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是男子,蘇姑娘若是男子,高低能跟您考個一甲回來。”鄒嬷嬷道。
老夫人頓時臉上笑開花,鄒嬷嬷可不是亂說奉承話之人。
“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老夫人笑道。
“蘇姑娘記性之好,是我生平僅見。”鄒嬷嬷道,“教過的規矩,哪怕隻說一遍,她也能記得。”
老夫人聽了心裡也開心,但她記得閨女曾在信上說,玉婉記性極差,前背後忘……莫非那時候太小,後來開竅了?老夫人聽說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開竅晚,或許玉婉正是應了這個說法,心裡越發開心。
“那就好,也叫你少操心些,若再像我孫女那樣的猴兒,我可真沒臉見你了。”老夫人笑道。
鄒嬷嬷也難得露出個笑臉:“貴府兩位姑娘都不錯。”
老夫人很滿意,誰不喜歡聽旁人誇自家孩子呢。
之後幾日,玉婉每天的作息都是一樣的,晨起給老夫人請安,陪老夫人用膳,回院後跟着鄒嬷嬷學規矩。在學規矩之餘,她也沒忘洛先生給的功課,照樣每日練字、作畫,偶爾練琴。隻是棋,一回沒碰過。
玉婉規矩記得牢,禮儀學得也快,但鄒嬷嬷還是發了玉婉的小九九。那就是當她要考玉婉時,玉婉樣樣都好,處處都對,不考她時,她原先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鄒嬷嬷與老夫人說了兩次,今日又與老夫人說起此事,臉色已經不太好了。老夫人安撫了鄒嬷嬷之後,便将玉婉尋了來。
玉婉心裡似有預感,因此到老夫人跟前時,格外乖巧,把從鄒嬷嬷那學的規矩,全都用上了。
老夫人這些日子,得玉婉陪伴,心情舒暢,見到外孫女,心裡還是喜歡,不忍苛責,隻是慈愛問道:“婉兒,鄒嬷嬷說你敷衍她,當她面規矩極好,但她一背過身,你就原形畢露,你是怎麼想的?”
玉婉臉有些發紅,先是認錯:“婉兒錯了。”
“鄒嬷嬷說你極聰慧,想必你是有自己想法的,跟外祖母說說?”老夫人道。
“婉兒隻是覺得,有些規矩是做給旁人看的,若是無人或者與親近之人時,還是自得些更好。”玉婉道。
老夫人看看玉婉,笑歎:“你這丫頭,小小年紀,真叫你說出一番見解來了。如今你也知道京城規矩多,就不怕自得慣了,關鍵時刻出岔子?”
“有些怕的。”玉婉小聲道,“但我更怕,無時無刻守着這些規矩,我失了本性,那樣我就不是我了。”
老夫人看着玉婉好一會兒,當真還是個孩子呢,才能說出這般孩子氣的話。這些規矩,不就是讓女子抹除個性麼,有多少女子,尤其是嫁了人的女子能守住本性呢?到時候,性子越強的,便被折得越狠。
還是經曆得太少,無親娘教養,聽說有個女先生,倒像是将她當男子來教的,難怪教出這個性子來。老夫人心裡思忖,玉婉這個性子一時半會兒怕是掰不回來了。
“好孩子,在家裡怎麼都好,但是到外頭,在外人跟前,可得收了你的性子,京城不比旁的地方,你一出去,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着你呢。”老夫人語重心長道。
玉婉忙颔首:“婉兒明白的。”
“你明白就好,别叫嬷嬷為難了,她是為你好。”老夫人又道。
玉婉雙頰绯紅,點頭稱是。
此後,鄒嬷嬷就再也沒見到玉婉松散的模樣。玉婉跟着鄒嬷嬷學了半個月規矩便“出師”了,是鄒嬷嬷教導的女子中最快的。
在這半個月中,老夫人以玉婉初來乍到,要學規矩為由,為她推了不少邀請她賞花赴宴的帖子。
鄒嬷嬷一出定國公府,便被有心人盯上了。
第二日便有好幾家往定國公府遞帖子,其中最令老夫人詫異的是安陽長公主的帖子。
老夫人思忖,莫非是鄒嬷嬷與安陽長公主提了玉婉?就怕真正邀請玉婉不是安陽長公主而是甯王殿下。甯王殿下可是長公主最喜歡的侄兒……
老夫人歎氣,真是禍福難料啊!老夫人将玉婉和景萱找來,将帖子給二人。
“哎呀,竟然是安陽長公主。”景萱驚訝道,“長公主怎麼會突然給我們下帖子,還是去菡萏園。”
老夫人正色道:“景萱,你表姐初來乍到,即便學了規矩,到底沒參加過這樣宴會,你要照顧好比表姐。”
“是!祖母放心,我一定不會叫表姐掉一根寒毛!”景萱忙保證。
玉婉捏着帖子,心下感歎:長公主啊!皇帝的姐姐呢!玉婉這會兒心裡十分想念她爹和兩位哥哥,想要告訴他們,她要見長公主啦!
老夫人瞥了一眼玉婉,見這丫頭果然全無懼色,也不知道她哪來的膽子。
哪來的膽子呢,一是無知者無畏,二是初來乍到新世界,太過強烈的新鮮感讓玉婉隻想把這京城角角落落都探索一番,每個人都認識一遍。
菡萏園内,甯王與長公主坐在蓮花包圍的水榭裡。
“你倒是肯費心思,别是對那位蘇姑娘真動心了吧。”長公主對甯王道。
甯王哼笑一聲:“怎麼會,我還要為未婚妻守節呢。”
“你最好沒有,别忘了你父皇給你的差事。”長公主道。
甯王搖着折扇,沉沉地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