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璟哲:“序班相公,媒婆是浙江府杭州府的孫強外子(意為,丈夫叫孫強;浙江管丈夫叫外子)之妻,張月。孫強年四旬,張氏為第二任跟現任知府等級别的官員保媒。穩婆是城中楚氏醫館裡的太太(意為,同齡人的母親)韓氏韓燕。”
元青恒:“元青恒若有此幸,願與譚娘子來弈。”
譚瑤璇屈膝行,附身道:“元相公請。”
“第三百三十手,飛。”
元青恒:“第三百三十一手,跳。我很想知道譚娘子對禹建夏有何見解?”
譚瑤璇:“第三百三十二手,騰挪。彼時剛封九州。禹該遷移,商湯禮待商均。可見夏初二王政績頗卓!”
商湯确實對商均的後代很有禮,對夏禹的後代夏桀恨得要命........雖然沒有成為典故但是成為了一篇曆史。
元青恒:“譚娘子不想有個跟學子們一起談論音弦的機會?”
譚瑤璇:“不必。我有萬貫家财傍身,怎配與人攀登九嶷呢?莊家不景氣處境下,我又怎有遊曆的心思呢?”
元青恒:“以盤為琴,以子為弦。”
譚瑤璇:“徵徵羽羽宮羽羽宮宮商商角商商徵徵羽羽。第四弦兩聲,第五弦兩聲,第一弦一聲,第五弦兩聲,第一弦兩聲,第二弦兩聲,第三弦一聲,第二弦兩聲,第四弦兩聲,第五弦兩聲。”
說着,在棋盤邊上用棋子擺着相應的弦位。
元青恒:“齊牧,第三百五十手,為何不跳加。”
質問的語氣,清清淡淡叫人聽不出這句話中所蘊含的不悅有幾分。
齊牧:“因為第三百五十手,跳加的話,譚娘子就可接不歸再打吃。”
........
元青恒:“第三百五十一手,投子。譚娘子對于《湘妃怨》熟谙相比之,足見唐之教坊。”
唐代教坊司是官學的另一個名稱,招收的都是德才兼備的長安城中的身家清白有一定家底的郎君娘子。後來,宋朝至清末,教坊司就是妓院了.....舉個例子,安樂公主要是被囚禁在西安,她進教坊司也是值得誇贊的。不過,安樂公主李裹兒夠作的!
譚瑤璇躬身,“民婦見識微薄。”
元青恒起身拱手,“蘇相公,不如叫上譚娘子上你嶽家。”
蘇璟哲和譚瑤璇夫妻躬身稱是。
誰料,見元青恒一行人去丈人家,被元青恒留下收拾棋盤上的棋并把棋盤與棋笥放回屋裡的齊牧還要在這看着蘇家的戶薄。
光留下,縣令官印等到戶貼做好後訂成戶薄,叩印官印還不行,得叫他掌掌眼,别把蘇月惜那張臉給叩成黑戶,編進賤籍!
那樣的話,這蘇家告他監管不嚴,導緻人口統計不當的折子都能牽連上他!!!
親自對對戶薄,寫戶貼。
經過早上的對弈、察看珠寶飾品、田産房契、飲食牲畜等,這就不該再稱家貧!
.........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蘇月惜,你給我站起來!年紀不大,倒是仗着能記住幾首唐詩,就可以走神了嗎!”
坐在第一排的蘇月惜自己坐一位,另外有一席用以學禮儀。
這間教室共有三十排十六列,一排有十名學生,從第四排開始,每列共有三十名學生。
其次,便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隻能在家獨自帶着。
坐在第一排的蘇月惜上課時,就行禮還算走點心外,剩下的早支着腦袋左右轉了。
蘇月惜:“我爹爹今天早上本來想讓我進宮當宮女呢。現在後悔了.....然後,讓我今天注意着點,今天晚上之前,看見不認識的人出現就先出聲讓那人上我家去找我爹娘,所以我沒心思上課!”
這回答,真随便!
待聽到蘇月惜以這态度回他話的老師,拿起身側的教鞭就指着蘇月惜,希望她主動認錯。
憑她爹、爺爺、阿公舅舅的學識,哪怕是山長在這,也不過是給以顔色,不敢體罰啊!
再說,這娘子平日裡積極、認真的樣子,也是一時不忍叫人去責打呀!
蘇月惜慢悠悠着拱手,“老師,我想下課。”
一時無語的先生,半響,隻道:“《楚辭》跟《詩》裡,每首都背兩句。憑借這個,我們小學就能為你跟菱兒作證。背的最全最有利........不然,罰五十遍。”
蘇月惜:“小聰哥哥給我倒杯水。”
楊曉聰:“.....”為什麼是他?
這事跟他有什麼關系?
蘇月惜擡頭,認真着背了起來......
“《楚辭》曰《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考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餘若将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昔三後之純粹兮,固衆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查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餘既不難夫離别兮,傷靈修之數化。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将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衆芳之蕪穢。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忽馳骛以追逐兮,非餘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颔亦何傷。掔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雖不周于今之人兮,願依彭鹹之遺則。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餘雖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