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農家子,但人上人(科舉)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立田明白他的意思,每回雙滿村開征,總要從他起頭的,即是對其他戶的表率,也是警醒。

他把早已準備好的自家戶貼拿出來,遞給劉保長。

“按戶貼上的數目,我家夏稅總是麻布三匹兩丈、錢币五貫兩百。”

劉保長象征性翻了翻戶貼。

這戶貼是官府在定了五等丁産薄以後,蓋印再發給每一戶戶主的。上載了每一戶的人丁、田畝、房屋和其他重要資财,并且在最後明确寫了每一戶夏稅秋苗應納的賦數。

他對李家的情況心裡有數,李立田在這方面也很少叫他操心,他嗯了嗯聲,又叫同來的戶長點了李立田拿出來的布和錢,點數的戶長确認無誤。

劉保長這才站起身:“好,李老哥不錯,還是咱們雙滿村第一響!”

幾位戶長當即一湧而出,到了院外雙滿村的土徑之上,提起一面銅鑼。

“當——當——當——”

響亮的鑼聲響徹雙滿村四面八方,一陣鑼過,幾個戶長一起大喊一聲:“雙滿村李立田夏稅已納,共計夏布三匹兩丈、錢五貫兩百——”

随行的鄉書手在兩稅冊上做好記錄。

幾人接連敲了三遍鑼,又喊了三遍嗓。

劉保長回頭喊李立田:“走吧立田老兄,咱們這就别再耽擱,雙滿村另兩名戶長也勞你去叫齊了。”

“這就來。”

催征督耕本就是戶長的職責之一,李立田應了聲,臨走前想了想還是回了趟西屋。

他進了西屋,先和他爹打了個招呼:“爹,我看今年這回,怕是有些不尋常。今兒個不然别叫大郎讀書,趕緊回家照看着點是好。”

李長發方才也将院裡的情形看了個大概,也覺出點什麼。

“嗯,怕是他們還留着點話頭,沒和你說透。那……大郎今天先這樣,家裡就你娘和兩個弟妹,你快回去照應照應。”

想了想王家的情形,又道:“若屆時有甚難處,念仁他爹和他們一起,會想着幫你開解開解的。”

王景禹收拾好自己的書和筆墨,整立進王母縫制的書袋裡:“謝謝村正爺爺、李伯!”

也不耽擱,自回家去了。

原本正和他一起聽講的李念仁看着拐出院門的身影,心道:“景禹明明隻和我年歲相差不多,但自己對家裡面這些事,是從來都沒操心過,隻需讀好書便罷。但景禹他,卻已經要時事都擔在肩上了。”

這廂王景禹回到了自己家,一路上,雙滿村的村民多數都開了院門,站在院門那裡,一邊探看着大保長隊伍的進度,一邊時不時互相探問有沒有哪家不順的。

他們提前已經得了戶長的知會,準備好戶貼和要繳的夏布和錢,趁着農閑出門謀活計賺額外銀錢的人也都留在家裡。

雙滿村不大,家家戶戶是個什麼情況,大家都算是有數。

如今日子緊迫的,除了王家,就是那安家了。

随着銅鑼聲響,與戶長們唱課之聲,整個征納大部分都還算的上順利。

再然後,果不其然。

征繳隊在安家,駐留的時間超過了預期的長度。

已經預料到有什麼的事發生着的村民們,有點面上一暗,有的支起耳朵想聽的更清楚。

很快,從安家那處擁擠的四方小院裡,漸漸傳出了壓抑了的哭聲。

安家這兩代的人丁漲的快,糧油布匹等等消耗大,可祖上傳下的地一直就那麼多,就連三年前那次下調了标準的五等戶标準,他家都評不上三等,依舊隻是個四等戶。

但這夏稅與秋苗不同,不光以家中的田畝數和田畝的等次為繳納标準,還要算丁口數。

因此,這夏稅都是安家年年難過的一道坎。

安家的田畝和丁口合在一起,夏稅要納錢四貫二百,布兩匹兩丈。

自去年秋忙以後,隻要有餘力時,安家男丁能出去做活的都去賣力做活,女子紡麻織布喂雞的賺些錢或麥,也扛不住一家子消耗大。

這夏稅的布是湊夠了,錢卻還是差了一半。

劉保長一行人對此早有應對,先說:“按規矩,錢不夠,就拿布折抵吧。”

安家一衆人分管安家的戶長站出來,試探着說情:“安家地坡裡這一季的苎麻,都剝完紡完了,還去集市裡換了麻來紡。去冬以來,咱們鄉裡每家每戶還納了一回修河渠錢、一次演社戲錢,俱都按丁口納的,他家布和錢,确實隻這麼多了。”

劉保長側目瞪了他一眼,他們保裡鄉裡都用什麼名目收過什麼錢,他會不清楚?

沒得在衆人面前還要他來說回給自己聽?

況且,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納不出來的差頭,你來補齊怎得?

那個戶長也知說多了嘴,馬上又接:“但他家餘麥還有,可以折抵。”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