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權歸 > 第43章 暗流湧動

第43章 暗流湧動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殿中光線穿過精緻的窗棂,灑落靜寂于案上,營造莊重且幽深氣韻。禦筆倚硯側,淡淡墨香萦繞。周遭陳設古樸典雅,卻在細枝末節盡顯皇室特有貴氣。

周靖剛剛往裡頭走,就迎面與謝禮書打了個照面。

“太子殿下。”謝禮書隻是淺淺打了個照面。

對面的周靖則是以端正禮數回之:“尚書大人。”

擦肩而過時,他不動聲色用餘光掃過了謝禮書,後者并沒有發覺,面色不是很好,隻是行色匆匆地往外走。

宮殿之内禦案之中,皇帝正坐于其上。

周靖趨前,俯首作揖:“兒臣拜見父皇。”

皇帝批改奏折的動作沒有停下來,頭也不擡:“你來了。”

過了片刻,待手中執筆動作停下,方緩緩開口:“想必你也聽聞,南方今又不甯矣。”

周靖依舊将姿态放得極低,讓人看不清表情,隻是回複了一句:“是。”

皇帝接着道:“你于此事有何看法?”

“兒臣觀此事,深感其理。世間之事皆有因果,非偶然也。當明辨是非,審慎處置,以安民心,維護社稷。”

皇帝挑眉,放下手中的筆擡頭,眼神透露出一絲難以捉摸的深邃與複雜。

此時站于自己面前的是自己最喜愛的孩子,可這個孩子仿佛與自己時刻保持着一層無形的屏障。

然他貴為天子,雖有情感困擾,卻難以輕易示人,如今也隻能微微表露些不滿:“我今日召你來,并非想要聽你的空言大話,而是要你提出切實可行之解決方案。”

至此,周靖又是恭恭敬敬地姿态一番,而後才謹慎地開口:“兒臣以為當速遣英才武将,徑往彼處,以決疑難,定安危。彼武将須有勇有謀,能臨危不懼,善于應變,方可勝任此行。如此,則大事可定,天下可安。”

皇帝并無表态,反之問道:“你認為誰去合适?”

忽而周靖腦子裡閃過霍雲祺活蹦亂跳的模樣,停頓一刻,言道:“兒臣聽聞近年來有文武雙全之武狀元出,且于善水戰之敵素有研究。”

“夏英?”

“是。”

皇帝明顯有些意外:“我以為你當薦霍家那小子。”

周靖浮現些謙和的神色:“兒臣認為于特定之事,必尋擅長之人以任之,其效果或更佳。兒臣雖然未曾與其共事,但夏英為父皇所親選,必不謬矣。”

“你小子。”皇帝終于露出些笑容:“何時學得那些老滑頭一套了?”說罷立起身來,走至禦案之前:“那就以你之言,讓夏英去罷。”

又好似想起什麼,皇帝又忽然道:“端王不是還在封地?”

周靖面色有些柔和:“月前已啟程返京,說是近幾日就到了。”

皇帝不經咂舌于周澈回來的速度,悠悠吐槽:“速度還挺快。賢王雖近,尚需數日方至,而他離得最遠,卻與賢王同歸。可見其同莺兒習馬之術,已有顯著之進益矣。”

周靖面上也挂着溫和的笑意:“大抵是久未見父皇,故亟欲歸來拜見您。”

皇帝沒有回答,而是話頭一轉,忽而言道:“你與端王今皆已成人,于皇後也不必日日拜見,當以國事為重。”

“是。”周靖将頭埋下去。

皇帝掃了一眼他:“我聞你宮中聘得一位頗為博學的賓客,既已至此,便當虛心向學,勤勉不辍。身為太子,豈能無學無術,當以求知若渴之心,共襄學問。”

此言中所謂的“賓客”便是塞在周靖的宮裡的楊甫。

周靖自然知道這話中的意思,看來是那位與皇帝通過氣了:“是。”

從殿内退出來,周靖行至門外停下腳步,一旁的海順公公見狀以為太子爺是有什麼事要吩咐,剛要迎上去,可奇怪的是周靖下一刻便擡腳走了。

歸至東宮,周靖連寝宮也沒有回,而是直至一處别院。别院外頭伺候着是一個書童,見了來人立馬迎上來。

“先生可是在休息了?”

“請殿下稍等,讓我前去向先生通報。”

“不必了,”周靖身子微微前傾,甚是誠懇道:“既先生歇息,我在外等候即可。”

書童正欲堅持,畢竟自己先生有令,若是周靖前來找他需直接通報。

正考慮該如何有合适的措辭來與眼前人交涉之時,院門“吱呀”一聲,一名青俊男子探出頭來打招呼,正是上回同周靖飲茶的人,也是皇帝口中的楊甫:“殿下來了呀。”

周靖依舊态度謙和:“叨擾先生了。”

畫面一轉,兩人已于裡屋入座,周靖率先開口道:“今日父皇就南方民患之事,使我舉薦賢能的人才來辦理這件事。”

楊甫将剛泡好的茶放于周靖跟前:“不知殿下推舉哪位人才呢?”

周靖拿起茶杯:“先生以為呢?”

楊甫笑着道:“應是夏英。”

周靖将茶杯放下,目光灼灼:“先生之才,實乃非凡。”

“殿下過譽了。隻是殿下為此事盡心,卻不能保證此事盡力,實乃可惜。”

“還請先生明示。”

“若欲事成,非一人之力可為也。況今世之紛擾,朝廷之間多團隊共謀,更需他人相助。”

周靖俊眉微皺,面上有些不悅:“先生此言是想讓我與多人共謀?”

結黨營私,乃宮中大禁,多個人雖可能有利于自己,但其中弊端同樣不可小觑。

“為求國家昌盛,尋覓志同道合之人共行善舉,并非為禁忌;然若為私利而與虎狼之徒為伍,則實堪唾棄。”

楊甫退去方才随意的模樣,言辭懇切:“光明磊落,方顯英雄本色;隐匿苟且,豈是君子所為?臣隻願殿下行事光明正大,而非潛藏于陰暗,與世浮沉!”

“你說的對。”周靖片刻之後才回複道,自知将對方錯認作陰暗之輩,面上帶了點抱歉:“是我目光短淺,錯認了先生。”

楊甫能夠感受到眼前這位青年人終于向自己打開了心扉,也不經有些高興:“能得殿下賞識,是臣的榮幸。”

但眼下他又不得不将現實告知于周靖:“殿下慧眼識人,但朝中還有甚者并不會如此認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