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夏璟言立刻擡起頭來,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像在漫漫黑夜中看到了一絲光芒。夏璟言再次期待的确認道:“傅将軍真的覺得皇兄喜歡朕?”
傅洵之點了點頭,道:“雖然子珩他自己不願承認,但依臣看,他肯定是喜歡陛下的。”
“那皇兄為什麼不願意承認?”夏璟言雖然欣喜,但還是抓住了關鍵。
“陛下自己不知道嗎?”
夏璟言歎了口氣,說道:“果然是因為這個皇位嗎。”
“子珩他是個成年人,需要考慮的東西很多,陛下再給他一些時日吧。”傅洵之溫聲說道,“等他想明白了,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夏璟言依舊低着頭,怅然若失道:“他要是想不明白呢?”都這麼久了,對方一點回應都沒。
“哥哥放心吧,璟熠會幫哥哥做皇帝的。”夏璟熠看到哥哥這麼失落,立刻開口承諾道,“等璟熠再長大一些,哥哥就能離開皇宮,和大哥雙宿雙飛了!”
夏璟言聞言擡起頭來,看到對方還帶些着稚氣的面容漏出的莊重神色,不禁感到欣慰了,心中的郁結散去了許多。最多五年,弟弟就能成長成一位出色的儲君,成為像父皇那樣優秀的天子。不過五年,自己還能再等等。
夏璟言慈愛的摸了摸夏璟熠的頭,寵溺的說道:“我們璟熠對哥哥可真好呢,哥哥若是沒了璟熠可怎麼辦啊。”
“哎,也就是陛下了。”傅洵之在一旁看着兩人兄友弟恭的樣子,打趣道,“小王爺這話落到任何人耳裡,可都能被冠上個謀逆的罪名。”
夏璟言不以為然的說道:“這皇位本來父皇打算留給璟熠的,若不是那時璟熠還太小,太子之位肯定是璟熠的。”
傅洵之聞言卻漏出一個奇怪的笑,說道:“陛下真這麼想?陛下可是嫡長子呢,我朝立儲曆來都是以嫡長子為先。”
“那是傅将軍不了解父皇,父皇豈是那種固守成規的人,這皇位自然是有賢者居之。璟熠這麼優秀,自幼就有帝王之才,父皇若是能活久點,璟熠就是毫無争議的太子。”
“或許吧,”傅洵之卻不置可否,随後補了句,“如果沒有子珩。”
“嗯?傅将軍這是何意?皇兄不想讓璟熠當太子?”夏璟言驚訝道。
傅洵之輕輕笑了下,漫不經心的說道:“先皇病重之時,急召子珩回京,子珩馬不停蹄的直接進了皇宮面聖,兩人宮中一夜密談,第二日先皇便宣告天下立陛下為太子。先皇的病不是突然離世的,從先皇生病到先皇駕崩,期間長達半月之久,而立太子的诏書卻在子珩回京之後才下,先皇第二日就駕崩了。先皇肯定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卻撐到子珩回京才定下太子人選,安心離去。陛下難道不好奇子珩回京那晚兩人說了什麼嗎?”
“自然是安排後事了。”夏璟言不解其意,既然要讓皇兄攝政,自然會商量國家日後的行政方針,發展方向。直至今日,國家都是按照父皇生前定下的政策穩定運行着。
“除了這些,陛下猜猜,先皇在定下子珩為攝政王後,會不會問攝政王想要誰來當下一任天子?會不會讓攝政王來選擇自己想要輔助的對象?”
聽到這,夏璟言也明白對方的意思了,說道:“傅将軍是說是皇兄選了我?這也很正常,畢竟皇兄一直在邊疆,不了解長安城,不了解朝堂,更不了解宮中的事,自然也不清楚我和璟熠。他依照舊制,選嫡長子做太子是很正常的。”
“子珩不了解朝堂?”傅洵之聽到這突然莫名的笑了出來。傅洵之悠悠說道:“陛下還是太小看先皇對子珩的看重了,邊疆收到的來自長安的信件日日都有好幾封,先皇對子珩的教導從未因戰争結束而停止。不然陛下以為,先皇不過親自帶着了子珩幾年,子珩一個武将,卻何以一回朝堂,不過數月,便能掌握朝廷。”
傅洵之看着對方困惑的表情,意味深長的繼續說道:“子珩遠在邊疆,對朝中之事可是了如指掌。對陛下之事亦是。”
“唔...”夏璟言越聽越覺得莫名其妙,這前半段自己倒是理解了,父皇想要教導皇兄,回京之後依然通過書信方式将朝中大小事宜告知教導對方、或許也會詢問對方的意見。但父皇将自己的事也寫給皇兄幹嘛?自己那個時候又不參與朝政。見到皇兄的次數屈指可數,更沒多少交流。
“父皇幹嘛把我的事告訴皇兄?朕那時,都沒見過皇兄幾面,更沒什麼交集。”
一個在深宮,一個在邊疆,如果不是自己意外繼承了皇位,恐怕至死也不過是泛泛之交。
“自然是為了維系陛下與子珩之間的聯系。”
維系?聯系?夏璟言一頭霧水,和皇兄的聯系?為什麼是維系而不是建立?縱然一頭霧水,但夏璟言總是能抓住關鍵。
“為什麼是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