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董家二老今年都不到六十,十年前,都還不到五十歲。四十多歲的壯年夫婦,在農村又有十幾畝土地,那時候已經是八十年年代,地方上經濟也搞活了,養雞養鴨養豬牛羊,賣蔥賣蒜賣山芋!高中學費才多少錢?怎麼就供不起了?
董立海分明是給自己的雙胞胎兒子掙奶粉錢的,怎麼就成了為了董立松了?
這意思是說,董家老兩口把自己掙的錢都給了兩個孫子買奶粉,所以小兒子讀書用的是大兒子的錢?這個賬是怎麼算的?
瑞巧嘴唇動了動,終于壓住了說話的沖動。
要打赢這一仗,就得裝,就得忍。
于是,她忙問董立松:“立松,媽說得是真的嗎?還有這事啊,我怎麼沒聽你提起過啊!”
董立松臉現尴尬之色,瑞巧知道,他心裡也明白這所謂恩情有點莫須有,可是,他對自己的原生家庭順從慣了,根本不可能去反駁。
隻聽董立松說:“是的,有這個事的瑞巧。”
瑞巧忙道:“哎呦你怎麼也不早說啊,早讓我知道了,我也……”
說到這裡,她沒有再說下去,讓董家老兩口自己腦補想象去。
見她這樣說,董老太岩石一般僵硬的臉上總算是松動了一些。她說:“所以,你大嫂侄兒的事情,瑞巧,你到底怎麼說啊?”
“我……”瑞巧有些瑟縮地看着董立松:“媽,我們家的事,都是立松當家作主的,你就問立松好了。”
董立松皺了皺眉:“媽,你是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實在是不好帶啊!”
“什麼不好帶?怎麼就不好帶了!我看你就是壞!不想帶!”董老太喝道。
“媽——”見老娘這樣蠻不講理,董立松的語氣地透着無奈:“你也不相信,瑞巧都懷孕幾個月了,馬上就要坐月子,孩子生下來之後,光一個孩子就能把她纏得什麼也幹不了!”
“放屁!一個孩子就啥都幹不了了?那你媽帶你們四個是怎麼帶大的?她還天天做飯洗衣幹農活呢!”這時候,董老頭也忍不住出聲了。
董老太拿眼斜了瑞巧一眼,連連冷笑:“怪不得人家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這可這是沒錯!”
瑞巧低下了頭,沒有反駁婆婆的話。
董立松果然不滿地喊了一聲:“媽,這事跟瑞巧有什麼關系呢?”
“還說沒關系!你還敢說沒關系!你這媳婦懷的就是龍蛋了?我還說不得她了?”一見兒子如此急于維護媳婦,董老太更氣了。
董立松沒有說話。
生平第一次,他覺得自己的親媽有些蠻不講理。
他們非要認定這事是瑞巧撺掇的,可是,瑞巧有沒有撺掇,自己心裡最清楚,這也确實太冤枉人了。
再看瑞巧,哎,她還懷着身子呢,受了委屈也不知道反駁,反而肩膀一縮,看起來怪可憐的。
一股心疼混合着憐愛的情緒蔓延上董立松的心頭,他對父母更加不滿了。
于是他将心一橫:“爸媽,反正,胡恒這事,我們就是沒辦法同意!”
董老頭和董老太對望一眼,一時都說不出話來。
過了好半天,董老頭才咆哮道:“反了天了你!老婆子!走!我們現在就去杏花村老王家去!問問他老王家教育的什麼好女兒,居然能把丈夫唆使得爹媽都不認了!”
得!拐來拐去,這筆賬又算到了瑞巧頭上。
董立松低下了頭,沒有說話。
瑞巧知道,他這是拿他爸媽沒辦法了,總不是跳起來跟他爸媽吵架吧。
于是她就說:“爸媽,你們别生氣了,就讓立松好好考慮下吧。”
“考慮什麼!這事行也行,不行也行,你們要是不答應,以後就永遠别進我們家的門,永遠别認我們這個爸媽!”董老頭大聲道。
聽了這話,董立松的臉色有些發白了。
瑞巧知道,董立松是個大孝子,最看重的就是臉面,最重視的就是人們的議論,父母不認他,那所有人都會認為他不孝。
瑞巧心裡迅速地盤算着。
看樣子,在這老兩口的高壓政策下,董立松鐵定是頂不住了,那孩子是非住到自己家裡不可了。
不過,瑞巧才不會像前世那樣乖乖逆來順受。
董家人這樣強迫董立松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心裡已經開始對家人不滿了。
那麼,等那孩子進門以後,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事情,可以挑起董立松與家人的矛盾。
想起上輩子董家人對自己的種種欺淩,以及自己愚笨無知,瑞巧暗暗咬牙,她是絕不會再讓自己受一點委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