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徐家二老幫忙,終于在日落時分将圍栅欄要用的竹子鋸好。有兩個老人在,他們見識更多,提議再拿些竹子對半劈開,以便将竹子上下夾在中間,為此崔晚又跑了幾趟竹林。
不過這些活計今天是做不完,姚良玉和徐老爹又頭也不回的離開,隻留了一句明早再來。
等人走後,崔晚用手捂住臉。崔小小站在旁邊仰頭望着崔晚,伸手扯扯她的衣服:“娘,阿嬷留了兩塊米糕。”
“嗯。”崔晚再說話已看不出異樣,“你先去吃,娘再做點事。”
“小小不餓,小小也來幫娘親。”
“好。”
次日徐家二老到的時候崔晚已經将木樁釘好,竹栅欄也圍了一段。姚良玉一會搖搖木樁一會看看栅欄,笑着說:“可别說,挖個溝再釘,确實結實很多。”
“咦,還弄了篾條?”徐老爹湊近圍好的栅欄看。
這個想法也是崔晚半夜靈機一動想到的,為此她激動的淩晨就摸黑去砍竹子回來劈竹篾,“嗯,想着用竹篾編,更穩當。”
“的确。”徐老爹贊同的點點頭,“那就動手吧,争取早點弄好。”
“好。”
因前幾日下過雨,門前這塊地還算是濕潤。崔晚在前将一根根竹子用錘子往泥裡敲,使其深深插.進泥土,徐老爹則拿着竹篾交叉将竹子編起來,徐阿嬷就用鋤頭鏟土将溝回填起來。崔小小年紀小,三個大人就交給她一個任務,跟在後面用石頭把回填的泥土夯闆實。
四個人都是手腳麻利的,臨近中午的時候屋前的栅欄就已經做好一半,剩下的一半估摸着下午也能做好。
擡頭看看天色,崔晚放下斧頭:“阿嬷阿爹,今天中午就在這邊吃飯。”
“不吃,不吃,我們回去吃。”兩個老人知道崔晚這段時間賣野菜攢了一點錢,但也知道肯定沒多少。娘倆過得磕磕絆絆,自家又不缺一口吃的,何必因為幫了點小忙就留下來吃飯,把娘倆的口糧吃沒了呢。
“阿嬷阿爹,你們幫了我那麼多,若是飯都不吃一口,實在是讓我無地自容。”
“唉,孩子。”徐老爹擺擺手,“知道你是個有心的,所以我們才願意搭把手。飯什麼時候都可以吃,等你以後日子好起來了,我們老兩口天天來吃。”
“是啊是啊!”姚良玉笑眯眯的,“我們這就回去了,你們娘倆也煮點吃的。”
“阿嬷,阿爹。”眼睜睜看着兩人離開,崔晚握緊拳頭,自己一定要将日子過好,一定要還二老的恩情。
河邊樹上歇了幾隻白鹭,不時振翅飛向河面,下一秒一條小魚被叼出水面,魚尾甩出串長長水花,折射出餘晖的霞彩。
村後聲聲咚咚響,竹栅欄上下橫了兩根竹子,木釘子把它們牢牢釘在一起。裡正伸手搖搖栅欄,這栅欄做的又紮實又密實,若是尋常人很難越過這栅欄翻進院子。
徐老爹坐在火堆前烤着竹子,等到竹子的缺口吱吱冒出竹瀝時,迅速起身穿過竹栅欄,趁熱用力一彎:“快,捆好。”
崔晚動作麻利,拿起樹藤将徐老爹手握的地方捆起來,這就是用來做栅欄門的門軸。
門軸一共做了兩個,栅欄門還沒有做,不過做一扇門簡單,砍根竹子編起來就成。裡正知道自家爹娘這兩日在幫崔晚做栅欄,心裡好奇特意繞路過來看看。雖說心裡有點不快,但看到自家爹娘高興,那點不快也消了去。
“聽說崔姑娘要養雞鴨?”裡正見崔晚不是個扶不起的,因而心裡也替自己老娘高興。
崔晚不好意思地笑笑:“是有這個打算,等忙過這兩天上山,看能不能挖點野菜去鎮上賣。”
“嗯,少少的攢一點錢是一點。”裡正點點頭。
“看一圈都弄好了,就差院門,明日我倆就不過來了。”這兩日過來幫忙,兒子雖然沒說啥,但姚良玉知道他心裡是不樂意的,左右剩的活不多,崔晚一個人也能做。
“嗯,這兩日多謝阿嬷阿爹,還有裡正。”崔晚抱手行了個禮,這個行禮方式她在鎮上見過。
姚良玉和徐老爹擺擺手,裡正點點頭,然後提起徐老爹背的粗眼背簍:“時候不早了,我們就先回去了。”
“好,崔晚再次多謝你們的大恩大德。”
“小小也謝過阿嬷阿爹和阿叔。”崔小小知道他們幫了自己和娘親大忙,眼汪汪的看着他們離開。
“行了,快回去吧,都忙了幾天。”姚良玉朝她們擺擺手,讓别送了。
這幾日崔晚一直起早摸黑,今天總算把大部分的事忙完,第二天難得睡到大天亮。自從開春後,連日來都是大太陽。崔晚起來後開門,沒有雜草院子都敞亮起來。再加上圍着屋子和門前的地修了栅欄,崔晚第一次有了真實的感覺。
如今這個栅欄就隻剩一個門就做好了。簡單吃過飯後崔晚就帶着崔小小去竹林砍了兩根竹子回來,做了栅欄唯一的缺點就不能似之前那樣走近路,但即使是這樣,母女倆手牽着手,臉上也是帶着笑的。
做好栅欄門就差不多中午,崔晚站在門口來回推了幾下,對崔小小說:“這以後就是我們回來的第一道門。”
“哇。。”崔小小也學着崔晚的樣子來回推門,崔晚笑着看她動作,心情很是不錯。
過了午,崔晚本打算上山去轉轉,可沒曾想剛出門就看到遠處天際的黑雲,山林的樹也被風吹得東搖西晃,看樣子是要下雨的架勢。想起做栅欄前重新做了兩個魚籠,如今自己就有了三個魚籠。有上次下雨因為漲水沖走一個魚籠的教訓,崔晚當即提上木桶和崔小小往河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