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陳丹丹不否認,看見段言的那一刻,她還挺高興的。有多少在回憶裡出現過的人,走着走着就再也不見了。能在繁忙的高二遇到個老朋友,說實在話,她真挺意外,也挺高興的。
但是她不怎麼想找段言回憶過去。
過去對她來說太奢侈了。那個時候爸爸媽媽還沒離婚,她還沒有被當做一個氣球一樣踢來踢去,尚且還是家裡的小寶貝,家裡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為了她好。住在天福小區,是為了她上學方便,每周煮一次水煮魚,因為她愛吃,買蛋糕隻買小甜家的,因為她最喜歡那家。
如今截然不同。
她并不想面對回憶裡的人,提醒她過去和現在的對比。
不過逃避也沒有辦法就是了,她已經認清現實——從段言主動找她搭話開始。
所以從廁所出來,當她看見段言還在座位上的時候,友好地表示了對他的關心和歡迎,還順帶着問了他:“你以前在哪個高中?”
他閑閑一笑,“想知道?”
陳丹丹看他這樣子,應該不會輕易告訴她,就搖搖頭,“也沒那麼想知道。”
……
段言回到家,毛茸茸的小金毛熱情地撲上來,他揉了揉阿福的腦袋,然後書包往卧室桌上一扔,洗了個手。
剛進餐廳,他媽就逮着他問:“見到丹丹了沒?”
“見到了,”段言拿起筷子夾菜,“和以前不太一樣。”
以前她多活潑多外向一人啊,周圍的小夥伴就沒有不喜歡圍着她轉的。除了長的特别好看以外,還因為她這人特别講義氣,很有大姐大的風範,和外表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好像是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吧,班上有個男生老是扯一個女生的辮子,有一次還掀了那個女生的裙子。那個女生膽子小的跟個什麼似的,就知道趴在桌子上哭,老師問她為什麼哭,她也不說話。其他女生要麼玩自己的,要麼在旁邊安慰那個女生。
陳丹丹那時候自己還是個白白嫩嫩的小胖墩兒呢,個子矮矮的,卻見不得别的女生受欺負。當着老師的面,她走上前一把将那個比她還高的男生往地上一推,大聲說:“不許你欺負萍萍!”
班上的女生呆愣了一會兒,都在旁邊給她鼓掌叫好,徒留班主任怔在那裡,半晌,頭痛地揉了揉額角。
這回再見面,他注意到到她和班上很多同學都不怎麼講話,大多數時候隻和她那個同桌說話。
傅藍以為兒子說的是長相,給他盛了碗湯放在桌上,見怪不怪地說:“正常正常,女大十八變嘛。”
段言本來還琢磨着“女大十八變”這句話,想了想确實有可能,不少人上了中學之後性格都會發生變化,他和陳丹丹這麼多年沒見,她有點什麼變化簡直是太正常了。
然後就聽見他媽好奇地問:“丹丹是不是比小時候還要漂亮?”
段言回憶了下陳丹丹小時候的樣子,冬天是波波頭短發,夏天是雙馬尾,臉頰肉嘟嘟的,最喜歡穿着黃色公主裙玩沙子。對比現在,留着烏黑長發的少女總是紮着高馬尾,穿着淡粉色校服,看起來纖細文靜。聽到他的名字時,她活像是受了驚吓的兔子似的,睜着烏溜溜的大眼睛呆呆地望着他,傻乎乎的,有點可愛。
不過傅女士突然提及陳丹丹的長相……
段言瞬間意會,傅女士這是還賊心不死呢?
“可别再想什麼認幹女兒的事情了。”段言打破他媽的幻想,傅女士以前特别喜歡陳丹丹,覺得這女孩兒賊聰明可愛,性格也讨人喜歡,一度想認個幹女兒回來,後來聽說陳丹丹有幹爸幹媽了才作罷。
傅藍擺擺手:“知道了知道了。”
高中正是長個子的黃金時期,段言聽了一下午課,早餓壞了,一連吃了兩碗米飯,他吃飯時看着斯斯文文的,實則下筷子的速度一點不慢。吃完就溜回房間,随手拿過桌上的《心理學與生活》翻閱。
“可以進來嗎?”傅藍輕輕敲了敲段言卧室的門。
“進。”段言把書倒扣在桌面上,稍一用力,萬向輪椅子轉了個圈,他兩隻長腿大剌剌地伸着,目光示意傅女士有話快說。
傅藍環視了一圈兒子的房間,書桌上、書架上,甚至是床頭櫃上都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有薄薄的雜志,也有磚頭書,忍不住道:“要不你把這些書收拾收拾,都放書房去得了,省得看起來亂糟糟的。”
段言眉目不動:“我覺着挺好,用不着搬來搬去。”
傅藍:“看這麼多書,當心你眼睛。”
段言噗嗤笑出聲,“放心,您兒子裸眼視力5.0。”
“别跟我嬉皮笑臉的,”傅藍沒好氣地瞪兒子一眼,“我來找你是有事情要講。聽說陳丹丹的爸媽在她上小學的時候離婚了,她跟着她爸,後來她爸媽都再婚了,她就被她媽領回去,她媽還給她生了個妹妹。這孩子挺不容易的,你在學校裡多照顧着她點,别讓其他同學欺負她。”
段言沉默了一會兒,點頭:“嗯。”
兒子一向說到做到,答應的事情從來不會反悔,傅藍放心了,沒忘記囑咐他,“别太明顯了,青春期的孩子心裡敏感,别讓她覺得我們的關心是在可憐她。”
就像多年前的她,從農村來到大城市,學曆不高,也沒什麼本事,别人的丁點善意都讓她覺得溫暖,卻又自卑,懷疑那點善意是不是施舍、可憐。
段言寫完作業之後,打開電腦打遊戲,順便将Q.Q挂上了。
“咳咳。”
Q.Q特有的咳嗽聲響起,段言看了一下,是他的新同桌。
文采斐然:「我是俞秉文,通過一下。」
段言點了同意添加好友,俞秉文迅速将他拉入班級群,還發了條「歡迎段言加入高二(15)班![鼓掌]」
下面是整整齊齊的鼓掌表情包,Q.Q的提示音不斷響起,顯示有同學加他為好友。
段言一一同意男生們的好友請求,忽略掉女同學的好友請求,然後新建了分組,“高二(15)班”這個分組裡瞬間多出了二十多位同班同學。
他将列表往下劃拉,沒有看見陳丹丹的名字。
手指頓了頓,在班級群裡找到“陳丹丹”,點擊添加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