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藏海戲麟 > 第5章 十三歲入朝為官

第5章 十三歲入朝為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何止讀過,這是汪潮倒背如流的一卷書冊,有三萬五千字。不止汪潮,汪家幾乎每一個人都背誦這卷書,戶部的每一個官員也必然背誦這卷書。因為它是汪藏海十三歲時寫的第一份奏表,是以一介布衣百姓身份呈獻給元洪皇帝的萬言書。

後世的史官一定會用厚重筆墨記載這段天才傳奇:洪璋二十六年十一月,戶部員外郎汪承興之庶子汪藏海以萬言書上奏元洪帝。這份奏章《大雍民籍戶政稅改方略》也被民間稱為《藏海冬月戶政奏表》,共計三萬五千字,分為上半部策論綱要,和下半部制度章法,主要内容是針對大雍國當前戶政管理混亂問題,而提出的戶籍制改革策略和辦法。汪藏海提出,大雍國百姓貧富差距懸殊,經常有窮困潦倒的貧民背井離鄉去讨生活,而且因自然災害流亡的難民和因獲罪抄家而流浪的官眷罪奴數量也非常龐大。這些人在全國各地颠沛流離,一方面是社會治安的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城市的人口過度集中和小村鎮的人口過度流失。所以汪藏海編寫了非常詳細和實用的戶籍管理制度,同時建議推行稅收改革,繳稅以家為戶,居民落地為籍。并且,汪藏海為了說服元洪帝采納他的主張,還彙總整理了大雍國近二十年的戶部案例卷宗,一一批注解決方案和未來規避類似問題的方法。

元洪帝讀了這份萬言書奏表之後,大為震驚,派遣禦辇去汪家接這位天才少年進宮詳談。此時元洪帝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當他見到這個年僅十三歲的汪藏海時,除了驚喜華夏國得遇良才,還有一種老人與孫兒輩之間的孺慕舐犢之情。元洪帝傳召當時的皇太孫(後來的孝文帝諸文)進宮來,和汪藏海一起研讨戶部施政舉措的規劃和落實步驟,祖孫三人秉燭夜談,從傍晚一直聊到第二天雞鳴時分。

第二天早晨,汪承興去吉慶宮門外接汪藏海回家,同時接到的還有聖旨诏書——十三歲的汪藏海被破格提拔為戶部三品侍郎,成了他的父親汪承興的頂頭上司。

此後十年,《藏海冬月戶政奏表》都是每個新進戶部官員上任之前必背的教科書,一直到戶部侍郎汪藏海認為奏表内容已經過時,後來人不必再背為止。

此時此刻,小汪大人突然問了汪潮這麼一句話,在場的幾個人都有點摸不着頭腦。

汪藏海又追問了一個問題,考較汪潮是否真的“讀過”他編寫的那套戶政稅收管理制度:“我上個月末普查彙算,西北沙漠開荒造林二十六個月,如今已有人口兩萬二千三百一十一戶,去年是墾荒之年,全域免稅賦。今歲算作是落戶元年,隻收取一半稅賦。按照律例,明年和後年的稅收也要減半,從第四年開始按戶部政策收稅,與其他郡縣等同。”

汪潮瞪大了眼睛看着汪藏海。

“如果人口增長速度持續不變,你能不能計算出來,”汪藏海的目光也注視着汪潮,“到第五年時,此地累計稅收多少?”

汪潮思索了片刻,試探着問:“今年賦稅……大約……或許……有十萬兩稅銀?”

