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就怕攀比,柳嬸登時覺得自己買少了,也要跟着莊聿白回去再買些。
這大熱天的,嬸嬸們的熱情讓莊聿白着實有些受寵若驚,也有些招架不住。
莊聿白幾乎是被扯着袖子一路拖拽回家的。
兩位嬸嬸一進門,素日安靜的小院頓時兵荒馬亂起來,喧鬧乎東西,奔走乎南北,裙钗亂揮、笑語盈庭。
兩位“不速之客”也不需要莊聿白介紹,當即開啟現場自助采購模式:自助下單、自助分揀、自助買單,然後滿載而歸,笑鬧着結伴而去。
兩位嬸嬸走了有一會兒,莊聿白耳中喧鬧聲才漸漸散去。
稍稍回過些神來的他,看着家中放置金球玉片的架子被“掃蕩”一空,以及桌子上多出的一堆銅錢,回憶着剛才“強買強賣”的驚險一幕,仍有些懵懵的。
自己隻是幫人送貨到家,怎麼就被強行“清庫存”了?
上午新煮的那幾根面坯,是家中僅有的原料存貨,保障後日貨郎張來取貨沒問題。再之後呢?
莊聿白沒料到商品剛上架就開始出現斷貨的情況。
從柳嬸家換回的麥子,莊聿白拎了拎,有小二十斤,制作100包玉片、30包金球是夠的。
莊聿白先将小麥用清水淘洗兩遍,找了塊太陽地攤平晾曬。等麥子曬幹的空檔,他将面坯切片。
薄薄切片,粉嫩半透明坯片齊整碼在圓形簸箕上後,莊聿白收起曬到七八成幹的麥粒,去了磨坊。
磨坊在村子南邊,多虧剛才嬸子們在繁忙的自主采購過程中,還撥冗給自己指路。
一路走來,莊聿白根據每家每戶的房屋情況,對孟家村的經濟條件大緻有了個了解。村中以孟知彰家這種茅屋為多,瓦房人家也有,隻是都不如柳嬸家氣派。但若說牆漏屋塌,日子過不下去的,好像也沒見到。
竹籬柴門将一家家一戶戶分出來,房前屋後也多種些菜蔬,當然也有養雞鴨的,走得近些,還能聽到一些“咯咯咯”“嘎嘎嘎”的聲音。
不出所料,莊聿白終是走迷了路,沒能按照腦中地圖中找到磨坊。
好在路口蹦出來幾個跳竄竄的小孩子,把他引過去。一路吵吵鬧鬧,有人拽袖子,有人扯衣襟,也有的出于好心幫他托着身後的袋子。總之前後左右圍着他,像喂食時,腳底下來回纏繞你的一群貓貓,一邊走一邊叽叽喳喳一起說話,淨抛出一些奇怪的問題。
“你是誰家小哥哥?我怎麼從來沒見過你?”
“你的頭發怎麼這種顔色?”
“你知道我叫什麼名字麼?”
“你是年畫裡的神仙嗎,怎麼這麼好看?”
“你袖子裡怎麼香香的?”
……
到了磨坊,小孩子們一窩蜂散去。莊聿白剛想喘口氣,但他不知道兩位嬸子強買強賣的新聞已經擴散到磨坊。更低估了村中情報的傳遞速度。
磨坊中還有幾個排隊等着磨粉的村民,正站在那有一搭沒一搭尬聊着,聽說他就是孟知彰表弟,那個會做“金玉滿堂”的,登時圍上來,又是幫莊聿白背袋子,又是搬凳子讓他坐,還有人拿了把蒲扇過來給他扇風。
莊聿白承認自己有時帶着些i人屬性,這一通殷勤獻得他……想逃。
獻殷勤的人可不管這些,唯恐他跑了一直将他往椅子上按。
目的隻有一個:要排隊買他家的“金玉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