嬸,那我帶阿嫂先回了。”
錢母将三人送到門口,讓于江绾後面有事隻管來找她,再多帶些東西回來,隻是最後這一句話在心裡沒說出來。
于江绾笑了笑應下,帶着吳枝母女回了院子。
吳枝帶着女兒跟着于江绾走進院子,門一關,她就拉着女兒走到于江绾面前:“謝謝三郎媳婦幫我和柳兒。”
她知道于江绾是為了讓婆母不再打她和孩子才上的門。
于江绾沒有接話,隻是道:“阿嫂怎麼平白的說謝,要謝也是我謝阿嫂,一會可是要麻煩阿嫂幫我挑水。”
吳枝一怔,她不明白三郎媳婦為何不承認幫了忙,但想來定有她的原因,便不再提。
于江绾看到了吳枝臉上的不解,她做不到一直幫忙,也不想吳枝因為她這一次的幫忙在她身上寄托希望。
“你在家等我,我去挑水。”吳枝去廚房拿出扁擔和水桶,往外走。
柳兒在一旁小聲道:“嬸嬸,我去買黃豆。”
于江绾看着柳兒還泛紅的臉,伸手摸了摸她的頭:“不急,等會再去,先陪我做些其它的事。”
柳兒不知道于江绾嬸嬸要她做什麼,但還是乖乖的點頭。
于江绾将中午買來十三香的香料拿了出來,十三香要用到八角、小茴香、花椒、高良姜、橘皮、黑胡椒、肉豆蔻、肉桂、幹姜、山楂、甘草、砂仁、丁香和白芷。
這些香料裡有的藥鋪已經磨成粉,有的沒有磨成粉,她要将沒磨成粉的磨成粉。
剛穿來這的時候,她在廚房看見了個小石磨,半個手臂寬,不知道周子正是用來磨什麼,已經許久沒用,上面沾了厚厚的一層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