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源村離鎮子七裡多地,四個人也不急着趕路,中途找了棵樹坐下歇了一會才繼續趕路。
近了鎮子,人更多了,去趕大集的村民,擔幹柴的,挑菜的或拉着闆車去鎮上做買賣的,也有趁大集會人多來賣東西的雜貨郎,他們推着個推車,上面放了滿滿當當的貨物,背上的背簍則挂着叮叮當當的小玩意,不少路過的小孩子被吸引了注意力,就連崔小小也不例外。一聲哭嚎響起,雜貨郎還沒有進鎮子就賣了一根撥浪鼓。
“有沒有想要的?”
這些雜貨郎有巧思,在推車上釘了塊闆子立起來,上面又挨個釘了木釘子,木釘子則用來挂各種稀奇玩意。也難怪會如此,有幾個貨郎還沒有進鎮子就攔下他們問價。
崔小小搖搖頭,表示沒有。
崔晚還是了解崔小小,知道這孩子是想為她省錢,隻是心頭還是暗暗決定:等一會看到有合适的也給小小買,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樂趣,總不能手頭緊就将其抹殺了。
“冰糖葫蘆诶~”
“扇子,扇子,賣扇子……”賣扇子的攤主站在高腳凳上,一手團扇一手蒲扇賣力的吆喝。
大集上人多,走了幾步崔晚就把崔小小抱在手上,人太多擠來擠去,可别被踩到撞到。
姚良玉心裡挂念着上回賣茶的攤子,一到集市上就東看看西瞧瞧。見到攤子上擺的色彩鮮豔的布匹,上面還繡了花,伸手摸摸:“老姐妹,你摸摸這布和我們穿的可不是一個樣。”
錢老嬷一到人多的地方就用手捂着衣襟,人多小偷小摸的就多,她為了來趕大集攢了好久的錢,可不能被人順了去。聽到姚良玉讓她摸摸布,搖搖頭:“看樣子就貴,不摸不摸,手粗可别摸壞了讓賠。”
“摸不壞,老大娘放心吧!”攤主熱情地說。
錢老嬷還是不摸,連連催促姚良玉:“我們再往前看看。”
“成。”姚良玉笑眯眯的,“崔丫頭有看到想買的嗎?”
“我想去那邊看看。”
“行,你走前頭,我們跟着來。”
崔晚在一家首飾攤子前停下,攤子上步搖簪子,耳環手镯,戒指璎珞,頭花頭繩應有盡有。
“姑娘買首飾,随便看随便試。”攤主手裡拎了十多個小荷包和幾條璎珞,熱情的招呼道。
“哎喲,這頭花可真漂亮。”姚良玉拿起一朵頭花,往崔晚頭上試了試,“戴上就跟富家小姐一樣。”
“阿嬷說笑了。”崔晚拿起一根編了花的頭繩,“老闆,這怎麼賣?”
“四文錢一根。”
“可真貴。”錢老嬷咋舌,像她這樣的鄉下人哪裡舍得花錢在這上面,裁根布條子就能挽頭發。要是能有根頭繩不得當成寶貝收起來,更别說那些隻能看看的步搖簪子。
“那這個了?”崔晚又指着另外幾根沒有編花的頭繩問。
“這個兩文錢一根。”
崔晚想了想,拿起一根編花頭繩和兩條不編花頭繩:“這三根。”然後從荷包裡摸出八個銅闆放在攤子上,“你數數。”
“夠數。”攤主笑眯眯的收了錢,“姑娘看看還有沒有喜歡的?”
“不看了,兩位阿嬷可有要買的?”
姚良玉放下手裡的簪子,她頭上的銀簪子都沒戴幾回哪裡還會再花這個冤枉錢:“不買不買。”
“我也不買,一大把歲數買這些可要惹人笑話。”錢老嬷笑眯了眼。
“行,那我們往前逛逛。”崔晚荷包也挂在脖子上,用了就塞進衣領裡,饒是如此她也小聲囑咐崔小小看着點,進鎮子前姚良玉特地說了小心有賊人偷錢。
“咚……”前面突然三聲鑼鼓響,人群一下子就往那邊湧過去了。
“走,我們也去瞧瞧。”姚良玉興沖沖的說。
崔晚剛想問那邊是什麼就見人群的包圍的空地竄上一束火焰,接着就是一陣叫好聲,原來是雜耍的。
看雜耍的人實在多,路兩邊屋檐下,甚至兩邊房頂上都站了好些人看。崔晚抱着崔小小往上舉了舉:“看得到嗎?”
“嗯,看到猴子鑽火圈。”崔小小伸長了脖子往裡面瞧。
“好,那還有什麼給娘說說。”
“好。”崔小小看得眼睛也不眨,嘴裡不停地念叨,“頭頂了十個碗” “徒手下油鍋”
雜耍藝人一連表演了十個雜耍才又一敲鑼鼓,其中一個高挑的姑娘家拿起一個碗向人群走去:“剛才的雜耍精不精彩?下一個雜耍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