汪藏海用目光示意他答對了,說下去。

汪潮咽一口口水,繼續說道:“第一年十萬,第二年三十萬,第三年四十五萬,第四年一百二十八萬,第五年一百六十五萬。”

一提到算賬數錢,萬三就兩眼放光,忍不住要插嘴說話:“算得真快啊。不過,别忘了按大雍律法,稅收超過五十萬的郡縣,就要還種予民,還利予商。”

汪潮連連點頭:“萬公子從商多年,經驗老到,确實考慮得更周詳。那麼我要從第四年起,扣除一厘九的退稅比例。”

“不是一厘九。”汪藏海糾正道,“既然要把商人納稅加進來,就不能隻按農業稅率。雖然随着人口增加,商業經營的份額也會逐年遞增,但還需要粗略估算商戶營收的價外費用疊代,可以按一厘一來計算扣減,誤差更小一些。”

汪潮和萬三都點頭稱是。

琶琶取來筆墨紙硯,全部裝進紫金漆托盤裡捧着,走到汪潮面前跪下,舉案齊眉。

汪潮戰戰兢兢後退半步:“萬萬使不得,姑娘是公子近侍,如何能跪我,快起來快起來。”

汪潮伸手想扶琶琶起身,又想到姑娘是汪家的一等奴婢,自己隻是四等,身份差距懸殊,手停在半空中虛浮,不敢真的去碰她。

汪藏海出聲提醒:“我叫你演算稅收。”

汪潮緊緊抿着唇,唇色蒼白如紙,臉頰卻火辣辣地紅腫着,看起來有些滑稽。但他的目光卻很專注,拿起狼毫筆,開始在白紙上列式計算公子問他的稅收問題。

萬三在旁邊看着,忽然想起一樁曆史典故,盛唐時玄宗皇帝召見詩人李白,為了表示愛才之意,命令自己身邊内侍高力士,跪在地上給李白脫下皂靴換上官靴。

萬三想到這裡按捺不住,湊近汪藏海,低聲說:“先打巴掌再給個優待,你籠絡人心的套路還挺多的嘛。是不是看上這小子了,想重用人家?”

汪藏海怼他:“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汪潮很快演算完畢,琶琶捧過來答卷給汪藏海看。

答案正确,字迹工整,紙面也很幹淨。

汪藏海說:“汪潮,從今天起,你來做此地的主事人。”

汪潮一臉茫然地望着汪藏海。

汪藏海說:“我已經寫奏報請到了聖旨,從下個月初一開始,這片曾經的沙漠戈壁,就會正式改名為息沙郡。朝廷不會再派官員過來,陛下授權我來指定人選管理此地。你可先做個虞衡司的六品主事,盡快熟悉所有造林治沙,築城安民之事。我調配三千名銀甲兵聽你差遣。再過三個月,我會上奏請旨,讓你做息沙郡的四品太守。”

汪潮愣在當場呆若木雞。汪藏海說的每一個字他都聽見了,可是連在一起是什麼意思,他怎麼就聽不懂呢?

萬三插嘴問:“虞衡司?汪藏海你不是兵部尚書兼戶部侍郎嗎?什麼時候開始管工部的事了?”

汪藏海答道:“今天早上剛接的聖旨,皇上讓我兼領工部尚書,下午邸報就會通傳到全國了。”

然後汪藏海走近汪潮,看着他的眼睛問:“我将息沙郡交給你,你能把這裡管理好嗎?”

汪潮回神看着汪藏海,渙散的瞳孔慢慢重新聚焦,回答:“我會努力的,公子……小汪大人,請您相信我。”

汪藏海不滿意這個回答,帶點愠怒語氣說道:“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什麼叫‘我會努力的’?你不想做官,那就回汪家去繼續養馬送信。”

“能。”汪潮的聲音變得堅決,“我能管理好息沙郡,請大人相信我。”

汪藏海轉過頭,看着霞霞說:“你去把我寫的工作日志輯要拿來。”

霞霞走路一陣風似的,快速從隔壁書齋拿回來厚厚一卷書劄。

汪藏海又對汪潮說:“你就留在清涼閣自己吃飯,下午讀一讀我的手記,了解這段期間應該做哪些工作。有什麼問題,等我晚上回來可以提問半個時辰。”

“你要去哪兒?”汪潮和萬三同時發問。

汪藏海轉向萬三說話:“你不是來找我興師問罪的嗎?咱們換個聽曲子的地方喝酒去,我給你接風洗塵。”

萬三眉開眼笑:“我在這站了半天,你隻有這一句話聽着順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