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珍也激動了:“對哦,我怎麼糊塗了,沒想起來要買輛摩托車,這可比買一牛頭還要緊。”
她捏着手指算,算半天算不出來,不得不開口求助:“愛華,我們得攢多久才能攢夠買摩托車的錢?”
姜愛華道:“家裡的債要還到5月份左右,6月開始攢,得攢到明年年底吧,慢的話就後年年初就差不多了。”
家裡現在已經有500隻雞了,到三月份左右就能實現每日産40斤雞蛋左右,一個月就有1200斤,每斤按一塊五算,月收入就有1800……
但這是最理想的狀态,因為雞蛋的市場價格可能會有波動,不可能一直固定在一塊五,如果銷量不好,也可能降到一塊三,一塊二,甚至是一塊錢,姜愛華不敢算得太死,保守估計一個月能賺1200-1500就非常好了。
這樣一來,家裡三個人的收入就有兩千左右了,其實不到年底就能存夠買摩托車的錢。
但姜愛華發現羅家珍這個人意志力特别薄弱,隻要條件稍微好一點點,她就開始犯懶,想着要辭職回家,美其名曰回家種地,其實就是不想幹活。
但他們家還沒到富到這種程度,姜愛華得為兩年後離開上社村做打算,羅家珍不能在這個時候偷懶。
她今年剛滿40歲而已,就想着要退休了,會不會太早了點?
而且人一閑下來就容易生事,沒看見夫妻兩人這半年來幾乎都不在家,家裡的麻煩事也少了一大堆嗎?就連外婆家一直想找機會說和,聽說家裡隻有姜愛華在家,想起她拎着刀把他家的廚房全砸了的事,都吓得不敢來了。
如果羅家珍罷工回家了,以她那個好了傷疤忘了痛、記吃不記打的個性,想必要生出許多事端。
她這個人就得不時給她上一上筋,上得緊緊的才不容易犯糊塗。
背債就是最好的選擇,隻要一直背債,她才會感覺到壓力。
但背債的同時得讓她享受到之前從未有過的便利生活,她才會背得心甘情願。
姜愛華把目光放在了姜成才的身上,她決定以後多往他身上使使力,他不能再這樣子沒有腦子下去了。
羅家珍一次兩次地說一些糊塗不靠譜的話,兩人又天天都在一起,這些話想來沒少跟姜成才說,但姜成才卻一句都沒有跟她提過。
或許他是習慣了,又或許他覺得無傷大雅,甚至是他願意寵着羅家珍讓她這麼說,但想到上輩子那個悲劇,姜愛華就忍不住要瑟瑟發抖。
回來半年多,明明家裡在她的幹預下情況已經越變越好了,很快就能走出貧困的困境,但羅家珍已經不是第一次做出拖後腿的事了。
私自把錢全給了娘家人、偷偷把月華送走、心氣不順拿月華出氣、多次提出不想工作要回家躺平,她都算得上是他們家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了,如果不是姜愛華強勢介入把主動權跟經濟大權都握在了手裡,她家不用兩年又能回到一年前的困境。
羅家珍沒有文化,她有一些世俗又荒謬的想法不可怕,可怕的是她會慫恿着姜成才為她沖鋒陷陣,而姜成才又沒辦法辨别她的做法可能會帶來的後果,這才是最可怕的。
姜成才必須要跟上家裡發展的節奏,他不能被羅家珍帶歪了。
姜愛華必須把姜成才争取到自己這邊來,哪怕他不能阻止羅家珍的某些行為,但隻要他肯提醒姜愛華一句,姜愛華都會找到辦法應對。
怕就怕她像送走月華一樣,夫妻兩人都瞞着她,把事情做了再說,姜愛華将會變得非常被動。
有點殘忍,姜愛華是要讓他對自己的妻子産生戒備之心,恐怕姜成才一時很難接受。
但姜愛華想起上輩子的慘劇,姜成才輕生後,有許多沒辦法解釋的疑團都随着他的逝世被埋進了泥土裡,但重生回來這半年多,她隐隐意識到這個悲劇最根本的核心可能在羅家珍的身上。
姜成才的自盡是被她牽連了,自己滿心的苦悶又無法排解,所以他選擇了永遠逃避。
他沒有做錯什麼,結局不該是這樣的。
姜愛華決定找機會跟姜成才聊一聊,她不允許上天給了她重生的機會,卻還要讓悲劇重演。
晚上睡覺的時候姜愛華剛抱着熟睡的月華躺下,姜麗華就抱着被子過來了:“姐,我要跟你睡。”
姜愛華一邊把位置空出來讓給她一邊道:“你都有自己的房間了怎麼還跟着我擠?”
姜麗華心滿意足地躺下,誇張道:“姐,你都不知道,我的房間太大了,我居然不敢一個人睡!哈哈,膽大包天的姜麗華竟然不敢一個人睡,太可笑了吧,但它就是這麼真實地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